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撤離思維與逃難人格特質


/ghost_twtw

 八八水災發生至今,一週來每天看電視媒體報導災區慘狀,心情真是鬱悶,我想台灣人都跟我一樣心情,民間自救很多感人故事一再發生,很多災民讓人同情,所以,民間自動自發募集物資大量援助;在此期間,馬英九只會怪天、怪地、怪人、怪災民。

 馬英九在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提到,此次災情之所以嚴重,是因為居民不願撤離,他們要死守家園。似乎在馬英九心中撤離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但災民們卻不願意做。

 直到最近的「治國週記」還再提撤離,為什麼馬英九一直認為撤離很重要?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台灣人對自己的土地、家園有一種很深的感情,對自己建立的家園不會輕言放棄,面對天災也是如此,尤其老一輩的人,花費了一輩子的力量建立的家園更是珍惜,更是會固守,這是台灣人的一種價值觀,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農人,對祖先傳下的土地,受到水災淹沒後,水退後仍然默默去整理農地,重新種植,重新再來一次,而不會放棄土地以避免下一次的災難,道理就在這裡,這也是台灣生命的韌性。

 馬英九為什麼會認為撤離很容易呢?我不想再談撤離警報的問題,而是想從一個人思維產生的背景來看問題。什麼是『撤離』?不戰而走就是撤離,也就是事情還沒發生就先逃命去的意思,簡單說就是逃難去。

 一個人的思維與他成長的背景環境有關,所以,造成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格特質,馬英九就是具備逃難特質的個性。

 馬英九出生黨國家庭,從小耳濡目染國民黨的特質,國共內戰時有多少軍隊不戰而走,固守家園的軍隊都戰死在中國,而撤離到台灣的則榮華富貴,美其名為『追隨中央政府』,好像那些沒撤離而戰死在中國的人,都是不追隨中央政府。

 即使到了台灣,也要想盡辦法搞到綠卡或美國護照,目的還是為了逃難第一,萬一有一天臺灣有難時還有米國可以撤離。

 這種逃難心態,產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危機意識,因此,對土地、對家園不會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可以很輕鬆談撤離。對不願撤離的人,他是不會理解的。一個人的個性會深化到潛意識,潛意識會影響他的行為和言語。姑且舉幾個例子看看。

 馬英九的不負責,也就是不沾鍋個性,就是逃難心態的表現,當事情苗頭不對時,先撤離問題核心,越遠越好,以自保。這是逃難思想內化成的人格特質,無法改變的。有這種逃難特質的人,遇到不可逃避時,也就是無路可逃時,他的思維是趕快找個替死鬼,能拖延一秒算一秒,爭取逃命時間。

 所以,從這次水災,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馬英九的這項逃難人格特質,他一直撤離問題核心,所以,會怪天、怪地、怪人、怪災民。直到最後無路可退時,在國外媒體追問下,終於說出他要負全責,但負責的方式是處罰官員,這就是標準的無路可逃時,找替死鬼的行為模式。

 這種逃難人格特質的人,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其行為模式都有共同點:在他們的心中,撤離是至高無上的價值,所以,跑得快是撤離的必要條件。

 記得有一部電影『阿甘正傳』,男主角很喜歡跑步,因為小時候有人告訴他,遇到有人欺侮你時趕快跑,因此,他從小就很喜歡跑,並不是喜歡跑步的人就是具有逃難心態的人,而是具有逃難心態的人一定喜歡跑步,在他的潛意識裡只要跑的比別人快就安全了。很巧合馬英九也是超喜歡跑的。

 也許是巧合,逃難心態的行為模式──撤離問題,找替死鬼,愛跑步──剛好馬英九都具備。

 他出生於1949年的逃難成功家庭,再加上綠卡,不敢說百分之百,至少也有百分之九十,馬英九的潛意識裡是『逃難至上』,而不是『臨危不亂』,這就是這一週來,台灣像無政府狀態的原因。

 我們不能期盼一個逃難者,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相反的,看到的是:遇問題,能逃就逃,能閃就閃,閃不過就找替死鬼。

 這種人在台灣有難時,土地不重要,家園不重要,腳底抹油,先逃最重要,這就是逃難哲學,產生的逃難心理學,產生逃難潛意識,造成逃難行為模式,在我們的社會中多多少少會碰到這種人,不幸的是總統是這種個性的人。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