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模專欄 首頁


《張錫模專欄》

無論誰當選 還是美國利益優先


/2004.10.28


 邁向美國今年十一月二日的總統大選,麻州參議員凱瑞(John Kerry)代表民主黨挑戰布希總統。如果是凱瑞當選,他會激烈地改變美國的外交政策嗎?

 外交政策是此次美國總統大選的主題。凱瑞強烈抨擊布希政府的「單邊主義」外交路線,並誓言要緩和美國與「盟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修補布希政府所造成的裂痕。

 將選戰攻擊的言辭放在一旁,我們會發現,迄今有關美國外交政策的辯論,並未切中要害──切中一個國家最根本性與長期一貫的國家利益。每一個國家,包括美國在內,或多或少被鎖定在一些特定的主題(核心或關鍵議題)之上,這些主題規定著這個國家必須做些什麼來保衛自己與維護自己的利益。

 美國有自己長期一貫的國家利益。美國政府在波士尼亞、阿富汗與伊拉克駐軍,並不是服務於民主黨或共和黨的政黨利益,而是服務於美國的國家利益。巴爾幹半島正緩慢地被整合到西方的同盟結構之中,「軍事據點」(al Qaeda)使用阿富汗作為集結、訓練基地的空間已被美國遏制,而伊拉克現在則是美國支配整個中東大戰略的一個關鍵性跳板──如果不會變成泥淖的話。

 無論多少專家抨擊布希總統處理外交政策的方式和他的政府所發動的全球反恐戰爭,一個最基礎的底線是,如果放棄這些任務,將會嚴重打擊到未來美國的力量與靈活性。再者,一位新的總統凱瑞(如果他當選的話),或許可以修正美國外交政策的枝微末節,並且採用迥然不同的外交修辭,但是,他的政策將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美國為保護其國家利益所必須採用的大政方針。

 關鍵議題不在於個別政治人物的人格,而是長期一貫的國家利益,而這樣的國家利益總起自一個國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

 在地理上,美國是一個孤立的大陸強權,而這層特性讓美國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擁有更自由的戰略調整空間。然而,無論美國的戰略彈性有多大,美國位於北美洲的地理事實,仍在極大程度上制約著美國的對外戰略。

 從過去一世紀美國國家戰略與外交作為的歷史記錄足以歸納出兩個主題,和政治意識形態無關的兩個主題,支配著美國的世界戰略。

 第一是支配海洋。

 美國在第二次大戰在太乎洋與日本展開美國史上,同時也是世界史上規模最大且程度最為激烈的海戰,卻又在戰後不久將日本納入其全球同盟網之中,絕非因為「文明衝突」或「民主和平」,而是因為地理:太平洋的防衛。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與英國和澳大利亞結盟,並非純粹因為美國和這兩個國家的文化接近性與相互的情感依賴,而是因為地理。

 達爾文港、新加坡、迪亞哥加西亞、塞普路斯、直布羅陀與英倫三島,完美地補強著美國在夏威夷、波多黎各、密克羅尼西亞、關島,以及最近的巴拿馬和菲律賓等海軍資產。挪威、丹麥、日本和土耳其,不僅和美國共享著區域上的政治目標,而且也是因為他們服務於美國的戰略:遏制蘇聯施展海上權力投射的功能。

 通過這些複雜的網絡,美國海軍可以到達世界上任何地方,藉由兵力展示或兵力投射來影響各區域的政治變遷,或是搜尋、攻擊與擊沈敵人的海軍。

 第二是讓歐亞大陸保持分裂狀態。

 對美國而言,地理上最遠,但卻是最尖銳的外交主題是,防止任何單一強權或強權集團支配歐亞大陸。只有一個大陸強權能夠真正挑戰另一個大陸強權,因而美國的戰略家們樂意看到歐洲人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彼此作戰,互相殘殺。

 在冷戰期間,美國在歐亞大陸的西半部讓西歐與蘇聯分裂,並在歐亞大陸的東半部讓蘇聯與中國反目。而在後冷戰時代,華府維持歐、俄分裂的態度,並非只是歷史的殘餘或外交惰性,而是為了實現一個戰略目的:讓歐盟無法形成一個「共同」外交政策。

 同樣地,在當代中國權力崛起的同時,美國人也轉而支持日本的再武裝及美日同盟的「美英同盟化」(從防衛同盟變成戰鬥同盟),並且贊助印度在南亞建立非正式霸權。

 簡言之,為了牽制一個強權,美國經常支持其他一個乃至二、三個制衡性強權,藉此讓潛在的敵國糾纏於其中。只要歐亞大陸繼續維持分裂且歐亞大陸上的強權彼此相爭,他們就無法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

 這就是美國外交政策的現實。在美國歷史上,無論誰當總統──從格蘭特到老羅斯福到小布希,無論總統的個人人格如何及其外交政策偏好為何,這個現實持續支配著美國的世界戰略。這個現實也將繼續支配著下一任美國總統的外交政策作為,無論下屆總統是小布希還是凱瑞。

 當然,美國外交政策的具體操作過程會更為複雜乃至混亂,但這兩大主題將繼續扮演著支配型綱領的角色,並據此讓所有的混亂留在美國國土之外。

 美國的物理安全和地理的堅實道理,使華府繼續讓拉丁美洲、歐洲與亞洲維持存在著許多政治實體的狀態而陷入政治上的林立分歧,並鼓勵這些區域的個別國家繼續和美國保持良好而堅實的關係。無論這些國家的政治體制是民主還是專制。

 這就是地緣政治,當代美國外交政策的總根源。地緣政治界定著美國的外交政策,並因此界定著下一任美國總統的政策選項:凱瑞也罷,布希也罷,他們將會繼續推進全球反恐戰爭,繼續推進全球美軍重新部署,繼續推進美日同盟的「戰鬥同盟化」,以及繼續推進台灣的武裝自衛。

http://www.southnews.com.tw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