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媒體修理站 電子媒體亂亂報 1

TVBS-N使用騙人的合成照片


 /彭明輝


本文原題為《顯微鏡下飛沫穿透N95?根本就是合成照片!──防範SARS,更要防範謠言》,刊載於《社區大學SARS資訊網》,作者彭明輝,是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教授。

 

前言

 五月20日晚上9:40左右,TVBS-N的「新聞最前線」播出一段聳人聽聞的報導:在電子顯微鏡下飛沫穿透了N95口罩。最嚇人的是:有電子顯微鏡的照片為證。而且提供這張照片的是一位生物學博士劉德祥,他也現身在電視螢幕上。有照片、有專家,叫人不得不相信。但是,這張照片根本就是合成照片的騙局(或烏龍事件)!

 本文以確知的科學原理為基礎,用偵探小說的趣味筆調,揭露這個烏龍案(或騙局)的內幕。比壹週刊還好看。最後還告訴你如何在一大堆SARS的謠言裡自保。

壹、所謂的「電子顯微鏡照片」,根本就是合成照片!

 五月20日晚上9:40左右,TVBS-N的「新聞最前線」播出一段聳人聽聞的報導:在電子顯微鏡下飛沫穿透了N95口罩。最嚇人的是:有電子顯微鏡的照片為證。而且提供這張照片的是一位生物學博士劉德祥,他也現身在電視螢幕上。有照片、有專家,叫人不得不相信。


 但是,這張照片根本就是合成照片!它有兩個最大的漏洞:
 (1)電子顯微鏡的照片一定是整張都黑白的灰階影像,不可能有彩色的局部。但是,電視上的口罩纖維是黑白的影像,而「飛沫」的影像卻是黃色的正圓形。合成這張照片的人顯然不具備有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常識!
 (2)電視上的口罩纖維只有兩、三層,但是,真正的N95口罩纖維細密交織成至少幾十層,而且層與層之間還複雜地交錯在一起(不信你拿一個撕開來看就知道)。這張所謂的「電子顯微鏡照片」,如果不是拿錯口罩,就是拍照過程操作程序有問題!

 講「口罩的縫隙」本來就是很離譜的事。像竹籬笆和毛線衣那種只有一層的編織物,你談「縫隙」才有意義。N95口罩的纖維是厚厚一堆纖維幾十層地重疊在一起,你怎麼定義「縫隙」這個字?這就像:把手掌張開,很多東西都可以穿透過去;但是,如果厚厚地堆了30層手掌,你以為直徑比手掌「縫隙」小的顆粒就可以通得過去嗎?更何況,像病毒那麼小的東西,它的運動路徑根本不是直線,而是會被身邊空氣撞得曲曲折折地左右亂撞;一旦靠近口罩纖維的附近,它就會被纖維的靜電力吸引過去。你說,病毒有那麼容易「穿透」口罩嗎?

 為什麼那張「電子顯微鏡照片」上面的口罩纖維看起來只有兩、三層?有兩種可能:
 (1)電子顯微鏡操作時景深太淺,因此後面的纖維看不清楚(去問會照相的人,他們懂「景深」這個字,雖然電子顯微鏡的顯像原理和光學攝影完全不一樣;關於電子顯微鏡的景深請見 [註解4])。
 (2)要不然就是拍攝這張照片的人玩了什麼手腳,或者後製作的人用數位影像處理技術玩過什麼把戲。

 此外,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不一樣,它的立體影像都是黑白的,通常不會有彩色(彩色都是後製作)。光學顯微鏡的影像之所以會有彩色,是因為自然光含有各種不同波長的光線,所以捕捉到的影像才會有各種不同的顏色。

 但是,電子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是利用一束具有5∼30KV之電子束掃描試片的表面,並將表面產生之訊號 (包括二次電子、背向反射電子、吸收電子、X射線等) 加以收集經放大處理與資料分析之後,人為地製作成成適合人眼觀看的影像訊號,再輸入到同步掃描之陰極射線管 (CRT),以顯現試片圖形之影像。這些資訊,在進行物件立體影像放大的顯微工作時,基本上只能獲得黑白影像,不可能是彩色的(詳見註[1]、[2]、[3])。假如有時候有彩色,那也是後製作做出來的。但是,這種後製作的影像只能是全彩,或者是全黑白照片,不會是黑白照片裡出現一些彩色班點。

 所以,電視上所看到的照片中,黃色的「飛沫」一定是用大家所熟悉的數位影像編輯程式加上去的,根本不曾出現在原始的電子顯微鏡影像裡。

 而且,如果你當時有仔細去看這號稱「飛沫」的黃色圓點,你會發現:這些黃色的圓點都是完美的正圓,而且整個圓點內的色澤(包括明度、彩度與色相)都完全一致,沒有任何亮度的變化,這根本不是自然界任何物件的真實影像可能會有的,也不是電子顯微鏡下可以有的。

 真實的影像一定會有亮度的變化,而且不會是理想的正圓。所以,即使你不懂電子顯微鏡原理,只要玩過小畫家或者Photoshop,也可以馬上想起來:這種完美的圓形和單一亮度的黃色點(所謂的「飛沫」)一定是用電腦畫上去的。

 此外,為了避免電子束在照射到標本表面之前與殘留的氣體分子相撞,所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必須保持在一定高真空度環境下。由於潮濕或易揮發之物質會妨礙高真空之維持,所以標本必須先作固定、脫水等處理,並且在標本的表面上覆蓋一層金屬或碳的薄膜。所以,電子顯微鏡根本不能用來觀察「飛沫穿透口罩」這種違背使用原理(高度真空)的任務(註3)。

 第一個很明確的結論是:TVBS的這張照片根本是用來騙人的合成照片!剩下來的問題是:誰在騙人?

