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綠顯學系列首頁

深綠顯學系列之國家格局

火車快飛的總統大選


/Ko Tsi-jin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次總統大選,是在南北優位和區域均勢變動的跑道上進行的。

 這不只緣於近十幾年來興起的「南綠北藍」的政治版圖結構。

 也不只是因為,兩位總統候選人,分別是前高雄市長和前台北市長而已。

 而大致是鑑於,雙方陣營各自所代表的的國家建設思維與資源調度原則。

 如果以台灣為一個國家的格局來思量,在台灣的建設就會有國家的層次感,會有國家各個區塊的連結感,會有國家各種需求之間的呼應感,會有國家主幹循區域脈絡開枝散葉的豐茂感。

 以民進黨執政時期完成並通車的高鐵和高捷為例。

 去年初通車的高鐵,載客率和營業額迭創新高,自是不枉高鐵為台灣交通建設標竿和空間移動革命虛名。就國家整體交通建設與軌道路網建構史來看,高鐵在台灣出現,實為蔣經國時代所謂「十大建設」之一的台鐵電氣化並未處理鐵路與公路爭道之「平交道」根本問題的立體解決方案。高鐵獨立路網的形成,展現台灣整體交通「龍骨」氣勢的雄厚力道。

 台灣高鐵公司董事長殷琪稟持一份使命感,某次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期盼年老時遠遠看著順暢營運的高鐵,靜靜享受原初催生的滿足感。這份初心的護守,以及民進黨政府包括謝長廷閣揆任內的政策堅持,和藍營在高鐵建造過程的掣肘、干擾、猜疑和唱衰,形成強烈對比。

 對連接北高促成一日生活圈的高鐵,有人覺得將強化首都相對其他地區的社經優勢,有人覺得會促進多元的地緣發展,謝長廷任閣揆時主掌高鐵建設業務的行政院副院長、現任證交所董事長的吳榮義先生顯然傾向後者。他指出,「從國家發展角度而言,一日生活圈是台灣國力的展現,國際能見度的擴大,是區域資源重新洗牌的新開始,是城市獨特與優勢的新競賽」,「高鐵改變人移動的速度與方向,沒有高鐵前,人的移動以城市與城市距離為範圍,移動方向為單向的南向北,未來人的位移,將是區域到區域,且以南北雙向方式進行」。

 台灣人民從「單向的南向北」位移所增添的「北向南」的另一個清楚方向,會不會是藍營所懼怕因而抵制的深層心理因素?

 台鐵路線沿著都會傳統中心區行進展延,新興高鐵的市郊拓荒版圖,則必須依靠區域在地接駁設施連結既成市中心區的根本支援,才能帶動市民運用實效,而同屬軌道運輸系統的高雄捷運,就是強力的在地支援,對當地的交通與生活版圖, 也將如台北捷運一般產生根本的影響。

 然而,在謝長廷市長任內動工的高捷,卻也經歷了中國國民黨市府延宕在先,以及藍營的干擾猜疑和積極污蔑於後。這會不會是,藍營未以台灣為國家格局的思維模式,有意無意之間在施政力度上顯露了對台北中國城以外台灣第二個都會捷運系統的深層焦慮與抗拒?

 儘管風風雨雨,高捷和高鐵終底於成,為台灣交通網比例偏低的軌道運輸展開新局,勢將深刻重劃台灣以國家為格局的文化、產業、經濟、生活等各方面資源流動與優勢發展地圖。

 台北捷運在阿扁市長任內整頓有成,高鐵和高捷也都在民進黨執政下完成,全台交通脊柱和南北兩端主要支援網絡的形成,南北優位和區域均勢的變動進行式,顯現出來的國家交通格局的層次感、連結感、呼應感以及開枝散葉的豐茂感, 會不會改變此次總統選舉民意「移動的速度與方向」?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