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第六輯目錄  1

陳菊事件捉放曹的內幕


 一九七○年初期,台灣的黨外民主運動面臨新的轉型階段,到了中期,則出現急速的蓬勃發展。蔣經國接掌蔣介石去世後的國民黨大權,採取更嚴厲的手段整肅黨外勢力。

 在進行整肅的同時,蔣經國曾經企圖斬斷民主運動與海外的所有聯繫管道,因此,有好幾位外籍人士被驅逐出境,也有幾位國內人士被警告或監視。

 一九七八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在前一年還具有郭雨新私人祕書身分的陳菊,則遭到逮捕的命運;這也是陳菊生平第一次被逮捕,她後來在美麗島事件中又遭逮捕。

 陳菊是宜蘭縣五結鄉人,一九六九年從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隨即擔任宜蘭的黨外大老郭雨新的祕書。次年,發生雷震獲釋出獄及彭明敏潛離台灣等事件,郭雨新也因逐漸成為黨外龍頭而遭到國民黨特務二十四小時的跟監(跟蹤監視)。

 作為郭雨新祕書的陳菊,此時便擔負了郭雨新對外聯繫的重要角色,首先是島內的聯繫工作,不久就和海外取得聯絡管道,開始將島內的黨外訊息祕密傳送到海外。

 在後來的幾年中,適逢蔣介石去世,黨外運動風起雲湧,但相對也出現接二連三的重大政治事件,陳菊的海外聯繫轉趨頻繁,除了有關白雅燦案、《台灣政論》停刊事件、郭雨新的立委落選官司、楊金海叛亂案、黃華叛亂案、謝東閔被炸事件、中壢事件等等訊息之外,經由陳菊送出台灣的資料,還包括出獄兩年的雷震所發表的《救亡圖存獻議》。

 國民黨政權對於島內發生的政治事件能夠迅速獲得海外的聲援,一直非常頭疼,曾經下令特務機關過濾、監視任何可能傳遞訊息的人士,起初尚未將陳菊列為可疑對象,到了一九七八年才把調查箭頭轉向陳菊。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深夜,警備總部特務假借戶口臨檢的名義,到陳菊家裡進行搜索,竟意外查到很多查禁書刊、政治事件資料及跟海外聯繫的信件,特務事先並未準備逮捕她,因此只將搜獲的東西全部扣押帶走。

 因為郭雨新在一九七七年四月即已前往美國,陳菊只好向康寧祥求援,但康正好去香港,她轉而找姚嘉文,姚安排她先住進飯店,兩人決定再找田秋堇一起來商議對策。

 在等待期間,她輾轉聯絡到在台中的美國籍神父秦化民。秦神父開車趕到台北,把她接到彰化埔心羅厝天主堂,交給也是美國籍的郭佳信神父 ,讓她住進教堂後面的修女院。

 警總在搜索行動的第二天,就下了全面通緝。埔心警察無意間從郭神父所養的孤兒口中得知,天主堂住進一位女陌生人,便通知警總派人監視了幾天,六月二十三日即動員大批特務包圍教堂,將陳菊逮捕。

 陳菊事後推測警總逮捕她的直接原因時指出,「我想是我把雷震回憶錄送到國外。」香港的《七十年代》月刊(就是現在的《九十年代》)連載後,還出版單行本。這部回憶錄是雷震早期所寫,出獄後再加增補的,至於他在獄中曾經重寫了四百萬字的回憶錄,出獄時遭扣留,日後則被特務野蠻地加以焚毀。

 警總將她監禁了十三天,據說是由於美國特別表示關切,才放了她。釋放之前,警總安排她舉行了一次記者會,她在會上緘默不發一語,警總主動說明的釋放原因是:「她對過去所做的已有悔意」,聯合報記者根據警總的資料發表了一篇專訪的報導,陳菊事後對這篇編造的報導非常不諒解。

 警總表面上是釋放了她,其實仍將繼續軟禁了將近一個星期,派人強制性地帶她參觀金門和十大建設。

 經歷這次恐怖逮捕之後,她並沒有放棄作為島內和海外聯繫的角色,由於她不斷的提供資料,郭雨新當時在美國主持的《台灣公論社》及《台灣快訊》,遂成為海外台灣人獲得台灣禁書及黨外政治運動消息的主要來源。

 不過,她自此成為特務機關重點監視的人物。一九七九年六月,她準備出國,林義雄在宜蘭五結鄉二結村王公廟前為她舉行餞行茶會,特務機關竟然出動大批軍憲警,以演習名義用拒馬圍堵巷道阻止人群進入。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她因美麗島事件而遭軍法審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一九八六年二月四日,才獲假釋出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