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台灣成為不見就業機會的國家


綜合報導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ECFA來了,到底為台灣帶來回春的燕子?還是只有GDP成長率卻無就業機會的景氣復甦?台灣應慎防類似CEPA造成香港第二波產業北移,導致製造業出現萎縮和空心化趨勢!

 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王塗發表示,從香港2003年與中國簽定CEPA至今,香港的官方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的港商並未因零關稅而回港投資設廠,創造香港在地的工作機會。

 王塗發說,更糟的是以香港製造業生產總值及其占國內生產毛額(GDP)分析,2003年為44,403百萬港元(占GDP 3.7%),到了2008年續降到38,710百萬港元(僅占GDP 2.5%),他提醒政府應慎防類似CEPA造成香港第二波產業北移,導致製造業出現萎縮和空心化趨勢!

 台灣智庫在7月21日邀集多位學者專家,包括台灣智庫社人組召集人、台北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劉進興、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王塗發、清雲科技大學企管系副教授兼國合處處長顏建發及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張國城,共同舉行「 ECFA來了,燕子也會來?─解讀 CEPA經驗與中國白領來台真相」記者會。

 王塗發分析,香港原為亞洲金融中心,製造業占GDP比重原本就不高,其就業人口占比也不高,故製造業受到衝擊後釋放出來的數萬失業人口尚可被服務業所吸收,不致造成嚴重失業問題。但台灣情況完全不同。

 他說,2008年台灣就業人口比率,工業占36.8%(製造業占27.7%),而台灣金融保險等服務業的競爭力又不如香港那麼強,簽訂ECFA後若如同香港的CEPA造成去工業化(製造業空洞化)而衝擊台灣工業,將影響工業就業人口約383萬(其中製造業約289萬),恐怕不是台灣服務業所能吸收得了,馬政府應謹慎預防ECFA必為台灣帶來的失業危機。

 王塗發提出警告,香港與中國財團在CEPA框架下更容易取得資金,炒作香港股市和房地產,形成泡沫經濟,香港勞工受到更大的傷害,並形成香港在2006年貧富差距比已擴大到51.75倍,成為亞洲最高,且被聯合國指為發展地區中貧富懸殊問題最嚴重者。

 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表示,馬總統一再宣示「不開放中國勞工」的政治承諾,但近年來已經由開放行政命令修定,形成中國白領勞工來台工作的門戶大開!

 張烽益說,其中必須特別檢視的是以「專業人士」與從事「商務活動」為目的來台的人數,在2009年呈現倍數成長,從2007年的54,936人增加到2009年的155,137人,成長了182%。

 他說,由於其來台期間長,且所從事的某些活動跟與我國白領工作者相重疊,如果持續增加人數與放寬來台資格,再加上ECFA對中資企業投資國內產業項目的持續開放,未來將對我國白領工作者的就業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排擠。

 針對開放中國白領來台之行政命令修訂,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張國城呼籲,為落實「吸引中資以增進我就業機會」目的,陸幹來台部份的行政命令修訂應全面依循中國專業人士來台,應與增聘我國勞工人數,成一定比例之正比作為原則。

 張國城說,中國人士來台從事專業工作或商務活動,皆應比照外國人就服法規,薪資水準不得低於47971元,以免拉低我國白領工作者的平均薪資。

 他表示,政府應逐年嚴格審核中資企業在台之「營業額」,因「投資額」不等於「營業額」,前者主要吸引熱錢或投機客,後者才是真正在作生意、讓企業紮根本土、創造我國就業機會。

 張國城呼籲馬政府,對中資企業,除於申請設立第一年規定其最低投資額外,第二年起應逐年嚴格審核陸資企業在台之營業額並明訂其最低審核標準,以切實創造我就業機會,並避免助長中資之投機炒作風,以免造成我經濟環境不可回復之傷害。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1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