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模專欄》

伊拉克軍的作戰計畫


/2003.03.27


美伊戰雲

 首頁 張錫模專欄

 伊拉克海珊政權的戰爭目的是維持政權生存,戰事目標是迫使美軍停火而撤軍,而其整個戰略的最根本假設是:只要戰事曠日廢時與傷亡率不斷攀升,美國政府就會在國內外巨大的輿論下退卻而被迫停火乃至撤軍。據此,伊拉克的戰略本質是持久戰(Protacted Warfare),而作戰指導原則是遲滯作戰(delay)與消耗作戰(war of attrition)。

 持久戰略又名費邊戰略(Fabian Strategy),因羅馬帝國名將費邊烏斯(Quintus Verrucosus Maximus,西元前203年歿)在第二次布匿克戰爭(Second Punic War)對抗迦太基名將漢尼拔(Hannibal,西元前247至183年)時採行的「不勝不敗」戰略而得名。這也是毛澤東著名的「論持久戰」(1938年5月)戰略思想的原型。

 持久戰戰略的本質是避免決戰(決定性戰鬥),特色是不敗為戰鬥目的、謀求戰力的保存,以及盡可能地拖延戰事。理論上,持久戰可以區分為(戰局中)劣勢正規軍採行的遲滯作戰,以及非正規軍(游擊隊)採行的游擊戰。無論是哪一類型,戰術行動講求的重點是脅迫與打帶跑,以及除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徹底迴避決定性的攻擊與防禦。

 持久戰戰略下的具體作戰方案,必須嚴格搭配伊拉克的軍事地理與兵力結構。伊拉克地形的特色是,儘管西部橫亙著廣裘的沙漠(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但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等河川流域的結構,才是定義伊拉克人口地理與軍事地理的關鍵因素。至於伊拉克的兵力結構,形式上雖擁有陸海空三軍,但在這場美伊之戰中,伊拉克海空軍並無法扮演戰略角色,使陸軍具有戰略意義。

 帳面上,伊拉克擁有相當龐大的陸軍,正規軍約28萬5000人,而訓練與裝備較正規軍為佳的共和國衛隊則有12萬5000人,以及最精銳的共和國特別衛隊2萬5000人。此外,尚有民兵與武警10餘萬。若根據嚴格的作戰能力而將民兵與武警排除在外,伊拉克兵力達43萬5000人,而他們的對手美英聯軍,總數約為30萬,但後者的武器系統與戰技優於前者。

 在開戰前夕,伊拉克的主要兵力部署在四個區域。第一,在伊拉克北部鄰近摩蘇爾(Mosul)與吉爾庫克(Kirkuk)一帶,包括正規軍數個師,以及共和國衛隊數個師。第二,在摩蘇爾/巴格達公路與吉爾庫克/巴格達公路上,也有數個師團的兵力。第三,在巴格達地區,有共和國特別衛隊三個旅,以及共和國衛隊兩個師,兵力約為2萬5000人,而在巴格達城北,尚有一些共和國衛隊。第四,在伊拉克南部地區,部署著共和國衛隊兩個師,以及正規軍一個師。但是,在幼發拉底河南部與底格里斯河西岸,並無重要的兵力部署,且防衛幼發拉底河的兵力極弱。至於其他的零星部隊,則散佈在一些國境地帶與重要據點。除了巴枯達與鄰近區域之外,主要兵力的集中部署區,正好與伊拉克主要油田的所在重疊(南部的盧邁拉油田、北部的摩蘇爾油田與吉爾庫克油田),顯示油田被視為一項重要的戰略因素。此一兵力部署反映出伊拉克軍的三階段作戰構想。

 第一階段:南部美索不達米亞遲滯作戰。
 第二階段:巴格達遲滯作戰。
 第三階段:巴格達北部廣大區域的遲滯作戰。

 持久戰是海珊唯一的希望。由於受到毛澤東「論持久戰」名文的過度影響,人們容易誤以為持久戰是勝戰之鑰,其實未必。本質上,講求避免決戰的持久戰略,通常必須支付著人員傷亡的重大代價,因而高昂與堅忍的士氣變成基本要求,而這一點在戰史上並不多見。

 這正是海珊持久戰略的精華與盲點的集約點。說是精華,因為面對強大美軍的壓倒性侵入,持久戰略是唯一的理性選擇。但是,精華所在,正是盲點所在──正如同持久戰略雖是昔日費邊烏斯對抗入侵強敵漢尼拔的正確選擇,卻因避免決戰而無明顯的戰功表現,致使被恥笑為「拖延家」(Cunctator)而在政治上遭受嚴重打擊一樣,海珊政權的專制體質與伊拉克二十餘年來的戰亂和內部血腥鎮壓,使他的軍隊與人民未必願意支付著人員傷亡的慘痛代價,也未必具備著高昂與堅忍士氣等基本要件。

 這一個盲點,正是美軍戰略的根本假設:伊拉克軍隊的士氣將在美軍的壓倒性攻勢下潰散。在根本意義上,這個假設可稱為「士氣原理主義」。

 因此,整場美伊之戰,可說是「美國的根本假設」(「科技原理主義」)與「伊拉克的根本假設」(「士氣原理主義」)的角力。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