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李登輝首頁

本土派應進行新一波的整合


/嚴家同

 自從李登輝接受《壹週刊》專訪的內容披露之後,到底李登輝提供了怎樣的新論述,或者後續做了多少的辯解,其實已經不再重要,反倒是《壹週刊》所下的標題:〈棄台獨引中資〉、〈我想訪問大陸〉成為攻擊者紛紛砲轟的標靶,可以說是創造了一門「標題政治學」,政治人物則宛如見了紅布就按耐不住的鬥牛。

 若細觀李登輝的談話內容,可以發現他的策略,其實是對統獨問題採取冷卻的作法,重點則放在所謂中間偏在的社會福利國家的經濟思維;由於策略是在爭取中間選民及中下階層的支持,因此,在媒體操作上,自然就選擇了普羅的《壹週刊》和偏藍的TVBS電視台。

 很明顯,李登輝這個大動作是在搶票,而且是向藍綠雙方都搶票。如果外傳他期待第三勢力的崛起係屬實,則中間偏左的路線便是他為第三勢力定的調,並在選舉市場上畫出一塊新的大餅。

 民進黨精於選舉,一下子就看出李登輝的企圖,此時民進黨的表現比當年的台聯還像台聯,並趁台聯疏離基本教義派之際,直搗地盤,攻其虛處,想要將李登輝的台獨教父名銜下所蘊藏的實力,一舉收為己有。國民黨則借力使力,隔山打牛,由馬英九出面發言表示歡迎之意。

 民進黨執政之後,對社運冷淡,對財團熱情,任人都看得出來。但即使如此,也都還比不上國民黨與大財團的緊密關聯;何況,民進黨至少還守住直航的底線,國民黨要求三通的呼聲卻不曾斷過,也完全無視於兩岸經貿交流的結果,就是以大多數工農民眾為祭品的事實。李登輝的新主張,自然不會是傾向國民黨。

 然而,如果李登輝畫餅成真,固然會削弱國民黨的部分基礎,真正衝擊最大的,還是民進黨。因為民進黨曾以群眾起家,和社運及工農都有革命情感,如果票源被以李登輝為主的台聯或第三勢力所掌握,則民進黨任何一個可能參選二○○八總統大選的天王,都必須看李登輝的臉色才能成事。

 坦白說,李登輝這一刀下去,十分精準,讓兩黨都不能忽視。因此,民進黨立委及許多電視名嘴,紛紛加入圍剿的行列,其真正原因並非他們中文程度太差,看不懂李登輝的意思,簡單一句就是為了搶票,故刀光劍影不斷。

 政治十分現實,李登輝最大的錯判,就是以為他可以鎮得住台獨大老及眾多親綠名嘴,孰料,這些人罵起李登輝一點也不手軟,翻起老帳來更是不輸泛藍鬥爭李登輝的程度。

 如果今天台灣的兩大黨,就是民進黨及台聯,則李登輝的新路線,可以說是促進兩黨競爭的最佳訴求。然而不幸的是,國民黨才是真正的大黨,李登輝錯以為台聯可以扮演關鍵角色,卻被民進黨認定這是挖牆腳的作為,雙方廝殺起來也就特別慘烈。台聯若不成功,就只好充當壯大本土派的肥料了。

 因此,這次的風波也非全無好處。至少李登輝照顧弱勢的訴求,透過一連串的爭辯而被充分注意到,民進黨必然要提出更為進步的主張,才能說服民眾:它和國民黨確實不一樣。而國民黨若以為隔山觀虎鬥,就會發現,有一天這把火也會延燒到自己的腳下。

 本土派與其強烈罵李,不如藉此時機進行新一波的整合,從戰略到政策都更為充實而緊湊,以補救民進黨執政以來的許多缺失,則民進黨體質應該只會更健碩,而國民黨相形之下也就不那麼可怕了。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