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媒體修理站 1

Call in 節目監看報告摘要版〈十月份〉

/正治


 (這是五分珠及世新大學學生受委託所作的一份call in 節目監看報告,在此刊出摘要版,即五分珠在記者會的發言內容。)



 本研究十月份共觀察TVBS「2100全民開講」、三立「八點大小聲」、八大「大家來審判」、中天「驚爆新聞眼」、東森「新聞講明白」、民視「頭家來開講」六個主要有線電視台晚間的call in節目,以下就「談話主題內容」、與「參與者的背景」等兩個方向提出研究觀察。 

◆談話主題內容

 
•扣應節目以主觀性極強的二元對立形式設計提問,議題焦點高度集中於政治人物的口水戰,排擠了如勞工、同性戀、性別、原住民、文化等非政治性議題的討論空間。

 10月份的6個call in節目,共計有312個議題,其中政治性議題佔了306個,非政治性議題只有6個。此種大量偏向政治性議題的現象,反應出節目的單調與狹隘性。製作單位甚至將非政治性議題也泛政治化,例如,美國攻擊阿富汗的議題,討論時往往將主軸集中在國內政治人物相對應策略,或者暗喻我國政府對國際事務的處理能力,諸如「美國開戰,台灣怎麼辦?人民對扁有信心?」(大家來審判)、「美開打了 反恐怖、救經濟 阿扁有實力嗎?」(八點大小聲)等類似題目都突顯此一偏向。

 從整體看來,議題設計方法有兩點可以做探討:

 
一、大多數議題的設計都已有相當的主觀意識成份在,觀眾在思考時,容易陷入特定的語言邏輯陷阱中。如「立院亂象、偽鈔、綁票,台灣失序中?」、「錢少 人多 政黨亂 今年選舉亂亂亂?」、「失業率5.26 扁政府只會內鬥」等,雖然大部分的議題都會加上問號,使其比較有討論的空間;但實際上,語句選擇及文字的設計仍會造成議題的刻板化,若未仔細觀察,很容易被導向議題本身所設定的方向上。這樣的設計不但有失中立,更缺少公正性。

 
二、議題聳動、刺激。如「驚濤駭浪!誰欺負總統?」,「組閣權之爭!連宋馬奪權?扁鴨霸?」等議題,以聳動的詞句吸引觀眾收視,但容易模糊討論的焦點,導致節目綜藝化。這樣的議題設計,雖然比較有吸引力,但是「娛樂性」似乎大於議題可探討的價值。 

 
三、「放話者」成了「設定議題者」。談話性節目在每日的節目議題設計上,與當日黨政高層的放話有著密切的關連,亦即,討論的議題受到特定人士的影響,延伸口水戰的戰場。

 對製作單位而言,只呈現單純的政治性議題,並無法突顯節目的對立與刺激性,因此在題目的設計上也必須費盡思量,才能並吸引觀眾注意。從議題的類型來看,討論的議題往往以「二元對立」及「問答」的形式出現,如「扁馬對決 誰會贏?」、「扁 宋 誰是ㄒ一ㄠ’仔?」…等。在312個議題中,有203個以「二元對立」方式呈現,一方面是因為「二元對立」及「問答性」的題目可以規避外界對Call in節目不客觀的指控,同時也能讓複雜的議題簡單化,觀眾有較大的議題參與能力,另一方面,二元對立的題目更能讓觀眾及來賓在極短的時間內辨識「敵—我」、「善—惡」、「好—壞」,找到「我群」與「他者」分別,隨時可以進入戰鬥狀態。

 其實,打開選舉公報或者候選人的文宣品,婦幼、老人、殘障、原住民、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政策依然是許多人的參選政見,其中,更不乏來自社會底層的弱勢參選者的真實盼望。不過,媒體不提供討論的空間,也使得這些議題壓縮到社會的邊緣,換句話說,候選人不是沒提政見,而是看不見。

 「藍、綠、分、合」一直是此次選舉的主軸,這些口水與口號被簡單化約成與台灣前途、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唯一命題,但實際上,這些爭端只是商業媒體加入政黨鬥爭濺起的血跡,在媒體與政黨為了商業利益與政治疆界共同建造的議題空間裡,許多的候選人變得不重要、許多的政見連聊備一格的機會都沒有,「弱勢團體」與「社會福利」就是明顯例證,選舉也變得和這些議題毫無關係。

◆參與者的背景

 
•節目參與者的性別比例與選區地域比例嚴重失衡,且高度集中於少數人。女性參與者不到三成,而桃園以南與非都會區更鮮少有代表參加扣應節目。同樣的,在扣應的觀眾人數中,桃園以北的也佔了近五成,突顯了Call in節目只是北部人的互動遊戲。

 本月份所有來賓共計561人次,其中參與此次選舉者為403人次,佔72%;而後者為158人次,佔28%。所有來賓中,男性為469人次,佔84%,女性為92人次,佔16%。

