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與國族專題政治修理站首頁

我對台灣「國文課」變革的一些看法


/金人彥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針對近期12年國教課綱改訂中的「文言文」刪減爭議,我個人的看法是:減是一定要減,而且一定會減,所以,這波爭議其實並不重要,因為那其實只是刪減前的一個過程,不管爭議熱烈或平淡,總之就是會減!

 至於刪減有沒有不好?當然沒有不好。如果有人問:「文言文是不是有助於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從來沒有人能針對(或針對過)這點,進行過有效的實驗。目前斬釘截鐵嚷嚷著「讀文言文完全對提升語文能力沒幫助!」的人,許多其實嫻熟文言文,就算他們自己的語文養成確實曾得益於「文言文」的學習,他們自己也未必能自覺。

 如果人們換個方式問:「都不讀文言文,是不是會成為一個在日常生活裡無法和人有效溝通的人?」那答案就簡單、也明確多了,那就是:當然不會!因為在國民教育還完全不普及的早期歷史階段,很多阿公、阿嬤壓根沒讀過什麼「文言文」,但他們還是能和人有效溝通,還是能生活無虞。筆者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只有國小學歷,也都沒讀過什麼文言文,但他們說起話來還是頭頭是道、口沫橫飛。

 然而,筆者也覺得,目前許多站在「文言文」對立面的論者們,對刪減「文言文」後的「國文」課堂的教學想像,似乎也有些走火入魔了。

 筆者幾乎可以想見,刪減「文言文」──或者說,哪天真的完成了全面白話文學教學、沒有半篇「文言文」的「國文」課建構,依照目前提出積極方針的那些方家們自以為極佳、極好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現場上實施,可能反而會通向一個結果,那就是:台灣的下一代學子,會非常討厭那種國文課,甚至比討厭「文言文」為主的國文課還討厭。

 因為如果過去被「文言文」過半的篇章所主導的國文課堂,讓台灣的學子浪費許多時間在讀懂「文言文」,那麼,依照那些方家們所提出的方法進行白話文學的教學,只是走火入魔地變成是:要求國、高中學子們變成一個一個「文學鑑賞」與「文本分析」專家,甚至是文學創作者。

 就如同有些人質疑的,中文系出身的學子都未必能精通文言文,同樣的,中文系、台文系或英美文學系出身的學子,也未必個個就是文學鑑賞專家、文本分析專家或文學創作者。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檢視過那些目前正在輿論大流中發酵的,興致滿滿、磨刀霍霍想推銷給國文教師們在刪減「文言文」後課堂上試驗的教學方向,就會發現他們恰恰是要把台灣的下一代學子當成是文學鑑賞家、文學分析家與文學創作者來訓練。

 我們必須想想:我們所探討的,是國民教育,是公民教育。一個國家的公民所需要的語文能力,究竟應該是什麼?一個國家的公民如果日常生活裡不需要「文言文」,那麼,在日常生活裡他們就必須具備那些鑑賞文學、分析文本的技巧嗎?這是目前我個人觀察這波爭議的一點憂心。

 行文至此,筆者怕上述這點質疑模糊了我對「文言文」是否該刪減的問題的看法。筆者的答案很明確:應該刪減,甚至全刪掉我也不覺得是錯的。因為讀懂「文言文」的能力,對多數公民來說,並不實用,真的不必浪費時間去學。

 但是,筆者更認為,所謂「國文課」應該真正從根本上改革的,還有一直以來實際上是以「文學鑑賞」能力為主要訓練的教學導向(依筆者的觀察,大幅刪減「文言文」後的未來,說不定還會強化這種導向),而是該歸納出目前台灣公民在實際生活裡的語文應用面向,從而在教科書範文的制定上,不再單以文學審美(連帶著,連寫作教學也主要是以撰作美文為主,各級升學考試裡的作文評判亦然)為最重要的標準進行揀選。

