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綠顯學系列首頁

深綠顯學系列之大小台獨

極大化和極小化的獨派圖像


/Ko Tsi-jin

 把林濁水先生的〈台北更獨〉一文和傅雲欽律師〈含淚不投票〉一文放在一起看,是很有趣的觀察。

 前者把獨派極大化、統派極小化;後者反之,把獨派極小化,統派極大化。兩者代表的是獨派自我定位的兩個極端。

 林先生援引民調,認為中華民國主權只由台灣人民擁有而不包含中國十四億人的,連在台北地區都高達八成。林先生的這個台獨主流指標,屬於非常寬鬆的定義,大略相當於林先生之前援引過的民調中自認為「純台灣人」加上「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比例,也大致符合支持台灣獨立以及維持現狀暫不做統獨決定的所謂「中間立場」者加總。維持現狀自然就是維持非十四億中國人所能決定的現行「中華民國」主權,林先生將這些「不統不獨」中間派以及自認「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者視為台獨,於是,獨派極大化。

 傅律師抨擊謝長廷的中國經貿開放主張,批評「含淚投票派」為了維持本土政權而堅持投謝,形同犧牲台獨,換取執政,「是以一時的執政為重,以終極的台獨為輕」,不堅持台獨的終極目標,不排斥兩岸政治終極統合。因此,「嚴格而言,『含淚投票派』不是獨派,是『可統可獨派』」。如此「嚴格」下去,想要「維持本土政權」的全成了統派,至少是「可統派」,於是,統派極大化,獨派則極小化。

 林先生像是開了天眼自高而下俯瞰滾滾獨流,眼中無不是台獨;傅律師則像是長了神通鑽入幽秘人心逼視極致台獨心靈,於是,雜質紛陳,統派潛質一一現形。

 林先生代表的「台灣已獨立論」,和傅律師代表的「台灣未獨立論」,各自展現台獨論述的能量與見地,都是精彩細膩的立論,然而,各自讀出或畫出的台獨圖像,都有失真之虞。

 台獨實像,儘管可大可小,但可能不會那麼寬宏欣然,或者不會那麼嚴厲肅殺。

 林先生過度膨脹的台獨版圖,忽略或低估了所謂「不統不獨」派,由於政治意識型態的邊緣或無根特性、自覺或不自覺靠向統派意識,因而容易受統派或統派旁支活動或立論牽引的傾向,林先生本人也不以為然的倒扁紅潮便是顯例。

 傅律師過度凝縮的台獨人口,忽略或低估了所謂「可統可獨派」或「含淚投票派」緊扣台灣民主運動發展核心成份之一的反制中國國民黨黨國及其侍從體系的決心與意志。在李筱峰教授生動形容的眾多圍著馬英九「吱吱叫」的崇拜群眾之間,反馬本身已經是一種堅決奮鬥的姿態,投謝一票不必含淚。

 台灣獨立運動一向在污名化的泥巴路裡打滾前行,打滾久了自然有一套泥巴哲學,不期待泥巴路拓寬成十米大道,不預期進入清幽潔靜的小徑,不長天眼,沒有神通,只希望不錯過沿路的動人景致,凝聚共同前行的奮鬥情誼。

 然後會發現,台獨之路,不大也不小,就是在地力量鋪成的台灣道路。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