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得票障礙在綠營(李中志)

 
2010年07月27日蘋果日報

民主化後,民進黨雖然歷經執政與下野的洗禮,但在大大小小選舉裡,民進黨戰戰皆辛苦,不是大敗,就是險勝。資源不如人只是部分原因,一直困擾綠營內部的一個現象是,據近年可信的民調,台灣有85%以上的人並不願與中國統一,也有很強的台灣意識,可是以維護台灣主權為最高指導原則的民進黨,為什麼得票率只能在35%到45%之間徘徊?
筆者倒認為綠營只要換個「外人」的角度,答案就會看得很清楚。在這85%不願與中國統一的人裡面,只要對國民黨有一絲的不放心,就不可能把票投給藍營。這些人大概佔85%裡的4成,相乘得到總投票數的約35%,這些人就是民進黨的鐵票。也就是說,民進黨再怎麼不長進,35%的人還是會投民進黨,因為國民黨可能出賣台灣主權永遠是最大的顧慮。另一方面,國民黨的鐵票就是所謂的統派,佔85%以外的15%。相同的道理,這些人不管國民黨再怎麼胡搞,只要保持與中國終極統一的想像,票就是國民黨的。
扣掉前述的4成,在不願與中國統一的85%裡,有6成不認為國民黨會把台灣給賣了,佔總投票數大約50%。綠營當然知道爭取這50%是關鍵,但方法錯誤。綠營想要用35%的人的想法,來說服這50%的人。也就是說,綠營想盡一切辦法向50%的人證明國民黨是可能賣台的。

綠營鐵票多於藍營

當然,邏輯上什麼事都有可能,問題是,台灣民主化已十幾年,這50%要是會懷疑,早就加入綠營鐵票部隊來守護台灣了。現在要改變他們,唯一的辦法是提供他們國民黨確實的賣台證據,一旦這種證據呈現,綠營也不必多說,國民黨一定永遠倒台。但是綠營可能有這種證據嗎?至少到目前為止什麼都沒有。因此,一切到目前為止都只是唯心的論述,我們看到的戲碼是,監視35%的自己人,以防思想不夠純正;攻擊另一端的15%,說他們忘恩負義賣台;羞辱剩下的50%,說他們愚蠢無知、被奴化。所以一開口就是「眾人怨」。
表面上看起來,綠營35%的鐵票比起藍營的15%高了許多,只要能爭取到50%的3成以上,就過半了,比藍營更容易勝出。其實不然。國民黨統治半世紀製造了兩道迷思,第一道是「祖國的中國情結」;第二道是「國民黨有較佳的執政能力」。民主化至扁執政以後,第一道迷思已完全被破解,不幸的是,扁的執政不但沒有破解第二道迷思,還因其個人因素加深這道迷思。此迷思不除,前述這50%的選票並不是中性的所謂中間選民,他們基本上屬於淺藍,但不是歸屬在國族的認同上,而是他們意識上仍相信國民黨的執政能力。但一旦國民黨明顯出錯,例如,八八水災、美牛、貓纜等等問題,這種迷思會暫時清醒,國民黨支持度也就相當難看。但如果民進黨沒有適時展現可做得更好的政策,而只是跟著罵,國民黨當然可以撐幾天,很快就會回到原狀。
儘管國、民兩黨不是站在相同的基礎上爭取這50%的選民,但只要民進黨冷靜下來,提出比國民黨更好的政策、願景、理性的批判,這50%的選票還是會轉向的。例如主席蔡英文的「十年政綱」,辯論ECFA希望以技術導向的主軸,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企圖,可惜這是出自蔡主席幾乎是民進黨「外人」的思考,綠營傳統政客一向以顧自己場子為先,寧敗也不願失去舞台,對蔡主席的這些企圖並沒見到各大老全力支持,反而冷嘲熱諷,繼續他們的「教誨」:監視35%自己人,攻擊另一端的15%與羞辱其他的50%。
這就是為什麼民進黨的得票率只能在35%到45%之間徘徊。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電腦科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