 甚至於,若針對被歸納出來的公民語文應用面向,實際上無法從既有的文學作家的作品中挑選出適合的篇章,那麼,課文的揀選便不應該如既往一般,大部分鎖定在文學家創作的篇拾,甚至不該再侷限於「選文」這樣的既定手段,而是可以由教科書的編撰作者群,實際創作出第一手的、吻合於各類公民語文應用面向的教學篇章,如此,可能更有利於公民語文教學的靈活推動。

 筆者之所以如此思考,理由一樣是:對多數公民來說,文學鑑賞或文本分析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也並不那麼需要。所以,筆者對國文課的想像是:

 國小、國中列為必修即可,且國小、國中階段應以「識字」和「句法」教學為根本,而在進一步的「閱讀」、「理解」與「表達」的訓練部分,應以各類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應用面向為主,傳統上較單純的「文學審美」和「文章書寫」的能力為輔。

 進到「高中」階段,無意繼續上修大學的學子,只要在「高一」階段再修習一年必修「國文」課即可。有意上修大學的學子,則在高中二、三年級,應至少區分出「數理」、「理工」志願與「人文社會科學」志願的兩大分類「國文」選修課,讓學子自行考量應接受哪種進階的國語文能力訓練。

 因為依據所選擇的大學科系的差異,在語文理解與表達上,其實也有不同面向的需求。當然,在「人文社會科學」這一類的「國文」選修課,就理應進一步強化「文學鑑賞」與「文本分析」的能力。

 試著朝這種方向改進,也許才能盡可能大幅度的避免在國民教育階段的學子們,被迫修習自己其實成人進入社會後,根本不再需要的語文能力訓練。至於進到大學,就完全不需要必修「國文」課。屬於文學院系的學生,本就會在自家學院內受到專門的文學鑑賞與文本分析訓練;至於非文學院系學生,只要開設各類文學選修課(可以是文學鑑賞、文本分析,也可以是各類文學習作)讓他們依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修即可。

 最後,筆者也要點出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那就是:飯碗的爭取是很現實的,它影響了目前許多論者在談論這個問題時的立場和想像。

 針對國文課到底該上什麼課、該怎麼上的問題,是跟不同學系出身的學者的飯碗問題有關的。不同學系出身的人當起老師,很難避免的,就是會希望將自己所學灌輸給學生,因為如果不是這樣,怎麼說服社會大眾,「國文課」就是該由我這個科系的人來上?學生們就是該在課堂上學習我所擁有的能力?但如此一來,造就的問題,性質就會是一樣的,那就是:都是強迫不需要自己專業能力的、或興趣與自己不同的學子,在國民教育階段接受他們在成人後其實未必會需要的能力訓練而已。

 所以,台灣的「國文課」真的要討論出一個可行的變革方向,真的要讓國中、小與高中學子不再浪費時間勉強接受10年以上的、自己未必需要的語文能力訓練。

 一個可能最該根本嘗試的實踐面向或許是:別只讓文學院系(不管是中文系、台文系還是其他文學系)出身的人,或者說別只讓那一批本來就對文學比較有興趣的、比較有耐性的一批人,難以避免的,從自己的專業養成、興趣抉擇和飯碗爭取的角度出發,去討論台灣的一代代學子在「國文」課堂上到底該學什麼?而是該讓社會大眾一同參與,讓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一同討論:作為一個台灣公民,到底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語文能力?

 把種種明確的能力方向都確定出來後,再交由語言、文學系所的學者們,訂定出一套足以訓練台灣的學子獲致這些能力方向的「國文課」,這樣,也許才能讓台灣的「國文課」從根本上擺脫不同文學院系出身的學者們,向學子們兜售自家興趣、專業與飯碗考量的一廂情願吧?(金人彥/大學講師)

 

 


那幾年,周美青為什麼頻繁出國?
https://youtu.be/ncI4tI-0cpY

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