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媒體修理站

《媒體修理站》

反動的「報應論」:不能輕易放棄理想

/劉進興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馬政府上台後,馬上逼退央廣董事,卻在公視踢到鐵板。公視董監事堅持獨立自主,奮力抵抗了兩年。馬政府就修法增加董事人數,並要法院將原有董事全部假處分,停止其職權。再以「不適任」為名解聘總經理與執行副總,掌控公視。馬政府收買商業媒體,打壓公共媒體,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全面控制言論。

 搞清楚問題的本質,再讀9/27自由時報的傳播學者管中祥專訪,就會吐血。

 ● 不是打壓,是報應?

 記者問他對執政黨介入公視的看法。他並沒有直接批評,卻說必須「從大的歷史發展來看........ 沒有一個執政黨,會不想控制媒體,國民黨早期執政時相當明顯,民進黨執政期間也未能徹底解決」,所以,這是「報應」。

 各打五十大板,是鄉愿學者的通病。但「報應說」實在太離譜了,翻成白話就是:反正非藍即綠,原來的公視董監事捍衛什麼獨立自主?你們是民進黨執政時選出來的,現在被趕走理所當然。

 他說,民進黨執政時也沒有誠意尊重媒體的獨立性與公共性,「只是國民黨的手法更粗暴」。翻成白話就是:強盜雖然粗暴些,但人性本惡,被搶也算活該。

 問題是,為什麼「報應」到公視身上呢?學者如果有骨氣,不管誰執政,都應該像公視團隊一樣奮起對抗,怎麼反以「報應說」替馬政府脫罪呢?

 ● 置身事外的發言權

 管中祥完全避開「媒體自由」的核心爭議,將問題導向「公視經營管理不夠透明....,韓國也有媒體新舊董事互控」;把媒體自由捍衛戰說成是「狗屁倒灶的事」;說公視事件太複雜,「目前還欠缺深度討論....任何主張都很容易被貼上藍綠標籤」。這些都翻成白話,就是:「我怕被貼標籤,我想置身事外」。

 有什麼複雜?不過是馬政府派了一群傳播學者去接收公視,其他系出同門的,不敢得罪師長同事罷了。但民眾沒有這些糾葛,一眼就可看穿是戒嚴時代的復辟,再不反抗,警總就回來了。

 外國觀察者也看得很清楚。《自由之家》籲請台灣決策者,勿使公視淪為政治衝突的受害者。(顯然反對報應說)。《無疆界記者組織》則發表聲明「支持馮賢賢捍衛公視獨立自主」(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solidarity with Sylvia Feng in her defence of PTS's independence)

 台灣的新聞自由在倒退。記者請管中祥評論時,他卻說以前是「威權箝制」,現在是「柔性控制」,好像叫我們應該知足。

 ● 被壓迫者應知難而退?

 同樣的態度也出現在另一位傳播學者馮建三九月三十日的聯合報投書。他說,「民進黨及國民黨都相同,沒有人更高明。新聞局很尷尬,概括承受過往一切而有些無辜」。

 又說即使「馮總經理自認業績良好」,但既有「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說,即便貢獻真正巨大,又將如何?」;並舉英國公視BBC主席在保守黨上台後,不再尋求連任,提前走人為例,表示如此以退為進的作法,值得我們後進學習。

 BBC主席自願下台,是他家的事。但如保守黨霸王硬上弓,英國傳播學者也勸他「知所進退」,那位學者還有格嗎?如果我們在威權時代都「以退為進」,還有台灣的民主嗎?

 馮教授文中甚至暗示,「第一位具有新聞傳播博士背景的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將「擇期宣布」執政黨會提出合適的傳播政策,包括公視法大幅翻修,就可提升新聞自由,貢獻華人貢獻世界。

 但歷史告訴我們,新聞自由跟民主一樣,都是要對抗不自由與不民主,才可能得到。學者自己鄉愿不算,還教訓起來反抗的人要以退為進,誇張自己寫的東西的威力。實在好笑。

 ● 捍衛自由,人民自己來

 有位朋友說,難道我們年輕時學的那套「捍衛真理,對抗不義」的價值觀錯了嗎?台灣的學界怎麼啦?政治學者胡佛與他的監委徒弟聯手砲打作家平路,不准她拍孫中山紀錄片,早期的「自由派」形象毀於一旦。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傳播學者為馬政府昭然若揭的打壓媒體背書呢?

 我說,一般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明心見性,是非清楚。書讀太多卻未消化的人,看山有時是山,有時是水;只會「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自己的迷障,卻自以為是「理性」(rational)。不必驚訝,人的進步性,也有生命週期,但整個社會還是會前進。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年輕一代不能輕易放棄理想,不要屈服於權力的邏輯。亨利喬治(George Henry,1839-1897)說得好:「不能將政治這麼重要的事,交給政客決定;或將經濟這麼重要的事,交給經濟學教授決定」。(We cannot safely leave politics to politicians, or political economy to college professsors.)

 言論自由這麼重要的事,也不能只靠小圈圈的學者。人民必須起來,自己爭取。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1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