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語文專題深綠顯學系列首頁

深綠顯學系列之台文書寫


/Ko Tsi-jin

 深綠顯學是立基於醇厚的歷史傳統、擁有細膩的思想內涵,並立意開展出活潑創意未來的在地文化力量,而語言就是最深沉最根本的文化議題,與台灣語言生存發展習習相關的書面流傳與書寫系統的變遷演替,實為深綠顯學基本課程。

 經過一再的討論與延宕,教育部終於今年十月十四日公布「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以起源於基督教會,在台灣流傳百年以上,並已累積相當作品文獻的白話字系統為主體,予以若干變化而成。其實,教育局早在1998年就公告過一套通稱TLPA的「台灣閩南語音標系統」,也是根據教會白話字系統修改而成,不過,變動幅度較大,如將聲調符號改為數字等,最新公布的版本隱含文字用途,數字標示較不適當,所以,又回到原來標示於個別字母上方的聲調標示法,並註明使用不便時才以數字標示法替代。

 這代表目前台灣官方華語羅馬字拼音系統「通用拼音」的進一步邊緣化,通用拼音「通用」於台灣各種語言的原始意圖已遭一步步限縮,連用在華語拼音都遭受通行世界的中國「漢語拼音」系統的嚴厲挑戰。

 許多原本同情通用拼音相對於漢語拼音的台灣在地進步意涵的人士,如今恐怕也懶得去和漢語拼音爭了,因為他們可能更關心台灣本土語言的流傳與發展,和華語通不通並不是關心的重點,而且如果為了通華語卻反而阻礙了通本土語言,那可就虧大了。於是,百多年前以國際音標為基礎獨立發展出來而不受華語系統影響干擾的教會白話字,又逐漸回到台灣在地語言拼音與書寫的主流。

 說是主流,也只是在台灣語言學界圈子裡關起門來的主流而已,出了門就成了支流甚至末流。常常看到為了支持TLPA或通用拼音或白話字系統等長久以來爭執擾攘的哪一種方案,簽署的專家學者團體洋洋灑灑一大串,然而,社會人士、學生、甚至非台灣語言學界的專家學者們,有幾個熟悉台灣語言拼音方式?更別說書寫系統了。獨尊漢字的台灣社會欠缺羅馬字教育,一般人甚至語文老師絕大多數對華文轉換成羅馬拼音都感到陌生了,若再聽說台灣語言可以相當程度用羅馬字表現出來,恐怕下巴都會掉下來。

 華文已經有穩定自足的漢字系統,如何拼音只是輔助,然而,具備在地歷史文化脈絡的台灣語言含有非漢字傳統的成份,非靠羅馬字來做根本的補充不可。這是台灣語言的生死問題。衷心希望台灣語言拼音與文字流傳應用的能量能趕快且大量溢出語言學術界,別卡在那道語言版本爭辯的窄門。

 例如可以和演唱台灣語言的唱片界聯繫,從其歌詞呈現著手,例如黃乙玲最近發行的專輯《人生的歌》,封套上還附上linshin e kwa字樣,明顯是隨意拼湊,而根據教育部剛公布的羅馬字拼音方案,就可以確認為lin-sing e kua(未標示聲調),如此在通俗文化娛樂界著力,較能發展出常民語言的活力,也更能暢通和年輕人接觸的管道,可能還會成為新酷炫文化的指標,在華文世界發展出獨特的創意文化品牌。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