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媒體修理站

《媒體修理站》

媒體偏藍,民進黨要贏也難


/林高生



 三合一選舉,執政的民進黨失利,引起極大效應。從執政團隊、民進黨內部、政媒兩界到一般民眾,議論紛紛,各種效應也將一一浮現。敗選的要檢討,檢討先要瞭解原因或失敗的本質,過與不及,皆非持平論事之道,對於善後或亡羊補牢,亦未必確實有益。

 從統計數字看,民進黨是失敗了,但並未大敗,所輸的也還好是地方選舉,不是利害更大的全國選舉;確實記取教訓,大局應仍有可為。以結果觀之,民進黨在縣市長得票率42%,較四年前少3.3%,席次由九降為六。相形之下,中國國民黨得票51%,多6%,席次由九增為十四。縣市由民進黨執政的,退回到黨外時期,當然是挫敗,從阿扁總統以降所有執政團隊成員,都應謙卑面對。

 這種綠藍得票消長之勢,由於縣市長選舉是大選區的「贏者全贏」結果,使得得票率的差距反映到縣市長得失,會有擴大的後果。這與美國總統大選採取各州選舉人票、勝者全拿的結果一樣,得票率與選舉人票差距之間,會呈現擴大差異。以2004年美國大選為例,布希得票率較對手凱瑞高2.4個百分點(50.7%比48.3%),選舉人票卻多了三十五票(286對251)。同時,阿扁總統近年表現,一再令綠色支持者失望,其或含淚投票,或竟不投票,而藍色選民對之百般不以為然。這些情況,都容易導致對選舉結果過度解讀,讓綠營自亂陣腳,甚至親痛仇快。

 選後執政團隊必須進行檢討調整的事項很多,從清廉、本土、改革到選舉戰略戰術,各方討論已眾,本文只從傳播的角度切入,提供關心台灣民主健全發展者參考。

 台灣的新聞媒體,長期掌握在以外省人為主的黨國體制者手中,這次選舉,是其政治救世主、媒體寵兒馬英九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分第一次輔選,媒體全力為之配合,自不在話下。這種為馬英九造神造勢的媒體現象,在選前馬父去世,尤為明顯;即連曾為扁政府重用入朝致仕的新聞評論者、一度標榜本土派的財經雜誌,也大捧馬英九的LP,可見一斑。

 形勢如此,這次選戰「中國黨」的媒體戰主軸,是打擊執政者的形象,從陳總統的平民總統,到執政團隊的清廉,都是打著「揭弊」旗號的首要打擊目標。正好,執政五年多的民進黨政府,的確留下可供藍色政媒勢力大作文章的題材,此從陳哲男的操守到總統周邊人物的言行舉止,都成為扭曲民進黨社會公義形象的炒作內容。

 儘管這些腐化,較諸黨國體制者的國庫通黨庫,普遍的制度性貪污實為小巫見大巫,在新聞炒作主動權或議題設定權受制於人的情況,執政團隊乃處於大部分時間挨打的情況。即令選戰後期,台北縣羅文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黨職資歷併公職年資等主動攻擊也略挽回劣勢,惟台北縣的「走路工」的政媒加檢調齊力反撲,終使民進黨在媒體戰無可回天。

 從戰術層面觀察,執政團隊的危機及公關處理,最須檢討。民進黨執政五年多以來,面對不利的媒體生態,至少到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期間,已經發展一套危機處理機制。但是,這一套包括府院黨發言協調、形象管理、輿情解讀及危機公關處理的機制,近數月來似乎人去政息,未能經驗及專業傳承。更要命的,從總統、副總統以至於行政首長,仍多率性發言、隨興高論,主動提供彈藥給政媒勢力打口水戰,甚至是形象戰的素材。如此一方面救火無力,又常主動點火,統派政媒勢力焉得不欣喜趁勢,藉陳哲男迄今尚未定罪的舞弊嫌疑,全盤扭曲執政團隊的形象。這其間暴露的戰術及體質問題,若不思確實改進調整,執政團隊處於文宣及形象挨打的劣勢,勢必一再重現於往後的諸多案例及選戰之中。

 戰略上執政團隊更有致命點,若不能著力改變,不僅對民進黨不利,還可能斷送本土派多年努力的心血。這一致命要害,出自執政者討好媒體及看報治國的心態。五年多前政黨輪替以來,執政者存在一種錯誤觀念,以為媒體無關宏旨,儘管平日及選戰的扭曲,台灣民眾仍足以不受其所惑,特別在關鍵時刻為然,此所以2000年及去年總統大選,綠營均得以勝出。

 正因為這種輕估統媒作亂本事的心態,主政者不但輕忽媒體政策,還經常討好媒體;其先後喊出「寧犧牲國家安全,也要捍衛新聞自由」、「任內不關閉電視台」等親痛仇快口號,不啻助紂為虐。而從一年前的立委選舉到這次三合一選戰,主政者御駕親征仍無力挽回大局,足見這種輕忽媒體戰的心態及做法,必須趕快改弦更張,否則到2008之前的三次選戰,綠營的基本弱勢甚至災難,將不斷重現。

 主政者對於媒體戰心態既有偏差,五年多以來在扭轉媒體生態的重要工作乃繳白卷,尤其近一年來,本土媒體處境日蹙,親中媒體卻囂張更甚。汪笨湖節目叫停,台灣日報慘澹經營,而行政資源依舊透過「座談會」及辦活動、形象廣告等大量挹注統派媒體,都是其例。同樣嚴重的,偏差的媒體製造的明顯是假象,主政者卻常「看報治國」,在其製造的假象或「輿論」之前,不但無力扭轉,還經常為其所恐嚇而退縮;近年主政者改革無力,政策反覆,屢屢讓本土民眾失望,而藍紅勢力更為張狂,均可追因至此。

 於今之計,敗軍之將在選舉之後,必須在媒體戰方面痛下決心,亡羊補牢。大多數民眾對外在世界的了解,以及據以形成的判斷,主要都是透過媒體,這正是健全、專業而不扭曲的媒體,對於正常的民主社會至關緊要。台灣當今被黨國體制者所掌控的媒體,因此必須扭轉而成發揮社會中道的公器。同時,這次選舉之後,中國透過媒體對台灣進行媒體戰及宣傳戰,勢必加強,這也使得選後媒體的改革工作,不容再蹉跎延宕。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