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民進黨 首頁

路線、路線、路線


/賴彥霖

 由陳雲林來台所引發的一系列體制外抗爭活動所產生的輿論效應,讓民進黨內部似乎又重新燃起了對於所謂「路線」的爭議。

 回顧民進黨發展的歷史,從早期的黨外階段一直到創黨初期,民進黨在與中國國民黨對抗的戰略上確實是以「體制外的街頭運動路線」為主。然而,隨著在國會席次與執政縣市數目上的增加,許多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也開始思索以「體制內議會路線」來代替體制外路線的可能性與必要性。雖然隨著時間往前推進與民進黨的成長,主張體制內路線為主的勢力似乎在檯面上較佔優勢,甚至到後來可以說是絕對優勢。不過,大家也都看得出來,這兩種路線之間的爭議並沒有隨著這樣的局面而煙消雲散。

 對主張以體制內路線代替體制外路線的政治人物來說,他們最常提出的論述大概可以歸結為以下的內容:很明顯地,體制外路線越來越不受民意市場喜愛;因此,如果還希望能獲得更多的選票,自然應該體察民意市場的好惡,並投其所好。此外,體制外路線頂多只能做到對執政者施加壓力。然而,這種壓力對於國家政策制訂的影響力卻不是被保證的。簡單地說,我們可以抗議,但執政者不見得會理我們。因此,只有透過議會路線取得國會席次,甚至取得執政權,我們才能以最直接的方式來決定國家的發展方向。

 這樣的思考模式看起來似乎沒什麼不對。畢竟民主制度下,選舉,或直接地說,選票,才是最終且唯一的仲裁者。沒有了選票的理想只是一堆停留在腦袋中的幻想。而大家也普遍認為隨著「激情年代」的結束,一般大眾對於大型的街頭抗爭或示威遊行的興趣與接受度也日漸下降。因此,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我們難道不應該選擇一條能更夠獲得大多數民眾接受與支持的路線嗎?不過,事實上,這樣一套思考模式其背後卻有相當多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問題。

 身為一個政黨,尤其是一個像民進黨這種「使命型政黨」,最應該關切的並不是「民意流向何處」,而是「民意該被導向何處」。一個政黨之所以成立,必定是有其理想與主張,且相信這些理想與主張都是對所有人民或對國家有好處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剛性政黨」都有明確的黨綱與黨章,因為這些就是一個黨的精神與價值所在,也是這個黨所信仰的、認為是有利於全體人民與國家的理想。而任何政黨追求執政的最重要的合理性,就是基於要將人民與國家帶往該政黨所認為的正確的、好的方向。

 然而,一般狀況下,這些理想與主張是不會自然而然地在人民的腦中浮現的。例如,在早期中國國民黨執政的時代,很多人雖然感受到威權的壓力、感受到自己某種程度是受壓迫的,然而,由於受到種種的限制與操弄,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想到該怎麼做,或者是國家該往那個方向發展....等問題。因此,讓人民對於現狀能有系統性的批判與對於未來能有明確的方向感,便是一個政黨或政治人物基本的職能。

 換句話說,政黨與政治人物首先必須負起「教育民眾」的責任。而教育民眾除了希望達到上述個功能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便是透過這個過程讓民眾對於政黨的理念,能從消極的瞭解轉化到積極的認同。也就是說,不能只讓民眾「知道」你想做什麼,而是要更進一步地讓民眾「認同」你要做的事!

 所謂的「教育人民」,其實就是透過各種方式對人民的意識型態進行重塑的工作。舉個簡單的例子,試圖將具有「大一統、大中國」思想的人轉變為一個具有「台灣獨立、台灣是一主權國家」想法的人,就是一種「教育」。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讓人民,而且是大多數的人民的意識型態,是與政黨的意識型態相同或相近的。

 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讓人民從消極的知道轉化成積極的認同,進而才能產生強大且持久的支持力量。事實上,教育民眾的重要性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在只讓人民消極的知道政黨理念的狀況下,就要求人民無條件的給予支持,本質上是無意於專制的。

 那麼,這些和「大多數的民意已經越來越不能接受體制外路線」的論述有什麼關係呢?剛剛說過,一個政黨的天職是教育人民,也就是讓人民的意識型態轉化為黨的意識型態。因此,「民意的喜好」不應該是一個剛性政黨用來評估路線取捨的依據。相反的,應該要以黨決定的路線為依據來影響、改變、教育「民意的喜好」。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學生不想上數學課,身為老師的人是應該順從學生的意願改教英文,還是應該盡力去影響學生,讓他們想上數學課呢?一個政黨如果任何重大的決策都要依據民意來做評斷標準的話,那麼,這個政黨若不是「柔性政黨」,不然就是一個不但不成熟而且不負責任的政黨。且讓我們這麼問:假如今天超過五成的民意希望台灣與中國統一,那麼,是不是民進黨的黨章黨綱就應該因而修改呢?

 要討好民眾並不簡單,但是,要帶領、教育民眾更困難。政治不是在做生意、談買賣,如果只是一味的試圖透過討好民眾來獲得更多的選票,那麼,不但是把政治的層次與格調降低了,也是一個剛性政黨墮落的表現。如果按照這種思維模式,是不是只要大多數的台灣人民都不希望修改現行的「集會遊行法」,民進黨就不應該去提案呢?相信這是一個很愚蠢的問題,卻是一個值得每個政治人物或政黨深思的蠢問題。

 對一個剛性政黨來說,「民意」應該是用來讓一個政黨評估目前「政黨理念獲得認同的程度」與「政黨在教育人民方面的努力程度」的依據,而不是一個政黨用來決定政黨理念或發展路線是否應該修改的標準。所以,民進黨不應該依據「民意」來決定路線,而是應該在決定路線之後努力地去影響、教育人民,進而獲得他們的認同,讓他們不但「知道」為什麼你們要選擇這個路線,而且「認同」你們選擇的路線。這才是一個有使命的剛性政黨該做的事!

 過去很多人常喜歡說「民之所欲,常在我心」,藉以表達他對人民與國家的關心,進而顯示出他是一個「政治家」。事實上,如果一個政治家真的是「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話,他要不是完全沒有一點理想性,不然就是會像無頭蒼蠅般地終日忙亂,卻一事無成。

 為什麼這麼說?「民之所欲」是有無限多種可能的。張先生所希望的不見得李小姐會同意,王太太所厭惡的說不定陳先生很喜歡。所以,任何有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在正常的狀態下不可能有「百分之百支持率」的政策。如果一個政治人物心中只有「民欲」,那麼,請問如果今天有超過五成的人民跟你說他們不想繳稅時,該怎麼辦?如果今天「民之所欲」與你的理想有了衝突,請問你該選擇你的理想還是「民之所欲」?

 人民當然不全是墮落無知的,但是,人民也不全是積奮睿智的,一個有理想、負責任的政治人物不應該是去討好人民、滿足「民之所欲」,而應該是努力的教育人民、喚醒人民,讓他們在現狀中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不公不義,讓他們能和你一樣看的到未來該走的方向。如此才能不負支持者的期盼與託付,也才能在這片土地上成為一個有意義的政黨。(賴彥霖/研究生)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