貳、到底是誰在騙人?學者?記者?電視導演、剪接,或播報員?

 到底是誰在騙人?生物學家劉德祥博士?採訪劉博士的TVBS記者本人?電視台的導播與影像合成的工作人?還是最後出現在TVBS電視台上的這位播報員?或者是一知半解的科學家和一知半解的媒體工作者共同搞出來的烏龍?要弄清楚這個騙局(或烏龍事件),就先要弄清楚電視是怎麼採訪、剪接、編輯和播報的整個資訊「加工作業」流程。

 因為劉德祥博士確實出現在電視上,並且針對這個事件說過一些話,因此,他有機會自編、自導、自演來「製作」出這一整場騙局(或烏龍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整個TVBS電視台所有參與的工作人員就會通通是受騙者。問題是,劉博士的發言被電視台嚴重地切割、剪接過,再編織到播報員的報導裡。從頭到尾,劉博士的「原音」只剩下三、五句話,其它時間都是記者或播報員的聲音。當一個人的敘述被裁剪得這個破碎、零星時,我已經無法判斷劉博士自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了!

 假如劉博士原來的意思只是說:「病毒比N95口罩的縫隙小,可以穿透N95。」那麼,他只是知識不足:
 (1)他不知道SARS的傳染原理,其實口罩要過濾的是五微米以上的飛沫,而非一隻隻沒有沾黏任何液滴的病毒;
 (2)他不知道口罩的過濾原理,因此,也不知道N95口罩也可以過濾95%左右的病毒(雖然根本用不到這個功能)。

 但是,劉博士會不會在被剪掉的談話裡直接說出:「我在顯微鏡下看到飛沫穿透N95」呢?甚至他會不會就是合成照片的提供者呢?我不知道。我能用自己的經驗跟你說電視和報紙的剪接技術可以把事實扭曲到什麼程度。

 從我發表《SARS口罩與防護措施》這一篇文章以來,一個電視台和三個廣播電台要訪問我,我都不敢答應。後來某大報的副總編打電話問我可不可以接受他們記者的訪問,我礙於朋友交情答應了,但是仍舊堅持一個條件:新聞稿發佈以前一定要經過我審查。我之所以這麼害怕,是因為我很清楚報社的作業流程:我花一個小時把很複雜的事情講清楚了,記者會根據他自己的判斷把這訪問過程寫成300字到1,000字不等的報導,這時候我的原意通常已經被支解成斷簡殘篇,再被記者移花接木地編織到他自己的想像裡,根本嚴重脫離我的原意。然後,這一篇稿件還會再被送到主筆或編輯那裡,由他們決定要再刪減成多短的報導,甚至替你加上一個會讓你吐血的聳動標題。等到新聞稿上報,你只能吐血:每一句話都有點像是你說的,但沒有一句是你原來的意思!

 上電視的談話節目呢?一來,節目背後的製作群包山包海,什麼題目都敢做,卻沒有一樣真的深入過;而且每天至少要製作一集,所以也沒有空去弄清楚這個問題到底被邀請的來賓懂不懂。結果,跟你同台的十有八、九根本是完全不懂這問題的「名嘴」,你只能雞同鴨講,而且不能糾正同席來賓的錯誤言論。等到真的上攝影棚,發言順序是由很不進入狀況的主持人決定,你沒辦法照問題的複雜程度來決定發言的內容和長度;除此之外,還要保持風度,每次發言不能太長。結果,比接受報紙訪問的下場還慘:沒有釐清任何問題,還被編織在一個荒謬、瞎扯、鬼話連篇的場景裡。回到家裡,鐵定被同行的人罵:你根本就在瞎扯,愈說愈混淆視聽。

 所以,上次飛機墜毀時,另一家很有名的談話節目邀我去,我也不敢去!上電視新聞呢?其實是最安全的!我上過幾次晚間新聞,看過的親戚朋友都說:「啊!我看到你上電視了,只是一閃而過,不知道你昨天到底說了些什麼?」我聽了只能摸著胸口說:「還好,什麼都聽不到,至少沒有被扭曲報導!」

 回來說那一張合成照片。會不會是學者根本沒把口罩的過濾原理和電子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搞清楚,就用電子顯微鏡拍了一張有問題的照片,接著記者又沒聽得夠準確,進了攝影棚以後導播覺得照片不夠精彩,叫人用數位影像編輯程式「加料」(黃色圓點)上去?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是,也沒有辦法確定是不是就是這麼一回子事。

 反正這麼多年來,電視只會搶議題、製造新聞、把一個嚴肅而正經的事件搞得面目全非,甚至變成八卦、偷窺、綜藝節目,等等。而政治人物呢?只會文過飾非,耍嘴皮、搞知名度,騙無知的媒體記者和觀眾。所以,十幾年來我都不看電視、不看報──只有社會有重大事件時才例外。

參、還有誰在騙人?

