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櫥窗 首頁

台灣只有提升競爭力才有願景


ANTIKMT

 台灣經濟願景絕對不在中國,而是提升自己競爭力!

 如果企業忠實地將中國獲利反應在企業報表上面,企業盈利成長,股價會上漲,整個資本市場、股民與國家經濟力都會出現正面的良性循環。這是基於台灣企業能夠把在中國有的獲利匯回自己的資本市場才能夠成立的。

 但是,現在的事實是:中國是外匯管制的國家,這所謂獲利都是企業帳面上的獲利,大部分不會回到台灣,何況企業若有主客觀因素不得不繼續投資中國,那將會有更多比例的所謂獲利都只是帳面上的,只會吸引外資買其股票,不會增進台灣經濟活動。

 如果企業用個人名義,迂迴到中國投資,或者用企業資源,將獲利放在自己口袋,那其獲利是和台灣資本市場無關。這也就是我觀察到的現象之一,非但如此,甚且他們的影響還發生在:他們不在台灣投資,反而將資本匯出台灣,減少台灣經濟的活水。

 顯然現在很多企業或老闆都抱持這種心態或行為,很多感覺或觀察到這種現象的人也都把資金轉移到其他國家的資本市場(我本身沒有特意打聽,卻得知我不常連絡的大學同學有人在股票上市的電子公司研發部門工作,也有這樣的觀察,所以,長期以來都在準備移民美國),那些企業不願在台灣投資,反而私底下投資外國,且是無法自由匯出盈餘的外國,難道這和所謂外逃的內資無關?最少我觀察到有人是因為這樣被影響。

 如何留住經濟的活水,不是靠防堵就有用(所以,戒急用忍會失敗,加上中國外匯管制,失敗得更徹底),那些政策所造成的所謂「傷害」本來就是無可避免的。不遵守公司法等法律和會計原則的老闆和企業,難道會因為沒有戒急用忍政策就會誠實申報它在中國的投資和獲利?難道不是因為他們認為有利可圖才那樣做的嗎?台灣政府最失敗的地方,在於沒能利用政府的力量幫助提升台灣國內企業的獲利能力,台灣雖是中小企業居多,但這就是需要台灣政府想辦法解決的難題啊。

 現在美國公路上大概至少十輛就有一輛「現代」汽車(我長期粗估),雖不是精確統計,但由其在美國強打電視廣告至少也印證他們的企圖和成果。在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南韓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有誰想像得到現在其經濟發展超越台灣?

 台灣政府該努力的地方不只是盡力分散投資國,避免太集中於中國,最重要的,是想辦法擺脫代工的宿命,那台灣企業的獲利才能提升。台積電是世界最大晶圓代工廠,但前一陣子報導得震天價響的事情是,其晶片生產總值佔世界半導體廠商生產值的百分之七。南韓面板廠商更是早就超越台灣廠商,這些代工廠商,獲利是很難跟成功的品牌創造廠商相比的。

 台灣執政黨該努力的很多,但是,台灣在野黨對台灣經濟造成的傷害也不容小覷。我在工研院的客戶,有好幾位是TFT LCD研發人員,在1998年前後跟我抱怨,工研院發展TFT LCD計畫和經費被立法院大幅度削減(立法院一直是現在的在野黨佔一半以上)。我那時在為他們做專利檢索時,就發現南韓已經有很多LCD相關的美國專利(甚至比日本還多)了。後來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南韓LCD產業已執世界牛耳。趨勢非一日可成,亦非一日可破。南韓的發展絕非一兩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資本進駐,就突然超越台灣的。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的國民不愛自己國家只愛錢,卻還能經濟力長久強大的?沒有吧!(越南、菲律賓等是例子)當然愛自己的國家不能保證國家經濟力強大,但是,如果只看到經濟層面的小利益,而忽視政治社會因素,有一天這些「其他」因素反噬的時候,整個國家的災難是可以毀滅所有人的(二次大戰前的日本是例子)。

 台灣跟中國通航就能留住外資嗎?前幾天的報導說,「AT&T的大中華區總部將由香港遷移至上海,這項行動是AT&T意欲擴大經營中國市場的努力之一。」這就是反例。

 如果一家企業股東們自己都不願意拿自己錢替公司增資,提高公司競爭力,卻巴望著別的公司一直投資這家公司,這不是很奇怪嗎?南韓的愛國心是亞洲出名的強,靠自己的努力讓產業升級,才是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吧。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