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區 回首頁

中國高官承認經濟數據統計造假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中國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尹中卿,日前在記者會上公開承認,中國的統計數據存在不少問題,地方GDP總量大於全國核算,出現了「數據打架」,導致中國政府的統計數據公信度受到了懷疑。

 尹中卿在記者會上,甚至指責地方政府搞攀比、爭位次,在源頭上弄虛作假,虛報、瞞報、漏報、重報等問題嚴重,導致統計數據無法反映真實情況。

 中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彭志龍,2009年就曾公開指出,由於各地區間存在重複統計、國家與地方使用的基礎資料不完全一致,以及地方政府為了表現政績,申報GDP數據就高不就低的心態導致了數據的失真。

 前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也曾為文證實,從2000年到2003年,各省(區市)核算的GDP增長平均數,比國家統計局核算的全國數據高出1.7至2.8個百分點。在2004年,各地GDP總量差距竟超過了2.6萬億元,誤差相當於西部十一個省和一個市的GDP總量,而且這種差距正呈現逐年擴大趨勢。

 美國的《自由亞洲》電台日前引述旅美經濟學者秦偉平的說法指出,有關中國經濟數據造假,海外已有很多研究;「前段時間,香港中大幾個學者有一個研究,2006年到2016年,中國每年GDP數字浮誇至少10%,我認為,最少有30%到40%。」

 所謂地方GDP總和大於全國GDP的問題近年受到高度關注。2009年各省之和比全國多了2.7兆人民幣,2013年甚至超出了6.1兆,佔中國GDP總規模的百分之十左右。證實李德水所說的「差距正呈現逐年擴大趨勢」,不僅沒有改善的跡象,還變本加厲。

 美國南卡大學教授謝田對《自由亞洲》電台說,中國數據造假問題,是源於中央而非地方政府,「責任推給地方是不公平的,實際上是上級鼓勵推動的」。

 秦偉平也同意這樣的判斷。他表示,中國政治體制的特點是權力來自上級,官員需要應對上級的要求,而不需要對下層民眾負責,所以經濟數據造假的根源是體制問題。

 謝田教授強調,由於中央政策多變,導致官方數據的「系統誤差」缺乏連貫性,因此在學術研究中幾乎無法使用。

 他認為,中國GDP官方數字,大約比實際高出兩成以上。這個說法跟秦偉平的說法一致。

 報導指出,去年,中國多個省市公開承認數據造假問題,其中僅天津濱海新區一個區,就承認2016年假造的GDP有3300多億人民幣,比真實GDP數字高出了33.5%。

 雖然中國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認為,解決辦法是停止地方GDP排名,進行統一核算,並嚴懲作假者。但謝田教授認為,只要中國不允許獨立的第三方進行調查統計,官方數據中的造假就不可能消失。

 

2019.03.13

中國中央統戰部在高雄

http://youtu.be/FXK8L-OfA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