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馬非白專欄冷眼看新聞媒體修理站

馬非白《冷眼看新聞》

這樣的蘋果是劇毒致命的!


 來台發行的第四天,蘋果日報台灣版就露出它含有劇毒的一面。它從羶色腥一躍就觸及了法律邊緣,而且向社會道德及社會價值提出嚴重的挑戰。

 該報四日的時事版是非常典型的,整個版是以兩個重點新聞作為賣點。其一是「鄉下清涼秀」,其二是「失業水電工電刑自盡亡」。

 前者是以二分一版面作焦點報導,焦點照片(如左圖)放大到約四分之一版面,照片內容是男性撫摸鋼管女郎胸部的動作,對於這張照片可以分兩個層面探討:

 一、蘋果日報選擇這張照片作為焦點,新聞性、麻辣性都夠強,但是,未做馬賽克處理,有涉及公然猥褻之嫌。
 二、從專業經驗來看,此一焦點報導是在採訪對象配合下的協作採訪,場景也許是隨機的,不過,入鏡的人物都成了「演員」,如果其中存在彼此的意思溝通,則難脫「導演」之嫌。

 這兩點都顯然違反新聞專業道德及倫理。類似蘋果日報這種做法與處理,在新聞學上討論甚多,實務上也有不少因而遭到唾棄或處分,甚至有新聞從業人員因而被迫離開新聞界的例子,比較著名的例子如,華盛頓郵報記者編造少年吸毒案、日本朝日新聞的珊瑚報導案等等,蘋果日報應該以此為戒,在追求高強度新聞性的同時,也須特別嚴守專業道德倫理及社會倫理。

 

 當蘋果記者套用阿扁總統名言「有這麼嚴重嗎」,來為鋼管女郎受到衛道人士批評作辯解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他的照片傑作上了編輯台被大作,已經在讀者心目中深深刻下了負面形象,這樣的負面是非常巨大的,同時影響到新聞主角及從事這個行業的所有規矩女郎。

 

 影響之一:新聞主角方亭從此之後將無寧日。我不了解她在這個行業的一貫做法如何,不過,我敢斷言,從蘋果日報報導見報之日起,方亭的每一場秀如果不被撫摸,恐怕將無法收場啦。等到她發現身體、心靈都受傷了,卻又不甘從此沉淪,大概也是她離開這一行的時候,因此,蘋果日報無異於成了加害者。

 

 影響之二:受到這張照片的影響,所有從事鋼管表演的女郎,不管是純的或半純的,都要承受被「污名化」的遭遇,我們了解,室內性質的鋼管秀比照片中的情景更火辣,但是,至少在這個行業中還是有清濁之分,此後將很難去辯解誰清誰濁了,整個行業也將加速沉淪,並且預期也會縮短「生命期」。

 

 比起本文所要討論的另一則新聞,這則新聞在新聞專業道德及社會倫理方面的貲議,程度上較輕,而「失業水電工電刑自盡亡」的報導及照片,可以使用「嚴重到非同小可」來形容,是屬於必須受到社會嚴厲譴責並明令禁止的新聞。

 

 在「失業水電工電刑自盡亡」新聞中,記者不但以文字詳述水電工自殺的過程,對於自殺的方式也毫不遺漏,照片是蘋果日報來台創報短短數日中所一再突出的現場第一手照片,不但屍體橫陳,而且是包括自殺工具在內未經處理的現場。編輯在整個版面中,是將該照片當作二題照片,尺寸是12.5公分x8.3公分。

 

 非常糟糕的是:配合新聞的描述,編輯在照片上以紅圈圈畫出死者纏繞電線的方式及身體部位,藉以說明電擊自殺是如何致死的。

 

 這樣的新聞撰寫方式及編輯手法,已經完全超越了新聞專業領域,而是屬於「標準作業操作手冊」的指導方式。「以新的方式自殺」可以是新聞,也可以不是新聞,這是屬於專業取捨的層次;站在嚴肅辦報的立場,不做這樣的新聞絕對不算漏新聞;把這種無關緊要的新聞拿來大作,還圖文並茂地披露各項細節,就不是做新聞,而是指導性的「自殺手冊」。我們很難想像蘋果日報能這樣搞「自殺手冊」,是不是也可以同樣的手法搞「謀殺手冊」、「恐怖爆破手冊」、「製造炸彈、核子彈手冊」。

 

 傳播模仿已經是國際新聞學界一再提醒、告誡必須放在新聞專業慎重思考的重要課題,在新聞影響力的研究領域裡,傳播模仿的影響也受到最大比重的重視,從現實上,我們看到太多這樣的實例,像921以後所流行的「燒炭自殺」,就是受到新聞傳播的影響與指導,像最近一二年來很普遍的「汽車排氣管自殺」也是,新聞媒體或許不是原創的傳播者,卻是宣揚者、指導者、鼓動風潮者。

 

 自殺者也許不是受了傳播影響而自殺,新聞傳播者卻成了提供選擇方式的自殺助長者;蘋果日報的這則新聞報導及編輯方式就是此類典型,由於電擊自殺有技術上的困難度,短期內說不定不致引起模仿,但是,只要有一天出現類似的自殺個案,蘋果日報就難脫造成伯仁之死的責任,撰寫這則新聞的記者及製作圖片的編輯都將終身遭受良心的譴責,而蘋果日報老闆即使賺再多錢也難帶去閻府進行賄賂。至於法的部分,就非本文所要討論的範圍,善哉!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05.06  凌晨05:00完稿)

最近更新目錄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