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

回政治修理站 媒體修理站 回首頁

從《自立晚報》停刊看台灣媒體令人憂慮的生態

 受困於新舊資方互推責任、營運資金斷炊無著、廣告收入未見起色等主客觀因素,當代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民營報紙《自立晚報》,昨天宣布停刊,即將屆滿五十四周年的報史畫下句點。《自立晚報》曾是見證台灣人民爭取政治民主、言論自由的指標性報紙,如今卻在政黨輪替之後的第二年頹倒,這項結果與其說是讓人遺憾,不如說是叫人心痛,因為《自晚》停刊的背後隱藏著更為讓人憂慮的媒體生態危機,包括新政府的決策者、關懷台灣的民眾似都忽略不察。

 台灣在處於戒嚴狀態的報禁時期,《自立晚報》無畏打壓,堅持標舉的國會全面改選、新聞言論自由、總統直接民選等等言論理念,如今都已逐一實踐,故對《自晚》的停刊走入歷史,部分人士遂以「功成身退」的解讀角度,慰勉《自晚》的員工切莫因此而懷憂喪志;而在台灣各家主要媒體、民意機關乃至黨政部門的高層主管,曾經服務於《自晚》者佔了一定的比例,因此《自晚》工會幹部昨天驕傲地說,「自立精神永遠不死」;對於「自晚功成身退」、「自立精神不死」之說,我們卻有相當的感傷與感慨,政黨輪替後的台灣政治看似民主開放,然而媒體的生態結構又是改變了多少?台灣是有了百分百的新聞自由,但在新聞專業、媒體尊嚴上又如何呢?

 《自晚》的版面構成或許不夠精緻花稍,但對新聞時事的報導評論,立場上不扭曲、態度上不輕浮,更重要的是對於台灣歷史有著莊嚴的認同感,對於自由民主有著明確的使命感,然而諷刺的是,當少數具有大中國法統憧憬的人也喊台灣優先,當政黨輪替而終於「台灣人出頭天」之後,那對台灣莊嚴認同、民主明確認知的《自晚》以及本土媒體,卻是無法生存?反倒是在戒嚴時期壓制民主的御用媒體得以鍍金燙銀,持續其比報禁那時更為偏差的放言無忌、變本加厲的扭曲真相,這股現象孰令致之、何以如此?值得國人的嚴肅思考。

 不容諱言,當今台灣主要的平面、電子媒體出資經營者,省籍背景的分布上是不平衡的,我們絕非刻意撩撥所謂的「省籍差異」,惟在這些媒體的言論討好偏袒中國、嘲諷貶抑台灣的論調表現上,確實是有「親中貶台」的明顯況味;事實上,中國政府高層首長在去年下旬舉行的北戴河會議之後,對台統戰部門加強對台灣的「友好傳媒」傳達善意,透過直接、間接的轉投資方式挹注資金,這在台灣的媒體高層之間已是公開的秘密,造成了媒體競爭市場的詭異氛圍,莊嚴認同台灣的本土媒體「苟延殘喘」,嘲諷貶抑台灣的親中媒體「笑傲江湖」,此消彼長的態勢之下,這讓真實底層的台灣聲音從何發出?如何發出?

 《自立晚報》的停刊走入歷史,箇中代表的絕非只是一家報社的結束營業,而是民主開放之後社會公義的消退或撤防,取而代之的是「親中媒體」高舉新聞自由的似是而非論調,展開其對民主精神的輕薄嘲弄、對於台灣尊嚴的無情貶抑,以及對於政府首長的恣意蹂躪;惟更讓人痛心的是,絕大多數的民眾明明知道,這樣的媒體作為應予唾棄、這樣的媒體結構亟需改革,然而這種媒體卻還能夠聯手壟斷言論市場,閱讀大眾卻也習焉不察,怎不讓關切台灣尊嚴的有識之士,為之憂心忡忡?

 

2001/10/05

(本文為台灣日報2001.10.03社論

回政治修理站 媒體修理站 回首頁


【南方快報】除了需要您的支持外,也希望您把它介紹給理念相同的朋友。讓我們共同來經營它。●轉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