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與國族專題政治修理站首頁

是時候了,該解除九二共識這條「咒語」


/李志德

 分享 Windows LiveGoogle pluk


 

 

 這是一篇馬習會後,因為寫得太晚所以沒發的稿子。這兩天看到辯論會後又吵起這件事,就把它翻出來貼在這裡。

 我們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必再浪費時間糾結在這四個字上,談些應對中國的真問題呢?





 11月13日下午1點,一條總統府的採訪通知發進了記者的手機裡:總統馬英九下午5點親自召開中外記者會。因為這一天稍早,由於民進黨的極力杯葛,立法院沒有向馬英九發出前往立法院報告「馬習會」的邀請。向立法院報告的計畫受阻,馬英九決定「向全民報告」。

 這場記者會依照慣例,馬英九先闡述五分鐘,之後接受提問。但就在馬英九回答了第一個問題之後,台灣七家主要的有線電視新聞台不約而同地切斷了現場連線。廣告過後,有一台開始報導一則女子職業高爾夫球紀錄片的發表會、有些台關注一起情節離奇的車禍、一樁情侶分手「男打女」的暴力事件....,就是沒有任何人再回到馬英九記者會現場。

 對於電視新聞台不約而同地捨棄馬英九的記者會現場,一般觀察家或是評論者或許可以用「膚淺」來評價。但若是加上同時間的一些民調結果綜合分析,結論很明確:一般台灣民眾認為兩岸首腦定期會談,對台灣有利而且必要。但首開先河的馬英九,卻把這件必要的好事搞砸了。而同時,公眾對於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論述出現了不可回復的「 審美疲勞」。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觀察馬習會的前前後後,我認為根源因素在於馬英九政府操作兩岸關係一以貫之的政策方針──「九二共識」,已經走到了盡頭。

 還是必須不厭其煩地回到「九二共識」的內容: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雙方各自以口頭表述。

 端傳媒的作者喬俠青在「解謎『九二共識』 想像民共交流」(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113-taiwan-dpp-and-cpc/)一文中所整理的,中共方面在1990年代曾經不下十次公開發言反對台灣有「各自表述」的權利。中共抓緊了「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方面則堅持「各自表述」,所表述的「一中」,就是「中華民國」。

 根據這樣的原則,簡單地說,就是中共和台灣有「共識」的,是「彼此對國家主權可以各說各話」,但對於台灣表達的內容「一中就是中華民國」,中共政權至今沒有鬆口同意。

 看不明白嗎?換一套名詞,更容易理解:

 張三和李四互爭一幢房子的產權,李四目前住在房子裡,擁有合法產權文件。但張三堅持房子是他的。某一天, 張三和李四達成了「共識」:張三同意李四可以向他表述:「房子是我的」,但同時仍然堅持自己才是房子的主人,必要時有權以各種方法向李四收回。

 「九二共識」 這一套話語,說白了就是這樣一套概念遊戲。張三和李四之間有沒有「共識」?有。但李四對房子的所有權因著這樣的「共識」鞏固了嗎?看來沒有。房子產權問題解決了嗎?更沒有。

 我不否認從2005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中國大陸,一直到2008年馬英九率領國民黨重返執政這一段期間,「九二共識」這一套論述曾經對兩岸關係的發展起到加快速度的作用。但之後的兩件事使它開始受到公眾質疑:

 一、中共政權並沒有因為「九二共識」的確立而放棄對台灣的領土主張。從2008迄今,中方對於兩岸展開政治談判的要求甚至是一聲緊迫過一聲。

 二、一群打著「九二共識」旗號的跨海峽政商集團,壟斷了中共對台的統戰利益。這種現象不只台灣公民社會強烈批判,中共「中央巡視組」今年七、八月間進駐台辦檢查,十月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公民社會對跨海峽政商集團的批判,絕非空穴來風。

 「九二共識」的語義原本就歧義難辨,再加上一幫既得利益者的操控,藏汙納垢之餘,更從原本「工具性」政策方針,逐步幻化為一套「類宗教」的信仰體系。政黨、政治人物之間以「認同」/「不認同」九二共識劃線,彼此批評、攻擊。渾然忘記在理想的現代文明政治裡,政黨應該以政策而非某種「認同」 來辨別彼此。

 從這裡可以看出,「九二共識」如何被操作成一套妨礙台灣人民討論兩岸政策實質問題的「咒語體系」。在國、共操控的語境裡,「九二共識」無需說清楚,甚而不清楚才更能體現它「高明的本質」、「傳統的智慧」。這樣的「九二共識」如同教義,不是用來討論的,而是用來相信的。信者可以登堂入室,享受兩岸關係種種和平紅利;不信,就被威脅將有戰禍臨頭。

 一如咒語從來就不是讓平民群眾讀懂的。而正正是希望他們讀不懂、參不透、心生畏懼,而任由「祭司集團」詮釋和操作。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對中國大陸的關係,是台灣公共政策的重中之重。但台灣的公民群眾如何想像,這最最重要的一項公共政策,竟然建立在一套「概念遊戲」上頭?如果一項公眾政策的方針連語義都歧異不清,不同立場者如何可能達成共識,一致對外?馬英九政府愈是強調「九二共識」,台灣社會就愈分裂。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就這樣跟著「九二共識」的「咒語化」,一步一步走向失敗。

 誠然,不管在歷史裡,或者同一時間世界的其它地方,兩岸關係都不常見。但不常見不等於是孤例。回顧1949年以來近七十年的兩岸關係歷史,可以看到這些轉折點:

 1950年,在內戰慘敗的國民黨在台灣站穩腳跟。
 1958年,「八二三」砲戰(砲擊金門)戰役後,兩岸「熱戰」基本結束。
 1993年,兩岸建立制度性協商管道。
 1995到96年,中共對台灣發動強度僅次於戰爭的武力威嚇。
 1998年,兩岸海基、海協會恢復首長往來。
 1999年,「特殊國與國關係」造成兩岸再次緊張。
 2000年,台灣首度政黨輪替。
 2003年,「春節包機」首航,開啟了兩岸空中直航。
 2008年,兩岸恢復制度性協商。

 事實上,在上頭這些轉折裡,不論是「由好轉壞」或者相反方向,「九二共識」只在其中一、兩起事件裡起了作用。而如果要尋找一個更具普遍的解釋體系,仍然要回到正常的、現實主義下的國際關係型態,認真地思考台灣生存發展面對的真實問題:

 台灣如何以靈活的身段,游移在中、美兩大強權之間;台灣做為華文文化圈的主要成員,怎麼以自身的「軟實力」導引身邊的大國逐步改變?讓中國變得更自由、開放和文明?台灣的國防軍力比起解放軍微不足道,要如何鍛鍊得既小且精,以嚇阻近在咫尺的強權?

 凡此種種,都是國際關係裡「以小事大」的要素,它們有理論、有例證,說得清楚,講得明白。政黨唯有回到這種具備普遍意義的話語系統裡,不同的政黨、政治菁英和公民群眾之間才有共同討論的基礎,才有建立共識的可能性。

 是時候了,該撇開「九二共識」這套「咒語」體系,直接面對兩岸關係的本質問題。一味緊抱「九二共識」這種「自我特殊化」的言語系統,造成的結果恰恰是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認識被愈發攪混而不是釐清。(取材自李志德FB)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