中國特區 回首頁

中國450億能買到多少「話語權」

/李肅

http://www.southnews.com.tw

 1月13日,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說,「中國中央政府準備耗資450億元人民幣,推動它的主要媒體機構向國際擴張,以改善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我們現在來比較一下中外媒體的有關報導。

 《南華早報》的報導說:「《新華社》計劃開辦一個立足亞洲的電視臺,24小時向國際觀眾播報世界新聞,......像卡達的半島電視網那樣『有影響力和權威』。」「在時政報導方面,將比《鳳凰衛視》有更多來自中央的言論自由。」「《人民日報》下屬的以民族主義論調聞名的《環球時報》,已經決定在今年5月出版英文版。」

 三個星期以後的2月3日,《新華社》屬下的《國際先驅導報》以『推動國家媒體擴張,改善中國國際形象』為題,轉述《南華早報》的報導,證實了這則新聞。報導說:「國家有關部門日前已經全面啟動國家公關戰略。香港《南華早報》1月13日則揭開了中國國家公關戰略的一角。」

 報導說:「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胡百精分析說:『中國已經清晰地認識到,誰的話語越強勢,誰就能在特定議題上佔據上風。中國國家公關要競奪和建構的,正是國際話語權。』」

 中國主管意識形態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光明日報》去年12月23日刊登的一篇講話中,也使用了「話語權」這個中國近幾年超時髦的詞彙。李長春說:「在國內外重大突發事件的報導中,爭取第一時間發出我們的聲音、傳播我們的觀點,贏得話語權、掌握主動權。」

 無獨有偶,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劉雲山在《求是》雜誌1月3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也使用了十分相似的說法。劉雲山說:「進一步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掌握話語權、贏得主動權。」

 不僅如此,這兩位中共宣傳大員的兩篇講話中,還有一段話一模一樣。這段話是:「當今時代,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泛地流傳,誰就能更有力地影響世界。」

 儘管我們並不清楚李長春和劉雲山是誰抄襲了誰,但是,至少可以證明,中共高層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高度一致,正如劉雲山的文章所說:「新聞輿論的競爭說到底是話語權的爭奪。」

 對此,西方媒體表示理解。加拿大《明星報》1月14日報導說:「北京常常感到西方媒體在國外歪曲中國的形象。」

 《路透社》1月13日的報導說:「共產黨官員覺得他們的國家受到西方媒體負面報導的圍攻,希望在《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身上大把花錢會給這些媒體,以及他們的國際新聞報導,在海外贏得更大的認可度和信譽。」

 《紐約時報》1月15日報導說:「一些中國問題專家說,北京對自己的海外形象特別擔憂,對主要西方新聞媒體對中國的描述非常不滿。在海外擴張,建立能夠在美國、歐洲和世界上其他地區廣播的24小時電視新聞臺,可能有助於對抗西方媒體描述的中國形象。」

 至於如何達到目標,據《光明日報》去年12月23日報導,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說:

 「努力把《中央電視臺》等中央重點媒體打造成具有世界影響的國際一流媒體,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國際地位相稱的國內國際傳播能力」。「加強外語國際頻道建設,拓展與外國主要電視機構的合作,大力推動電視節目海外落地,使我們的圖像、聲音更廣泛地傳播到世界各地,進入千家萬戶。」

 《求是》雜誌1月3日刊登的中宣部長劉雲山的文章說:「要加大投入和支援力度,推動我國主流媒體特別是中央重點媒體提高整體實力,逐步實現由國內發展為主、兼顧國際向國內國際並重發展轉變,建設語種多、受眾廣、資訊量大、影響力強、覆蓋全球的國際一流媒體。」

 中國的智囊機構也獻計獻策。《國際先驅導報》2月3日刊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胡百精的文章說:

 「我們需要著力建設中國國家形象傳播議題庫,......包括回應性議題....的詳細規劃。回應性議題是指對西方長期關注議題的回應方案,比如人權問題、西藏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等七大議題。」

 「我們要影響有影響力的人。在每個國家,都會有一些名嘴、名筆,他們是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如果能爭取到這些海外『嘴皮子』、『筆桿子』的支援,國家公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充分發動『知華派』海外精英和海外華人,他們既熟悉中國國情,又熟悉海外文化環境,可以成為中國國家公關的得力助手。」

 「我們需要更多的姚明、章子怡、成龍和李連杰,要有更多來自中國的全球性藝術家、大學者和文化名人。他們的傑出成就、人格力量和精神氣質,最容易為海外公眾感知。」

 《福布斯》網1月14日刊登的專欄文章說:「這裡只有一個問題:中國沒有新聞自由。」「中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封鎖某種題目新聞的傳統──天安門廣場上的民主抗議,及時報導『薩斯』、禽流感和三聚氰胺毒奶粉案。中國通過四萬人的網上監督人員對互聯網進行檢查監控。」

 《美聯社》1月13日報導:「中國所有的國內媒體都屬於國家所有,仍然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有嚴格的新聞檢查。中國記者由於報導政府腐敗而經常受到懲罰,甚至被判刑入獄。」

 加拿大《明星報》1月14日報導說:「香港大學的傳媒分析人士和教授呂貝卡•麥金農說:『中國電視媒體過去並沒有多少可以與CNN或者半島電視臺等競爭的那種節目範例。』」

 「如果像所有中國的報紙、電臺和電視臺一樣,要求新的中國電視臺聽從共產黨中宣部的指示,怎麼能夠在世界舞臺上競爭呢?」

 「半島電視臺式的中國電視臺能夠被賦予更大的自由度,以便有信譽地競爭嗎?」

 《亞洲時報》1月30日刊登著名評論家林和立的文章。他說:「如果不能滿意地解決新聞檢查和洗腦的問題,不管有多少錢,中國國營媒體都很難贏得國際上的認同,更不要說幫助北京發展與一個準超級大國相適應的軟實力了。」

 這種質疑在中國國內也有。今年1月,22位中國年輕學者和律師發出一封公開信:【抵制央視,拒絕洗腦】。《路透社》1月13日的報導說:「22位青年知識分子發出一封公開信,.....譴責《中央電視臺》是給整個國家洗腦的壟斷宣傳機器。」

 新加坡《海峽時報》1月14日報導說:「他們還批評《中央電視臺》實行新聞壟斷,不報導社會動蕩的新聞,粉飾諸如最近的毒奶粉醜聞等重大事件。」

 《中央電視臺》進行了反駁。《美聯社》1月13日報導:「《中央電視臺》總編室副主任王建宏在一份傳真給《美聯社》的長篇答覆中說:『說到宣傳,恐怕任何國家都避免不了。就連美國也利用宣傳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入侵伊拉克。』」

 這位《中央電視臺》高級官員是否在說:「美國都可以利用『宣傳』騙人,我為什麼不行?」

 《光明日報》2008年12月23日報導,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說:「實踐證明,我國電視工作者隊伍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硬的高素質隊伍,......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優秀隊伍。」(轉載自《美國之音》)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