 SARS風暴以來,白醋、鳳梨、烏龍茶、各種中藥偏方都價格暴漲;只要一有謠言,就會有人賺死、賺暴。假如你是商人,你會不會也很想隨便製造一個謠言,讓自己的產品獲得暴利?在這一場SARS謠言風暴裡,你覺得會不會有些謠言就是出自一些某些相關產品廠商的陰謀?甚至於會不會有些號稱「博士」、「學者」的人,就拿人家錢來造謠?我就接到過口罩進口商的電話,要我在文章裡加一段補充說明他的口罩的功效。

 還有,SARS現在是新聞媒體的焦點,所有聳人聽聞的言論都可以一夕成名。你覺得會不會有人為了好出風頭,在不懂的事情上面裝懂?我就發現許多不認真讀SARS資訊的醫師、教授在電視上亂講話。學者就一定可信嗎?不一定。

 SARS是一種全新的病,無法用以前的醫學知識去亂推論。只有那些一直持續地再追蹤SARS消息,並且認真閱讀最新醫學報導的人,才有機會說出可信的話。我就在電視上聽到某著名醫學院院長亂講,說錯一堆話,主持人也沒有能力槁懂。後來問醫界認識這位院長的人,才知道他的專長是外科,行政太忙,根本沒有空吸收與SARS有關的新資訊。

肆、到底有誰可以相信?

 張上淳、蘇益仁、何美鄉、陳建仁、李明亮他們,有第一線的經驗,又有全國統計資料與原始案例調查資料,他們說的當然可靠。問題是,你沒有機會直接問他們。假如是記者的報導,抱歉!台灣媒體記者的醫學素養太差,這些專家的意見被他們報導後,最好的情況是「斷簡殘篇」,更常見的是「移花接木」,前面一句是陳建仁或蘇益仁的意思,後面毫無示警地突然變成通通都是記者自己在亂說話。假如台灣的媒體報導可信,我早就待在家裡享清福,何必在兩週內忙得瘦了六公斤?

 國外的報導可信嗎?好一些。BBC或國家地理頻道的一個專訪往往可以花一年去研究、調查、訪問、製作。New York Times 的記者會使用引號,把學者說的話和記者的猜測嚴格區分開來。

 國內媒體記者為什麼專業性那麼差?民眾搞的!喜歡看年輕漂亮的播報員,而不喜歡聽深入的專業分析;喜歡八卦、聳人聽聞的小道消息、羶腥劇碼、名嘴瞎扯、內幕新聞等等,以致於每個電視台都專門培養漂亮的主播,喜歡八掛、扒糞、瞎掰的記者。養兵千日,養出這種兵;一朝有難,你叫電視台和報社把這些記者都解聘?還是叫他們趕快臨時約聘一堆專業記者?專業記者有這麼容易生產嗎?

 那麼要相信誰?公視有時候會有國外的SARS專門節目,行政院SARS防疫小組每天7:00PM和9:00PM會在民視直接報告最新疫情。台大醫學院學生有一個網站(在http://homepage.ntu.edu.tw/~b88401105/home.htm ),「社區大學SARS資訊網」上面有「可靠的國內外SARS網站資訊」(http://sars.bamboo.hc.edu.tw/)。

伍、假如我需要有人幫我講解

 假如這些資料還不足以回答你的問題,你可以看「社區大學SARS資訊網」一些較深入的案例分析和報導。假如這些資料你自己看不太懂,你可以打電話到居家附近的社區大學(看註解 [5]),問問看他們有沒有辦法提供資訊服務。

 因為教育部一直不肯進行社區大學評鑑,所以現在全國六十多所社區大學裡面,有許多家對社區的服務態度比較差。你要有點耐性,去找出來比較肯服務社區的社區大學。要小心:許多社區大學的講師都有碩士以上學位,認真負責,有些社區大學可能會亂講話,傳播不正確的知識。

 我是社區大學的原始發起人、籌備人、前兩屆常任理事(後來因為生病不得不辭掉常理,改任理事),發起的理念是:所有人都有權力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譬如,這次SARS風暴裡,每個人都只能靠知識保護自己),不應該被入學資格限制。這項理念早期獲得許多學術界的朋友支持,而創立了北市文山社大、北縣最初的五所社大,以及新竹的青草湖社大。後來,又有更多支持這項理念的朋友加入(譬如宜蘭與羅東社大等),但是也有私立大學想要賺學費、縣政府想要酬庸,所以社區大學的辦學風格愈來愈多樣。

 我一直跟教育部反應說要進行社區大學評鑑,但是教育部一直說礙難執行。我也沒辦法。但是,這一次的SARS風暴會檢驗所有社區大學的本質,請你就近去比較、觀察,很快就會自己搞清楚了。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05.26)

最近更新目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