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區 回首頁

人民幣匯率引起國際關注理所當然


/胡少江


 

 一個時期以來,美、日以及不少中國周邊國家的財政金融官員,不斷抱怨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定價機制不合理,從而使得人民幣幣值人為地壓得過低,因而使得中國的出口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人為不合理的競爭優勢,損害了其他國家製造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中國政府的官員也頻繁發表談話,為人民幣現有幣值的合理性辯護;並且反反覆地向心神不定的國際投資界保證人民幣在近期內不會升值。近來,這種關於人民幣幣值和匯率制製度的爭論的調門似乎越來越高,甚至各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的行長也都捲入了。

 人們通常接受這樣一個觀點,即一個國家的貨幣的幣值和外匯管理制度是該國的內政。這是因為一國幣值的穩定和合理與否,不僅影響到該國的對外貿易、國際投資等跨國經濟活動;更重要的是,它還會對該國自身的就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等重要的宏觀經濟目標有重要影響。如果處理不好,甚至會危及一國的社會和政治穩定。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前絕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不願意放棄利用其外匯政策來調節國民經濟的權利。可能是基於這種考慮,當前在其他國家官員批評中國匯率制度的時候,不少中國的官員和批評家對此很不以為然,認為這是美、日等國試圖干涉中國內政的又一証明。 

 但是人們還應該認識到,一國的幣值和匯率制度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該國的國界。它能通過該國和其他國家之間在商品、資本和人員等領域的流動而對其他國家的就業、物價和經濟增長產生影響。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情況下,這種影響更加不應該被人忽視。也正是由於匯率製度影響在國家之間的這種相互性,如果一個國家在匯率政策方面不顧其他國家的反對自行為是,便很容易導致其他國家在貨幣政策或者貿易政策方面的報復,從而使捲入的雙方都收到嚴重的損害。 

 中國正在日益深入地捲入全球化的進程,其外貿出口已經占全球出口總額的百分之四點五左右,高於其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總額中的比重。中國所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累計達到四千多億美元,而且在2002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資接受國。中國的外匯儲備也在過去的五年間增長了一倍以上,由1997年的1339億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864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國家感到其製造業正受到中國產品的競爭威脅,而且他們也正在在吸收外國資本的競爭中失去優勢。他們認為,中國的匯率制度是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 

 正因為一國的幣值及其匯率制度對其本國和其他國家都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國際間在承認一國對其幣值決定和匯率制度具有主權的同時,也主張積極利用各種對話機制就此進行國與國之間的對話。大家應該還能清楚地記得,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包括總理在內的不少高級官員都曾經出面對日本等國通過貨幣貶值來減輕危機對其經濟影響的政策公開提出批評,指責其為「不負責任」的「以鄰為壑」的表現。由此可見,即使在中國政府看來,國與國之間在幣值以及匯率制度方面互相提出批評也應該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現象。 

 當前,在經濟和貿易交往日益密切的國家和地區之間建立更加協調的外匯制度正在成為一個趨勢。有的國家之間建立了高級金融官員之間的定期對話制度,協調匯率政策;有的甚至放棄各自在制定匯率制度方面的主權,實行統一貨幣。包括德、法等主要歐洲國家在內的歐元的建立就是一個突出的例証。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亞洲地區也正在醞釀建立亞洲貨幣協調機制的建議。 

 有鑒於此,面對眾多關於中國幣值和匯率制度的評論和批評,中國不僅不應該簡單地斥之為干涉內政和圖謀不軌,反而應該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改革匯率制度,使之與國際間的通常做法接軌,並且與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相稱。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08.02 

最近更新目錄

中國特區 回首頁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