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區 回首頁

外國投資者的「中國熱」即將終結


/綜合報導


http://www.southnews.com.tw

 國際獨立研究機構《中國經濟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最新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大部分外國企業家、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對中國市場的盈利期望過高,他們的中國熱與外資企業在中國所達到的實際利潤不成比例。

 該項研究根據美國公司在中國子公司的收入、美國在亞洲的控股公司的在中國營業額、以及中國公佈的統計數據和對企業的詢問調查結果計算得出,2003年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盈利合計82億美元,遠遠落後於日本,略高於澳洲。美國公司在墨西哥的盈利也比在中國的高出1.7倍。

 另外,根據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的統計指出,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回報率低於印度。

 德意志銀行分析家觀察到,許多公司開始疑問在中國投資的盈利和風險是否還成比例。投資風險除競爭激烈以外,還包括市場透明度不夠,市場調節手段對於外資企業不利。

 北京的德國中心負責人佐默分析原因認為,利潤降低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由於湧向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越來越多,中國本國公司越來越成功,使得中國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產品價格下跌,人工費用提升。

 對歐洲企業來說,歐元強勁也減少了利潤。佐默說,「許多在中國生產的德國企業也需要從德國進口配件。歐元上漲,提升了成本。」

 中國入世時曾許諾,無論內企外企,一視同仁,但實際情況卻與此相差甚遠。

 外國企業對於中國市場過度樂觀的情形,在2004年初就已經有專家提出警訊,他們當時就指出,對紅利的期望,導致了投資的過熱,但是看起來經營潛力不足。2004年企業的利潤增長速度可能與去年相似,但紅利減少似乎已不可避免。

 當時的預測甚至悲觀地指出,「中國熱」也許不久即將終結。

 摩根史丹尼投資公司的專家們預計,12個月內中國的股票指數將下降10%。短期來看,下跌的幅度可能更大。看一下上海的企業,無論是港口運輸、房地產或消費品等企業,人們得出的印象是,這些企業普遍經營後勁不足。

 由於2003年外國直接投資和債款發放額的大幅增長,資金總量的增長達到了極大的程度,無法想像2004年仍會這樣快速增長下去。今年的外國直接投資已經減緩,一些外國投資商也撤出了資本。

 為了保住自己的市場地位,許多企業盲目擴大生產,降低銷售價格。這樣的做法雖然提升了資金的流動量,但對於企業的利潤來說,無異於殺雞取卵。另外,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擴大生產所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在產品數量增長的情況下,一些企業為維繫原有價格水準,不惜降低質量,這樣做就更危險了。

 目前看來,仍然有大量資本從四面八方湧向中國金融市場,但優質的股票卻越來越少。「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到了某個時刻,紅利必然轉為負值,資本也會從中國撤出。無論人們願意不願意,這一天必然是宴席結束之時。

最近更新目錄

中國特區 回首頁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