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霉體亂亂報首頁

莫高估扁政府的媒體改造能力

 /魚夫

 大象怎麼吃?就是分塊的一點一滴的吃,螞蟻或蛆蟲最明白這個道理。

 民進黨,居然可以預知自己死亡的紀事,這種能力,也真是叫人嘖嘖稱奇了!

 時序是二○○一年吧,一位政治圈的大姊大召集了一群媒體人到總統官邸接受款待,當時,我已準備離開「孤臣無力可回天」的電視環境,乃語重心長的敬告總統陳水扁先生,台灣的媒體環境惡化,政府必須有一套導正歪風的政策出來。

 英國和日本媒體,儘管狗仔隊橫行,然而,主流還是朝著咨爾多士,為民前鋒的方向走的,提供人民更多的國際視野,更前瞻的思考方向;在台灣,連要出國,看個國際氣象報導都不可得,咱們打著民主招牌,要嘛,戒嚴,媒體管制,讓人民餓死;要不然嘛,開放,將近一百個頻道,叫百姓飽乎死!

 總統聞之,龍心大悅,當面裁示交由總統策士林某某負責聯繫,這位林大官員,從總統交代的一刻起,到今天我寫這篇文章,從來沒有打過一通電話給我,其尊貴無比,實乃筆墨難以形容。

 二○○三年忽然又瀕臨總統選戰了,總統府又來了一位重要人士,要我重出江湖主持節目,我這賤民,實在無法承受人家曉之以愛台灣的大是大非,乃挺身而出,重操舊業,當時明白自己的任務是看住call-in節目的側翼,萬一,有人陣前倒戈,還可以為「台灣發聲」這樣的重責大任守住防線。

 我為什麼離開電視圈,放棄優渥的待遇?就是因為我覺得那是國家的亂源,是台灣不能奮力往前進的絆腳石,可恨在孤軍奮鬥,膛臂當車的氛圍下,無可奈何的只能選擇了離開。

 民進黨要不要控制媒體?當然不可以,但政府要不要為了公眾利益導正媒體方向?當然要!那麼如何導正呢?阿扁的政府只想到一套公共電視的邏輯,說阿扁政府想出來,其實是高估了他們的能力,真相是為了贏得政權的權宜之計,才算形容得妥切。

 前兩任的新聞局長,新聞局撥給某製作單位一千五百萬,製作高解析度的節目,做好後,台灣不能播放,立委郭正亮生氣了,大呼怎會這樣呢?我雞婆插了一句話,台灣要播這種高解析度的電視,至少華視或公視集團要花個二、三十億,那麼,怎會有媒體環境還未形成,政務官就熱情過了頭?給個播出遙遙無期的製作預算?有這麼昏庸嗎?

 成立個公共電視集團有人反對嗎?沒人反對!然而,過程可以討論,這問題有趣得很,我在二○○五年的九月,又有機會報告總統,如何在不違背政見下,完成全民公共化的理想,總統又下令,交由策士林某某負責,這位政務委員大官,到現在,還是沒有半通電話打給我。

 為什麼一個政黨可以預知自己的死亡紀事呢?阿扁政府就可以!公共化的過程,不幸遇上了一位陪總統出訪,晚上泡妞,白天打瞌睡的新聞局長。

 前任局長在公共化的過程裡,一字不改的將公視處心積慮併吞華視的提案,只在其上加上「行政院新聞局」六個字,便順水推舟提報行政院了事,那位局長所謂不撤換華視一級以上的主管。所謂華視不是公視的第二台,都在這份報告裡白紙黑字的寫得明明白白,華視死定了,奇怪的是,新聞局居然一字不改的送交行政院,形成了局長公然撒謊的局面,且連公視老王賣瓜的豐功偉業,都一字不改的送給院長「欣賞」。

 所幸行政院也有頭腦聰明的人,如經建會的副主委張景森。這案子提到行政院,行政院交由經建會審核,便是快要形成政策了,張副主委覺得此案有所蹊蹺,便邀我一起審查,在新聞局和公視代表前,我當天只不過說了一兩句重話,隔天便是那些所謂學者專家們在報章雜誌上排山倒海的攻擊以及泛藍立委極其羞辱的詆毀我的人格!

 這種斧鑿深刻的操作手法,教我印象深刻,其中又有《蘋果日報》完全不給我辯護的機會,連最基本的平衡報導都不可得,那些偉大的新聞學者也明白,在《蘋果日報》這種狗仔報上,我是完全沒有反駁的機會,怎會有這樣的學者,我至今無所明白,他們是怎樣教他們的學生要堅持新聞正義的?

 華視果然公共化了,我所崇敬的新聞教授在經建會擺明的態度,就是華視資產豐富,可以成就偉大的如同英國BBC的事業,但我是直接找上BBC的主管的,請教他們一年花國家多少預算?答案是幾近台幣四干億,台灣不是大國,有必要成就那樣的豐功偉業嗎?那麼,乾脆把國防預算挪來養公視算了。

 更有甚者,最近我看到的是公視集團肆無忌憚的擴張,新任的華視經營團隊,無限上綱的砍掉江霞時代的任何合約,以私人恩怨,來處理國家公共利益的前途,這是國家之福嗎?

 小野與江霞之間在台視的風風雨雨,外人不得而知,然而,江霞在華視的作為豈是毫無可取嗎?為什麼非得砍盡江霞任內的所有合約,一句話,不是為了公共利益著想,區區報個「貓鼠怨」而已,或者說,同某些政黨傾向效忠而已,不知有何高明之處?

 民進黨預知自己的死亡紀事,對我們這些支持本土、愛台灣的人來說,只有痛徹心扉罷了,然而,我們能怪當年紅極一時的高凌風旁邊的舞群阿珠與阿花嗎?只能怪高凌風調教不好,或者自己當錯了粉絲嗎?阿扁該是預知愛台灣的媒體死亡紀事的始作俑者罷?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