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媒體修理站

《媒體修理站》

媒體暴力已將泛綠陣營邊緣化


/倫敦


 不管身處哪一種領域,媒體影響力之大,任誰都無法忽視,高捷案與永洲案中當事人的結局是最佳的寫照。前者若有媒體的眷顧,而後者若沒有媒體的庇蔭,兩者的遭遇極可能恰恰相反。

 前者暴露的特殊官商生態在台灣是一種常態,一種國民黨執政數十年所建立起來的一種『制度性』共生關係,老百姓人盡皆知,厭惡至極,卻也無可奈何,因為難以窺見內情。可悲的是,民進黨執政後,類似事件卻被無限上綱式地炒作成高捷『全面性』的弊案──必須『全面』停工受檢,『全面』檢驗是否使用海砂....。

 它是不是個『弊案』?我們理應靜待司法判決,但在政治支配司法判決的台灣,其實媒體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GUILTY;而且是個罪孽深重的弊案!

 這樣的推論猶如最近陳水扁與李登輝的官司判決,以及前一陣子李慶安與宋楚瑜的官司判決一般,因為媒體已經告知社會大眾判決結果,法官的判決書不過就是順應媒體製造出來的民意罷了。誰能逃出媒體的掌控呢?

 媒體扮演的角色除了攻擊敵人之外,更具保護自己的功能。以目前的態勢而言,要求媒體中立絕對是緣木求魚,難以置信的是,愈是要求媒體中立,結果愈是讓執政黨陷入困境,亦即,綠色屬性的媒體愈中立,反而更突顯出(或說是放縱)藍色媒體的偏頗。

 這是媒體改革過程的荒謬與無奈,因為媒體邏輯的最大分母是統獨,而不是是非,當然也絕對沒有專業倫理可言。當陳水扁癡癡地等待藍色媒體的善意回應時,綠色支持者也愈顯不耐煩,而陳水扁挺身為藍色媒體擋子彈的行徑,明顯激怒了綠色支持者。這樣的作法不但違背了媒體改革的基本訴求,也讓自己陷入裡外不是人的險境。

 長久下來,陳水扁逐漸成為深綠陣營的頭號敵人,綠色陣營被分化(splitting)的程度令人咋舌,尤其是投票意向極容易鬆動的中間選民。不解的是,什麼樣的因素讓陳水扁願意這麼做?

 泛藍共主馬英九上任後,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泛藍集團將以媒體為主要武器給予泛綠致命一擊,而缺乏媒體後盾的泛綠將處於極端劣勢,幾乎沒有回擊的能力。一回擊動輒被攻擊是干涉媒體,不回擊則被認定是默認,泛綠被媒體牢牢困住,絲毫動彈不得。

 馬英九與媒體互利共生式的策略,在台北市長任期六年來的運作得心應手,他當然會依此模式拓展到未來的選舉,最重要的當然是2008年總統選舉。這次的縣市長選舉事實上是揭弊大賽,絲毫不見媒體對於政見與政績的報導,從媒體角度而言,正可以發揮其影響力左右選舉,亦即揭其所該揭,掩其所該掩,綠色陣營贏得了嗎?

 依此邏輯,南部幾個綠色執政縣市未來幾年的施政得格外注意了,依照藍色陣營的策略,先營造施政缺乏績效的氣氛,再輔以媒體炒作,無關事實與否,新聞鬧大就可,下次贏回選舉的機會就會大增,畢竟一般大眾是非常容易受媒體影響的。

 高雄市長選舉首當其衝,尤其是高捷案發展的政治操作力道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在謝長廷的幾年施政中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版圖岌岌可危。只要媒體鎖住高捷案與軟體園區的開發不力,刻意忽略其他膾炙人口的建設,如愛河與前鎮河整治,以及2009年世運會,要贏回執政權簡直如探囊取物。

 媒體鎖定泛綠陣營在縣市長敗選之後的內訌(家務事),相較於泛藍陣營在立法院恣意主導軍購案,NCC法案,乃至三通議題(國事)的作法來看,媒體已經成功地邊緣化泛綠陣營的角色。綠色陣營若無法即時解開這個魔咒,接下來的選舉恐怕難以招架了。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5.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