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選輯

切勿飲「和解」毒藥以解渴


2088期 ( 2005.10.11 )

 陳水扁總統於十月六日在出席「施明德先生講座」時表示,希望藉由施明德的力量,促成與馬英九、宋楚瑜為政治和解、族群和諧、兩岸和平一起喝「大和解咖啡」。陳總統基於朝小野大之政治現況,企圖以此解開台灣政治亂局之死結而提出這樣的說法,其用心固然可以理解,但絕對無法令人茍同。

 證之陳總統2000年上任以來多次與泛藍集團和解、妥協的結局,「和解咖啡」不僅無助於政治亂局,還讓泛藍得寸進尺,其結果是朝野對立更為嚴重,是非更為混淆,最後,這些朝野惡鬥引致的施政效率不彰、社會不安、股市下跌等等後果還是得由台灣全民來買單。

 「和解」可以用於整合不同政黨的意見,達到雙方可以接受,同時也有利於人民的做法,然而,與泛藍這樣與台灣人民公然為敵的集團談和解卻必須付出代價。對泛藍來說,奪回政權是他們最重要的近程目標,其遠程目標則是與中國統一。前者,馬英九已多次表態,並已開始進行;後者,從連、宋的投共之旅,對「一個中國」的表態,馬英九的「先連結台灣才有中國」論述,加上泛藍立委「和平促進法」的提出都已充分說明他們的立場。

 對於泛藍這兩個目標,陳總統、民進黨以至於所有台灣人都應了然於心,不應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他們的目的並非在於瓜分權力大餅,而在於全盤奪取,再度將台灣置於他們的掌控之下,以為將來統一鋪路。

 泛藍的目標既是如此清楚,到2008年總統大選之前,任何可以使民進黨形象加分的施政作為都是他們奪回政權的絆腳石,都必須加以去除。對他們來說,藍、綠之間並非盟友關係,而是敵我關係(前國民黨發言人張榮恭語),藍綠之間這樣的基本矛盾處處存在,除非犧牲原則,事實上沒有太多和解的空間。

 陳總統於出席「施明德講座」的次日接受透社記者訪問時,被詢及在卸任之後要留給台灣什麼樣的記憶、什麼樣的政績時,答以:堅持民主改革的理想、堅持台灣優先主體意識的主流路線、堅持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完整、進步、美麗而又偉大的國家的願景及理念等「三個不變的堅持」,這樣的理念與泛藍集團的近、遠程目標都背道而馳。

 其一,泛藍對於台灣的民主一向嗤之以鼻,連、宋、馬都是反改革的先鋒,台灣的民主對於連結專制的中國是個障礙,也是統一的絆腳石;

 其二,泛藍既明白揭示與中國統一的目標,台灣優先的主體意識與「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的願景」對他們而言自是「逆流」,都明顯違反他們的理念。

 既有這樣的基本矛盾存在,除非陳總統以犧牲台灣民主、台灣優先與主體性來與泛藍妥協,否則真不知「和解咖啡」要從何喝起?今年年初,陳總統與宋楚瑜和解,簽下「扁宋十點共識」,可說是親痛仇快。只是,事隔半年多,這樣糟蹋台灣主體性的讓步究竟換來多少善意與實質上的合作,相信陳總統心裡有數,也不應讓錯誤一再重複。

 其實,幾年來台灣的政治亂象,部分原因應歸咎於民進黨的無法堅持原則,給予泛藍可乘之機。而陳總統的行事風格也無法為自己贏得反對者,甚至於支持者的尊敬,而造就了反對者勇於勒索,支持者無法為他辯護的困局。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陳總統最近提出對中國投資的「如果無法有效管理就不積極開放」的說法,對照於這數年來毫無管制的積極開放,以及這個說法提出之後依然繼續近行開放的金融交流與澎湖小三通,都顯現陳總統說一套、做一套的矛盾做法,自然無法讓人信服,也讓泛藍看穿他不堅守原則的個性,進而得寸進尺,百般勒索。

 由此觀之,唯一可以讓泛藍屈服的,只有執政黨對於是非、原則的堅持與人民的力量,前者有賴於執政黨對公權力的貫徹,後者則必須加強對政策的論述,爭取人民的支持,避免讓泛藍的死纏爛打混淆了是非。泛藍集團 一旦知道人民無法繼續矇騙時就會改變策略,向民意自動妥協。

 陳總統如果要當一個將來讓台灣人懷念的總統,要留給台灣人的子子孫孫一個完整、美麗的台灣,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握僅剩的兩年多時間,當一個不妥協、勇於改革的總統。「和解」或許是執政的捷徑,卻往往是便宜行事,犧牲原則的方式,最後往往讓泛藍得寸進尺,軟土深掘。「和解咖啡」即使可以暫時提神、解渴,依舊是加糖毒藥,是喝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