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成為文化遺址的劊子手


/黃崇祐

 文化遺址是一個城市非常重要的資產,城市的居民因為有文化歷史的記憶,因而能緬懷前人辛苦付出的軌跡,更能凝聚彼此的情感與向心力。因此,保存文化古蹟的完整性是中央與地方政府有關單位責無旁貸的使命。然而,我們非常驚訝的是台北市政府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不斷透過都市計畫的方式逐步蠶食台北市碩果僅存的文化遺址。

 建成圓環吹上熄燈號的那夜,我們一起為圓環守夜,我們衷心期盼的不是百年記憶的休止,而是有朝一日的風華再現。惡夢不止一樁且仍未終止,台北市政府規劃的北大同文化園區正以更粗暴的計畫要摧毀大龍峒老舊建築物的外貌,企圖扭曲在地歷史的共同回憶。

 馬市長剛就任台北市市長時提出一項頗有震撼力的施政目標,就是要「軸線翻轉」,讓台北市大同區、萬華區等老舊社區能容光煥發、大放異彩。豈料,市民等了八年等不到「軸線翻轉」,只看見「原地亂轉」。在大龍峒文化園區未見任何促進文化觀光的建樹,反而將美麗的中山橋強行拆除,一百多年的蘭州派出所,竟以日本殖民時期產物,且破壞風水使日治時期不出狀元的歪理準備拆除。

 規劃中亦將改變大龍街上孔廟、鄰聖堂的圍牆,市府內部會議結論認為圍牆部分重塑及降低,可提高廟、宮的視覺穿透性,更具親近感,但也不免擔心對於古蹟的保全維護恐有疏漏。我們想要提醒市政府,圍牆本身就是孔廟的精神象徵之一,任何的改變不會讓市民感覺更有親近感。關於拆除明倫堂的理由是因為使用機能不彰,所以將併同大龍國小改建工程,在六藝廣場北側興建新明倫堂。這種想法為免太天真,古蹟移位重建之後還能叫古蹟嗎?

 林林總總似乎還沒結束,包括龍山寺商場以及紅樓商圈也都即將陸續關門大吉。我們願意衷心建議台北市政府,其實問題沒有這麼複雜,也不難解決。要繁榮與發揚文化遺址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遺址上「無為」,「作為」只需用在週邊軟體與硬體的搭配上突顯其特色即可。看看改建後充滿現代感的建成圓環就可以了解,美麗的廢墟終究淪為無用武之地。(黃崇祐/社團法人台灣青年智庫學會秘書長)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