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綠顯學系列首頁

深綠顯學系列之在地風華

誰怕「南部黨」?


/Ko Tsi-jin

 林保華先生檢討民進黨敗選表示,要爭取更多群眾,必須善於包裝,而軟性的包裝,是「透過娛樂、體育、民生消費、金融投資等來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而「以坊間眾多的平面媒體,尤其雜誌來說,那些軟包裝的,在政治立場上幾乎都傾向藍營。」我很同意林先生的見解與觀察。

 綠營的思想和言論,可以很聰明,可以很感性,可以很慧黠,可以很犀利,可以很深刻,也就是說,經常比較有稜有角,這些稜角雖然造就了豐富的內涵和寬廣的面向,但是,在「軟」性氛圍上就比較吃虧了。

 所謂「軟」,有時候其實是庸俗文化的遁詞(我這樣說其實也不夠「軟」),例如馬英九身段就很「軟」,四處下鄉騎腳踏車long stay,有時high
過頭講話還很三八,所以,才有遞毛巾事件,以及當林懷民面講「燒出來」的冷笑話,不過,終究無損其高士名流走春踏青的風雅氣派,儘管政績不佳、能力平庸、綠卡說不清、女兒是正港美國人,仍舊被推上總統大位,挺馬藝人說只要經濟搞得好,外星人當總統也無所謂,馬總統成為民主社會經濟掛帥的庸俗化頭號指標。

 然而,有時候「軟」也是一種力量。馬英九參加「台客搖滾嘉年華」活動,說自己很「台」,說台客代表台灣人新的自我認同,具有驕傲、本土、期待的意義,只要展現台灣特色,都可以是台客。許多台派人士人認為「台客」是歧視字眼,馬英九願意自貶身分,也是「軟」姿態,而且話還說得漂亮極了,就只等「燒成灰都是台灣人」來劃下完美的句點了。

 如果馬英九靠向本土路線是一種柔軟身段,並且成效卓著,那是不是意味本土路線本身就是大好「軟」體,不假外求?這是本體先天的軟,不是後天靠過來的軟,身處本土在地的自然與文化環境中自然大方舒展身心,就可以軟軟款款展現出在地的義理與深情。

 這在地文化力量與情調的總和,就是「深綠顯學」的內容,其基本面向有深邃愀心的感性情懷,有清晰俐落的理性思辨,也有新穎奇麗的未來想像,這些在地文化元素的薈萃轉化,會積聚並釋放豐富的動能,林保華先生指出的娛樂體育和民生金融等「軟性包裝」,不過是在地能量鋪陳流動的自然結果。娛樂界、體育界、文化產業、消費習性等等,隨時隨地都有繁華多彩的在地面貌,但如何使其在論述上和傳播上生動突顯出來,還是必須花心思的。

 深邃感性、清晰理性、未來想像的理論與行動,對活潑靈動的台灣社會是致命的吸引力。所謂「軟」,可以呈現在上述在地文化力量三個面向之間的共感交融,不要在論述上或態度上切斷了三者之間的聯繫互動,否則各展風華卻各成棱角,要軟也軟不起來。

 在此舉一個切斷聯繫的例子。同樣是評論民進黨總統敗選,創立「第三社會黨」的前民進黨青年部主任周奕成認為,如果民進黨要自我定位為「僅僅是兩岸議題上的批判者、監督者、反對者、保護主義者」,就可以選出「急獨派、強硬反中派的領袖,來走深綠路線」,而如果民進黨要「提供國家整體的替代方案和執政團隊」,就另當別論了。

 我很好奇,為什麼「深綠」一定是「國家整體替代方案」的對立項,為什麼「深綠」除了「急獨」、「強硬反中」、「反對」、「保護主義」之外,就不是別的?周奕成說的「深綠」,可能和「深綠顯學」的深綠不同,不過,周老是把多層次內涵的「深綠」扁平化、孤僻化的強硬或可稱僵硬的論辯立場,肯定是一點也不「軟」的。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