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來政權復辟之戰 回陳茂雄目錄  1

皇族的平民化不等於民主

 舊國民黨勢力積極舉辦經國先生逝世十五週年的活動,他們先將經國先生神格化,再利用經國先生的神主牌位爭奪政治版圖。他們造神的方式是歌頌經國先生勤政愛民、不為自己著想、本土化等,並否認經國先生實施獨裁統治。

 郝柏村說經國先生心中只有國家,從未為自己著想,郝先生大概沒有想到任何人站在經國先生的位子都不必為自己著想,因為大家都已經為他著想,甚至於揣摩他的意思行事,經國先生是否將自己定位為帝王不得而知,但可確定的是有很多人將他當作帝王看待,帝王所要的大家都為他準備好了,哪還有機會讓他自己表達意見。

最近更新目錄


 經國先生執政時期,有一齣收視率相當高的電視劇「怪俠歐陽德」是多數人晚飯後最佳的消遣節目,可是有一天該電視劇突然無預警的停播,只因為經國先生說該電視劇有點胡鬧。經國先生並未表示「怪俠歐陽德」電視劇該停播,只輕描淡寫的對該電視劇做負面的評語,就迫使該電視劇停播,世界上有那麼大威權的人大概只有戰前的日本天皇以及臺灣的蔣經國。

 否認經國先生獨裁的人是沒有是非觀念,選舉期間白雅燦在政見發表會上只說要經國先生公布財產就被判刑,其罪名是叛亂罪,沒有犯法,只說了國民黨不喜歡聽的話就變成叛亂犯,即使由皇帝掌權的獨裁國家都未必會如此,只有經國先生領導的國民黨政權才會如此踐踏人權,可以隨時抓一個沒有犯罪的人去坐牢。

 事實上,一個國家不能由人民的意志更換元首或立法機構就算獨裁政府;行政單位能夠控制立法權或司法權也算是獨裁國家。經國先生執政時期兩項都包括了,所以是獨裁政府無疑,當時由萬年國會執掌立法權,由萬年國代支持蔣家掌控國家元首寶座,臺灣人民不能依自己的意志產生國會議員及總統;經國先生執政時期不只可以控制立法權,更以特務機構(警總)架空司法單位,經國先生若不算獨裁者,那全世界就不會有獨裁者。

 經國先生是否有意使政權本土化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他總統任內都以外來政權統治臺灣,從未將政權本土化。經國先生的確進用一些臺灣老住民(本省籍),但有臺灣老住民參政並不代表政權本土化。

 一般人常會有一個盲點,以族群來定位政治勢力。固然絕大多數新住民(外省籍)反本土化,但臺灣老住民未必就支持本土化,甚至於在今日政壇上,還有不少臺灣老住民抗拒本土化的態度比新住民還要積極,所以政權是否本土化與族群無關。

 本土化的基本條件是要由臺灣人民產生政府,重大政策則由臺灣全體人民決定,所謂外來政權就是由臺灣以外的地區所產生的政權來統治臺灣,重大政策不能完全由臺灣人自主,日治時期統治臺灣的政權屬之。經國先生統治臺灣期間,以臺灣以外地區所產生的萬年國會掌控立法權,並以外地所產生的國代掌握總統人選,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反而不能推舉人選來統治臺灣,所以蔣經國還是標準的外來政權統治者,不是本土化的國家元首。

 今日臺灣還有不少人打著本土化的招牌抗拒本土化,他們不認同由臺灣全體居民決定臺灣的前途,一直將臺灣與中國綁在一起,認定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以近代民主社會的觀點來說,經國先生執政遠不如李前總統與陳總統,因為在政治民主、自由、平等方面經國先生是不及格,可是在民間他的聲望還是相當高,其原因是人民心目中經國先生是貴族,而李前總統與陳總統是平民,人民對貴族與平民的要求不一樣。貴族有親民的動作就會得到民眾的歌頌;平民就算再親民,在人民的心目中還是覺得是應該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蔣介石先生是以帝王的姿態對待人民,要看到他都相當不容易,不要說親民近民,經國先生則從共產黨那裡學得如何帶領群眾,所以不像他父親一樣,與人民隔了一段相當大的距離,因而受到人民的愛戴,後來的政治人物大都學習經國先生與人民話家常,但效果不彰,因為後來的政治人物在人民的心目中只算是平民,沒有什麼稀奇。

 很顯然的經國先生最大的成就是皇帝平民化,若你將他當作皇帝,則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皇帝;若將他當作總統,則他是一位獨裁的總統。 

 由專制演變到民主體制最大 的變化,是由人格不平等的世界變成人格平等的社會。一個人會歌頌與自己人格不平等的人是一項人性的扭曲,因為他們已將自己降格為奴才,只有奴才不會追求人格平等。對奴才來說,只要主人給了點滴好處就會感恩不盡,甚至於只要主人不迫害就變成恩惠。

 蔣介石是外來政權的獨裁者,經國先生繼承其政權,不可能一下子變成本土化的民主政權,這是歷史背景使然,不必加以苛責,但也不能予以歌頌。只建議經國先生公布財產就要坐十年牢,外來勢力卻可上街大罵「李賊登輝」、「埋葬李登輝」,在國會殿堂公然侮辱陳總統。

 外來勢力將「大家都是臺灣人」掛在嘴巴上,但對中國來的臺灣總統竟然與本土的臺灣總統有那麼大的區別,對臺灣人來說,真是情何以堪。國民黨最近又抬出經國先生的神主牌位,不知是否希望新政府的總統也要像經國先生一樣,製造出「美麗島事件」以及「陳文成案件」?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01.19)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