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修理站  1

【政治修理站】

朝野齊心以台灣之名加入聯合國

 甘比亞等我12個友邦向聯合國提出的「中華民國(台灣)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提案,11日在聯大總務委員會經86國、2小時50分鐘辯論,在22國支持、64國反對之下,提案遭到封殺,這也是我們連續第十年於聯合國闖關失敗。

 今年這樣一個結果,雖然是預料中事,但是連續十年挫敗的事實,則不應只是一句「再接再厲」輕鬆帶過,所謂「三折肱成良醫」,對於推動加入聯合國案,政府相關單位的策略和方法是否得宜,累積了十年實戰經驗,有必要痛下決心深入檢討改進。

 綜觀聯大總務委員會今年有關台灣入會案的討論,雖然結果令台灣人民失望,惟過程仍有一些值得欣慰的進展。

 包括過去對我持反對立場的國家,發言內容都比以往溫和且理性,比如法國鼓勵海峽兩岸以對話解決歧見,義大利希望兩岸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英國也表明「歡迎台灣的民主發展」及兩岸糾紛應和平對話解決等,另外,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重要國家沒有發言,其中美國與我事先有默契,可說是「善意的沈默」。

 至於台灣內部過去步調不一的現象,這次獲得有效整合,在聯合國大樓外陳情的海外社團,不分黨派和新舊團結一致,求同存異聯手為「中華民國(台灣)」加入聯合國而戰,此一發展相當難能可貴。

 然而,上述的內外情勢轉變尚不足以扭轉參與聯合國挫敗的事實,換句話說,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推動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台灣有句俗話說:「捉怕死、放怕飛」,意思是猶豫不決成不了事;台灣內部朝野政黨目前對於加入聯合國案的態度和想法,就相當接近這句俗話的形容。

 冷戰後的聯合國,討論的主題已經轉變成環保、氣象、愛滋病、婦女、兒童等議題,這些主題和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基於台灣人民的權益,爭取加入聯合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內部的團結、朝野政黨的共識非凝聚不可,而這個共識就是不宜再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在明知以「中華民國」名稱申請加入聯合國行不通之下,捨「中華民國」就「台灣」是朝野應認真思考的路。

 從歷史和現今國際情勢的角度來看,「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早在1970年聯大第2758號決議文中,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給取代,許多國家的重要文獻記事如今的認知,中華民國也早在1949年壽終正寢,中華民國幾乎只存在我們官方自己的描述,觀此情勢要以中華民國名稱和世界接軌,何其困難。

 現下,我們的立場已經很明確,即無意和中國爭奪法統的代表權,動員戡亂已早終止,台灣不再是中國共產黨片面宣稱的「中華民國」,也不是主張反攻大陸的「中華民國」,而是扎扎實實合乎西方民主國家各項條件,總統直接民選、充分自由民主的國家,既是如此,再以「中華民國」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只有給自己找麻煩的分。

 根據聯合國憲章會籍普遍化和維護人權的精神,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總數約當聯合國人口數倒數49個會員國總和,以及在經濟發展、保障人權、自由民主和投入全球人道救援等領域的表現,在在足堪擔任聯合國會員國;在瑞士加入聯合國之後,台灣成為聯合國大門之外唯一的國際孤兒,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

 當然,我們理解國際上反對者眾係因為中國的介入和阻擾,不過這也是相當程度因為台灣內部意見分歧,讓中國有可趁之機,也讓國際認識不清。倘若,台灣全民一致、不分朝野展現加入聯合國的強烈意志力,甚至在國際各媒體刊登廣告,加強對國際社會說明和宣傳「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則中國強權的鴨霸、蠻橫又能猖狂幾時?

(2002.09.13)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