 一、來賓的性別比例失衡現象嚴重

 依人次來看,國民黨、新黨、及親民黨女性參選人分別佔該黨上節目人次的三分之一左右,民進黨(8%)及台聯(2%)在女性參選人的發言上也明顯落後。這種現象說明了,女性在公共論壇的發言角色被忽視、發言的空間嚴重不足的問題,當然,也間接突顯了各政黨男女候選人曝光在媒體的懸殊差距。

二、選區地域性極度重北輕南、且集中於都會區

 在十名的參選區域中,桃園以北地區就佔了七名,依序是北市南區、北市北區、桃園縣、北縣三選區、北縣二選區、北縣一選區及基隆市。而台北市的參選人的出席總次數則包辦了前二名,若將桃園以北地區整體納入計算,北部地區參選人在Call in節目登場的比例高達七成,北部參選人參與Call in節目情形明顯高過於南部地區。若以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來看,亦都榜上有名,擠進前十強。相對於「北部」、「都會」等區域的高上榜比例,新竹縣市、花東地區、外島與原住民等則全都掛零。

 這樣的偏向充分顯現了台灣媒體「重北輕南」的特色,以往在政治新聞報導上便明顯的呈現「國內新聞台北化」的現象,如今在Call in節目來賓的邀請上也有同樣的問題。如果對照Call in節目觀眾的地區特質來來看,基隆地區、台北地區、桃園三地的觀眾就佔了總人數的49%,似乎突顯了Call in節目只是北部人的互動遊戲。

 三、政黨傾向比例不平均

 在參選人參與節目的統計分析中,國民黨與民進黨的「人數」相當,分別是30人與34人,親民黨、新黨與台聯也很接近,依序是18人、17人以及14人。不過,若以「人次」為分析單位則有明顯的變化,出現人次高低依次為民進黨:127人次、親民黨:76人次、國民黨:67人次、新黨60人次、台聯:49人次,無黨籍及其它政黨則為24人次。會有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有些節目為講求「朝野平衡」,在來賓的邀請上會刻意安排「少數執政」的民進黨代表,使其有更多的發言機會。

 但如果依「泛藍軍」及「泛綠軍」的屬性作區隔,則顯現出截然不同的差距。「泛藍軍」總計203人次,佔此部分比例的50%,而「泛綠軍」則為176人次,佔44%,「泛藍軍」明顯高過「泛綠軍」。若再將黨工身分者納入合併計算,「泛藍軍」為241人次,佔總人次的43%,「泛綠軍」則為187人次,佔總人次的34%,兩者相差9%。

 四、參與人的高度集中性

 十月份參選人的參與人總數為123人,403人次,參選人的前十一名共佔了108人次,亦即,名列前矛的9%佔了整體27%的發言機會。

 並列第一的林重謨和林郁方皆有13次的參與記錄,以十月份23天的節目來看,這二位平均每二天就上一次電視Call in節目。

 

 另外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則是台聯的陳建銘、蕭貫譽及羅志明等三位參選人,分佔榜上的第3名及第6名。這種現象與電視台在要求「平衡報導」、「黨派平衡」有很大的關係,同時台聯本身參選人較少,該黨代表便有較多重覆參與的機會。

 

 此種情形也發生在新黨的雷倩(第五名)與賴士葆(第六名)的身上。

 

 而國民黨的的參選人並未進入前十一大,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該黨具有龐大的組織資源,同時有一批專業黨工,能夠參與這類型的節目以為自己的政黨辯護,代替了該黨選舉參選人的角色。如國民黨政策會執秘汪誕平共出現13次,而國民黨組發會委員趙林也有八次之多。

 除顏錦福(不分區)、李俊毅(台南縣)羅志明(高市南區)外,前十一名全都集中在北部地區。其中台北、縣市就佔了七位,顯現出媒體「重北輕南」的老問題。

 另一方面,這些政治人物也因本身的口才足以應付爭辯激烈的話題,甚至增加情緒的對立性質,依此規則選擇來賓的前提是,其談論內容是否可以達到一種對立性質,而非其自身專業性的內涵。於是,「專」不是製作單位的選擇因素,「紅」才是其常出現在螢幕的最主要原因。

 過度將焦點集中在少數人及少數區域的現象,往往會形成排擠作用,使得絕大多數的參選人及參選區域淹沒於激烈的口水戰中。不僅「非北部」、「非都會」地區的參選人受到排擠,同時也使得選舉議題因為來賓的有限性與集中性顯得極端狹隘。

 媒體會呈現這種現象其來有自,參選者這麼多,不太可能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媒體中出現闡述政見,總得有所選擇。然而,商業電視的選擇標準,考慮的是新聞能否能引起閱聽者興趣,進而增加商業利益,因此,受重視的經常是那些具全國性知名度、會吵架、有爭議、有希望、能吸引觀眾目光的檯面人物。不符合這些條件的弱勢參選者,如果身著奇裝異服、施展怪異招數,也許還能被媒體當作異類、傳奇、花絮、笑話來報導。

 至於那些沒能力討好媒體的,只得在家興嘆或勤跑基層了。與此同時,諸如勞工、同性戀、性別、原住民、文化的重要議題,卻因為代表其利益的參選者無法登上call in節目的寶座,致使這些問題也一併消失在台灣社會,無法引起眾人的關心。

 

2001/12/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