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區 回首頁

深陷大矛盾中的中國經濟

/德國之音

http://www.southnews.com.tw

 中國經濟目前發展速度很快,但「快」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和矛盾。所謂瓶頸,不僅僅表現在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環境污染等「硬體」方面,同時也反映在物價、貨幣量、體制等許多「軟體」方面。對物價等,中國已開始採取硬措施,有些「返回」的跡象。

 根據中國工商銀行估計,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消費品物價指數超過8%。二月份的通脹率最高,達到8.7%,是過去12年來的最高漲幅;三月份的通脹率也高達8.2%。其中食品價格暴漲了23.3%。中國國家發改委1月25日宣布,由於「去年漲價的滯後影響較大」,今年1月上旬,36個大中城市豬肉、豆油、牛羊肉等商品零售價格明顯上漲,「必要時將實行臨時價格價格干預措施。」另據中國發改委網站消息,「根據發改委的統一部署,截至1月25日,已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佈了臨時價格干預的商品和企業名錄」。中國日前有大量這方面的報導,各地是如何落實的,比如有的商品要在調價前10日申報,其他在調價後24小時內局面報告等。

 這表明了兩點,一是中國政府對通貨膨脹情況(說是「滯後影響」也好,別的也好,都無所謂)確實是著急了;二是開始採取行政措施了。雖然目前還沒有看到多麼嚴的行政措施,說的還是「必要時」要幹預,但總之是行政措施,是計畫經濟的組成部分。廣東有人大代表甚至提出要恢復油糧票制度。這個「幹預措施」將來會是怎麼樣的,還不是很清楚,如果價格一時控制不住,那就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嚴。

 但是,中國早已說自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即使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也沒有像這樣返回到計畫經濟措施裡去。說是「臨時」,是否會演變成長期的呢?最重要的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市場經濟因素已占了絕對上風,許多東西靠「臨時」地,小步地重新使用計畫經濟手段能順利解決嗎?舉個例子︰價格這個東西是一環套一環的,從牛肉乾套回到牛肉價格和加工廠工人的工資,再套回到農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再套回到飼料價格和成本因素、運輸成本、能源價格等等。全面控制起來?難。控制下家不控制上家?更難。

 經濟發展得快,貨幣量自然要增大;貨幣量增大了,自然就有通貨膨脹。80年代末的中國是這樣,現在也同樣如此。中國民眾銀行1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底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6.72%(年初定的目標是16%左右),狹義貨幣量(M1)同比增長超過21%;市場貨幣供應量(M0)同比增長超過12%。於是,中國政府定下了嚴格控制貨幣量的目標。

 但是,別的且不說,光是勞動力成本,包括農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就跟貨幣量的控制是對著幹的。據《亞洲新聞》報導,東莞一家工廠說,兩年中,民工工資就從800元升到了1600元,外加其他(社保等)。儘管如此,五分之一的工人不會回來了,因為別的地方工資更高,比如石家莊給熟練木工的月薪為2000元。

 員工工資增加了,貨幣量自然要增加;增加了工資導致更大的消費,貨幣量更要增加。怎麼控制?顯然成了難題。在員工流動市場化的今日中國,更是難題。

 自然,中國貧富差距和城鄉差距還是很大,且越來越大。城市去年人均年收入為13786元,農村只有4140元。但總體在提升,這個提升的趨勢是中國政府不能也不願剎車的。

 《光明日報》一篇專家文章警告道︰「既要抑制價格架構性上漲,又要避免急剎車,避免國民經濟出現大的起落,為經濟發展增添後勁。」

 什麼叫「大的起落」?應該就是人們說的「硬著陸」,實際上跟「起」沒什麼關係,而是「落」的問題。又要控制,又不能控制過度。這是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大課題。當然,中國目前有實力去解決這個課題,這個實力就是經濟高速發展中累積下的大量的錢。不光是外匯存底,更是巨額的稅收。據中國財政廳不久前的預測,2007年全國財政收入將達到5.1萬億元左右,增長31%左右。估計,控制加補貼,可能會是中國解決物價增長過快、同時防止硬著陸所採取的辦法,比如補貼農民,補貼職工(社保)等。

 當然,這麼一來,又會加深其他矛盾,比如自由主義與保護主義的矛盾,國際經濟關係中的矛盾(比如會被視為傾銷)。

 按理說,經濟發展得這麼好,自豪情緒這麼高(參見中國國家統計局長謝伏瞻的兩個「非常了不起」的歡呼),社會情緒也應該好啊?

 卻不盡然。中國有著足夠的社會不安的現象和跡象,有許多是跟漲價等直接相關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的貧富差距有增無減。已出現為了漲價而自殺的事情,或者為了炒股破產而自殺「未遂」。雖然是「個案」,但卻也是警鐘。剛讀到報導,說是廣州街頭居然發生了第三例見諸報端的流浪者凍死事件。

 二是中國人的公民意識正在形成。隨著一個社會的富裕化、經濟的發達化,民眾的地位感、表達欲也必然形成,而且幾乎不可避免地會「社會化」。中國有句話叫「溫飽思淫欲」,其實並非僅僅是「淫欲」,而是溫飽以外的更多的東西,包括自身的權益,包括國家的前途。德國往往透過一個公民運動,把一個飛機場的擴建也給否定了,或者飛機晚上不能起飛了,或者火車司機不上班了。也許以前中國人會覺得這很可笑。但這些事情現在中國也有了,而且顯然是越來越多。

 因為德國和西方的這些事情不是幼稚可笑,而恰恰是一個民主的、經濟發達的社會在長期發展中累積經驗教訓形成的。這些東西靠壓是壓不住的。中國近年來發生了很多「聚眾鬧事」的事件。上海的磁浮鐵路抗議「散步」更是一個最新證明。這次上海市政府處理得也比較得當。這本身就是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的發達,這些事情自然會增加。中國除了想方設法治理諸如控制物價、控制股市和房價這些「經濟問題」外,也會有個對這種新形成的「公民社會」的適應過程。

 從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個從保護主義走向自由主義的過程。但是,保護主義還是會不斷擡頭的。西方國家的經歷已經證明瞭這一點。應該說,在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裡,計畫經濟的因素已經變得很淡了,加入WTO也使中國不得不放棄許多方面的「保護」。在國際經濟關係中,最突出的似乎只有對匯率的「保護」了。

 然而,隨著價格控制的出現,也許以後還會有更多的補貼措施的出現,這些實際上是「保護主義」的。這些東西不見得就是負面的,也許還是中國不得不越來越多使用的,但是,這裡牽涉到了國際經濟關係和對問題的不同理解。比如補貼會被視為「傾銷」,行政措施會被視為不合經濟規律的強行干預。

 但是,誰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來處理對待問題的。歐洲等對農業的補貼也一直存在。歐洲也害怕中國由於自身的通貨膨脹而「出口」通貨膨脹。但對中國的匯率總抱著一種矛盾的心理。出於害怕中國通貨膨脹「出口」的心理,也許對中國行政干預價格也只會有非議而不會有太多指責。

 自然,在全球化的今天,誰都不能有太多的保護主義,儘管誰都不能完全離開保護主義。但太多的保護主義必然是破壞形象的,也影響國際經濟關係的展開,掉過頭來影響自己的經濟發展。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