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綠顯學系列首頁

深綠顯學系列之極大台獨

全景台獨與失焦台獨


/Ko Tsi-jin

 有關族群矛盾和統獨矛盾的論辯,林濁水近來的文章,又提供一些思考點。

 林濁水先生在《自由時報》的〈王不見王,黨章見真章〉(2007.06.07)一文表示,中國國民黨搓合馬王配,是誤認為省籍因素是馬決勝關鍵,「社會的主要矛盾已從族群矛盾轉移到統獨矛盾上了」。林先生的這個基本命題,值得分梳。

 有關族群矛盾與統獨矛盾之間的關係,已經有很多討論,大致上是肯定其間有一定的對等與呼應。考量論述用語的效度與精確度,林先生的「轉移說」很有問題,我想應該說主要矛盾已從族群矛盾「加乘」為統獨矛盾比較正確。

 這兩種看法,是「A變成B」和「A加上B」的區別。前者的 B雖也會有A的影子,甚至B可能是A的完成品,但主要是化學變化,和後者B堆疊在A上面的物理變化有根本差異。前者的 A是可以淡出或不論的,後者的A仍據守一方。就論述風格而言, A變B的「轉移說」比較大氣、說一不二,A加B的「加乘說」比較謹慎、瞻前顧後。

 林先生的轉移說,帶出的是「台獨在台灣的支持度已在五十五%,而統一降到三十%」的台獨主流論述,台獨成長是很大氣的、說一不二的。然而,林先生的這個中心論述所顯現的,是中國情懷逐漸消融於在地感受的過程,恰恰呼應了傳統上所謂「外省」少數與「本省」多數的族群人口結構。

 這當然不是說,外省的就一定有強烈的中國情懷,本省的就一定有濃得化不開的在地感受,然而,各族群的集體認知結構,投射在整體社會場域中還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比例的。

 這麼說族群,不是要突顯「族群矛盾」,而是要強調,族群構成是統獨意識消長的基礎,這基礎不會轉移出去,只會加乘開來。本土人士深刻細膩的在地感受已逐漸解放出來,正在擴大感染,修正過去在大剌剌的統治意識形態之下虛胖膨脹的中國情懷。這基本簡單的道理,族群差異安身其間,沒有必要淡化。

 林先生強調族群問題弱化,舉了個例子來證明:「由於族群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所以,馬英九在國民黨主席選舉才能在高雄都大贏王金平。」但是,外省籍的馬英九在本省籍人士居多的高雄大贏本省籍的王金平,靠的並不是整個台灣社會族群矛盾緩解的趨勢,恐怕更是靠忠貞黨員持續力挺,而這些黨員的族群結構是有一定傾向的。

 林先生似乎把高雄的黨內投票結果,誤認為是跳開中國國民黨(其實只是離開其總部所在的台北而已)的全社會走向,這樣的誤認,可能無心,卻非偶然。就像佛洛依德說的,任何「口誤」或「筆誤」都有深層心理因素一樣,林先生「族群矛盾轉移為統獨矛盾」的論述建構意向就是不自主的干擾因素,使得中國國民黨內現存的族群因素,自動遭到排除,甚至和他隨後認為國民黨內部的族群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處理」的論點自相矛盾。

 此論述矛盾所點出的是,統獨取代族群成為主要矛盾的台獨主流論述,恐怕是過於浪漫、過於大氣的想像,這從林先生把中國國民黨很可疑的黨章去統作為,形容為「真的修改黨章成功,那台灣政局將會是一個不同的局面」的美好期待,就看得很清楚了。

 同日在《蘋果日報》「非典型論述」刊出的〈私人情感與意識形態〉一文,林先生對中國國民黨的期待更是露骨:「如今國民黨『以台灣為主』並落實了在黨章去統上的作法和90年代本土化相比,可以說一個是體制內改革,一個近乎革命。對台灣政局的衝擊將至深且巨。假使我們不能忽視李前總統的『本土化』帶來的深刻響,對國民黨下一步革命會不會成功,無論如何必須嚴肅對待。」

 所謂「嚴肅對待」自然是可以的,但許多人像我愈是嚴肅以對,可能愈覺得中國國民黨心術不正,也愈覺得林先生把已被中國國民黨開除黨籍的前主席李前總統的民主化功績自然輕巧連結上黨章去統作為,這樣子忙不及迭把中國國民黨的路線或論述演變過程視為連貫有機的整體,而無視其中明顯的斷裂,實在有傷林先生的理論與視野的細膩度。

 林先生總是把自己放在藍綠和統獨之間的居中位置,注重客觀情勢的推演,形成一位台獨運動家獨樹一幟的論述位置與行動策略。在林先生的台獨詮釋學裡,基本上是「無台不獨」的,也就是任何在已實質獨立的台灣所發生的任何做為,其實都是強化台獨現況的直接或迂迴的助力,套句廣告詞,這種「什麼都不奇怪、什麼都可以期待」型式的台獨,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其「穩健台獨」路線的力道和局限。

 在穩健台獨論者非常大氣或者極大化的台獨視像中(林先生曾如此定義穩健路線:透過對中間的吸納而使獨立極大化 ),對其亟欲一體吸納的與台獨直接相關或若即若離的種種思想與做為,充滿了過度提防、過度責難、過度期待、過度友善的可能,這可以是立足於「中間」的全景寬闊圖像,也可以是「中間」以外視像的失焦模糊。

 比較詭秘與奇異的轉折是,居高臨下俯瞰台獨全景的林先生手持台獨照妖鏡,做出有關台獨是「公有財」抑或「私有財」的公私之辨,在我看來,活生生是整個穩健台獨路線架構自覺或不自覺的心理基礎與心態展示,日後當專文析論。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