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區 回首頁

中國的擴大內需會成功嗎?

/渡邊利夫

http://www.southnews.com.tw

 ● 問題在於貧窮者的貧窮化

 中國持續10年的高成長在加盟WTO前後左右、北京奧運前失速,去年剛好遇上金融危機的第四季半期為6.8%。去年十一月中國政府發表四兆人民幣的緊急景氣刺激方案,三月的全人代通過了這個決定,並且進入施行的階段。「保八」是全人代的口號。

 中國經濟的特徵是其成長為外需主導型,內需比較弱。但是,弱並非小。內需當中還有國內消費能力減低,但投資卻壓倒性地大的問題。投資可以擴大最終消費財的供給力。不過,如果支持擴大最終消費財的購買力低落的話,便會造成通貨緊縮、帶來經濟不景氣。

 可是,要分辨中國內需主導的發展軌道並不容易。因為中國並沒有提昇佔絕大多數農村人口所得的政策。而所得分配又不平等。

 根據最近的家庭支出調查顯示,農村最低所得的30%,及都市最低所得的20%的貯蓄額皆為「負」。負的貯蓄額表示,沒有能力可以改善自己的經濟地位。換句話說,現在的中國是「貧者越貧」。

 ●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高成長的過程中,增加了中產階級是事實。但是,另一方面貧困階層(弱勢群體)也急速增加。離開貧困農村的「民工」便是其典型。這次的全人代說要「保八」,保八一旦實現,那表示「弱勢群體」的規模會更大,那麼,屆時黨中央將如何應付人民的不滿,可以說是進退兩難。

 中國之所以能高成長是因為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增加。2003年還有「過熱危機」。同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率高達31.5%,鋼鐵、鋁、水泥、不動產實際上更超過100%。

 利率和銀行準備率連續提高也沒有用,之後更直接介入強化土地管理,檢討開發計劃,懲處相關人員,可是,2004年固定資產投資率卻仍高達27.6%,06年24.5%。07年25.8%,08年25.5%。

 中央控制機能已經麻痺。為什麼機能痲痺?因為地方政府已經不聽中央指令。地方政府和開發業者、仲介業者、投機客、傘下的國有企業商業銀行已經形成窂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只管自己的擴大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當中,中央政府可以控制的有一成左右。但是,只能控制一成,剩下九成放牛吃草,這樣不叫抑制。

 這麼一來,四兆人民幣的刺激方案,一定會造成地方的「亂來」。實際上,中央才剛決定要動用四兆元時,各地政府便接二連三地發表了大規模投資計畫,其合計額已經超過四兆了。問題在別的地方。

 ● 地方非效率投資的累積

 第一、由於中國的地方政府不能起債,因此,其所採用的方式,是中國政府增加國債後轉貸給地方政府。十年前亞洲經濟危機時便是採用這個方式。轉貸的部份最後並沒有還給中央政府而變成不良債權,而是不了了之。

 四兆元中包括四大商業銀行的融資,這是政府主導的緊急對策。但融資審查恐怕又會自動地變得寬鬆。靠地方政府的倫理,就避免不了非效率的投資。

 三月末,我繞了雲南省昆明等幾個城市。地方政府相關人員都非常期待景氣刺激政策所帶來的擴大的投資。據說,財政部也許可了幾個地方發行地方債券,令人感到地方非效率的投資會更加擴大。

 第二、如開頭所述,景氣刺激政策帶來的累積投資最後會形成生產力,而這將會造通貨緊縮。更重要的,是低迷的世界經濟卻無法吸收中國的生產力。

 中國若不以所得再分配、開發農村、確保都市貧困居民的雇用來擴大內需的話,景氣刺激政策後必會帶來投資反動的不景氣。(渡邊利夫/拓殖大學校長•陳悅文譯)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