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台、中關係首頁

青年學生誤入歧途的反革命


/劉重義

 分享 Windows LiveGooglepluk


 青年學生的激情可以促進社會反省與進步,也可能被獨裁集團誤導成為走火入魔盲目的「愛國熱忱」,通常是被妖化成為反民主、反社會的鬥爭工具。這些顯然缺乏是非判斷力的年輕人,因為熱情衝動血氣方剛,其鬥爭反對者的方式往往施行言語和肢體的殘酷暴力。

 在正常年輕人經歷與生俱來的理想化的人生時段,聰明且具領導能力的學生所發起的運動幾乎都會有反體制的特質。除非是國家面臨外來攻擊或侵略,學生一般是不可能主動發起支持統治集團的運動,即使是備受人民贊許愛戴的政權。

 反革命的青年學生往往是受到野心集團的教唆與操縱,尤其可能是被利誘而誤入歧途,對社會的進步是破壞的。而革命性的學生運動則具有獨立組織與行動,不和政客或既得利益掛鉤,對社會的進步是正面的。因此,一個學生運動究竟是革命或反革命,兩者有本質上的差別,其實不難分辨。

 毛澤東為了打擊政敵,從1966年到1976年煽動大學和高校學生組成紅衛兵,由紅衛兵打著「革命無罪,造反有理」,搞文化大革命,搞個人崇拜、神話毛主席的醜劇。紅衛兵貼大字報批鬥毛澤東的政敵,用暴力手段清除「四舊」,對早已經失去反抗能力的「黑五類」施加殘忍的暴力迫害。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不但經濟大幅衰退,政治腐敗,特權勾結貪官污吏謀取暴利,加上黑社會暴力橫行,國際地位也大不如前,俄羅斯的青年學生為喪失強國的驕傲而懊惱。

 依據2007年的調查,有63%的俄羅斯年輕人認為: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地理政治災難。秘密警察出身的普廷便以強人、硬漢的姿態,展現要嚴厲打擊、肅清俄羅斯民主化過程中導致的的亂象,重新找回俄羅斯的光榮。

 面對前蘇聯共和國的年輕人在各國推動彩色革命,普廷告訴年輕人說那是西方國家意圖削弱俄羅斯的陰謀。克里姆林宮便仿前蘇共青年團製造俄羅斯自己的學生運動,他們在全國各地網羅大學生和技術學院學生成立「哪是」(Nashi)。

 2005年5月12日,「哪是」首度集結了超過3,000人公開露臉,聲勢浩大地在莫斯科舉行愛國示威,支持普廷總統和他的政府。這個學生組織是所有俄羅斯的民間團體當中,受到政府補助最多的社團。在2008年獲得將近美金50萬的政府補助,不過,來自民間企業的捐款更大筆。

 「哪是」成員的「愛國熱忱」展現在穿著有普廷臉像的T-恤,但似乎更積極地展現在對異議人士及人權關懷者的騷擾,破壞他們的車子、到演講場胡鬧或在網路上散播詆譭人格的流言等。

 2010年8月,它的網站貼出一位才30歲的記者卡新(Oleg Kashin)的照片,上面橫寫著「必受懲罰」。2010年11月6日凌晨,卡新回到他的公寓時,在門口遭受二名暴徒用鐵條毆打攻擊,全身嚴重受傷並昏迷好幾天。

 前不久,另一個批評普廷的新聞記者也受到類似的傷害。當然,警察單位總是查不到做案的暴徒。但是,俄羅斯民間都認為「哪是」脫不了關係。

 中國黨過去在台灣不僅模仿德國納粹黨的希特勒青年團搞「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為了在美國校園打壓台灣留學生的台獨活動和對抗傾向「回歸祖國」的左傾留學生,1970年代也在美國成立了「反共愛國聯盟」。馬英九、李慶華、蘇起、張京育、關中、趙少康、郁慕明等人都是早期加入「愛盟」的學生成員。

 「反共愛國聯盟」除了接受中國黨海工會的資助出版刊物,以及辦活動醜化台獨、詆譭中共之外,像馬英九還擔負「抓耙仔」校園間諜的任務。1978年1月,他在波士頓偷拍參與抗議「中壢事件」示威活動的台灣留學生,當場被拍照反搜證。

 2006年馬英九當選中國黨主席之後,也依自己的「成功經驗」成立青年團,首任總團長就是說大話、貪污索賄出名的林益世。中國黨青年團專門吸收青年學生供赤藍權貴利用,尤其要利用他們從事網際空間的鬥爭。青年團成員上網潑文為中國黨和赤藍權貴的惡行劣跡搖旗吶喊,也瀏覽網路輿情,把對中國黨負面的言論建檔,提供給黨部相關人員處理,正是複製馬英九學生時期中國黨培養「抓耙仔」的功能。

 從馬英九一貫的反社會行為:充當獨裁者的抓耙仔、反對解除戒嚴、反對廢除刑法一百條的白色恐怖、反對總統普選、迫害陳水扁、恐嚇李登輝、誣賴蔡英文、偽裝誠懇的態度說謊、沒有履行承諾的自尊、做錯事毫無悔意、污特別費卻嫁禍於人等一籮筐的反常行徑。咱看見一個經由邪惡集團所塑造的反革命青年,當他日後竄升騙取了公權力,對社會何其不幸。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1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