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 葉柏祥專欄 首頁 

美麗島解釋權的爭奪戰

 「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民主運動的里程碑,也是黨外運動重要的分水嶺。

 70年代開始,知識青年覺醒,開始參與政治,「大學雜誌」集團進行政治革新運動,爭取參與政治的權利,代表人物是許信良、張俊宏等人,鼓吹國會改革、言論自由,他們原本是要從事國民黨體制內的改革,卻遭致保守勢力的打壓,最後相繼脫黨,加入黨外民主運動的陣容,讓由選舉運動發展而來的「黨外運動」,陣容更加堅強,1975年8月間發行的「台灣政論」,就是黨外政團初步集結的象徵,代表反對勢力的發言平台,七六年初「台灣政論」雜誌被停刊,民主運動一度出現低潮時期。

 美麗島事件關係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對其重新詮釋與解讀,早在李登輝時代就已經開始,黃信介領頭的美麗島系,舉辦全台的「鑼聲若響」演講會,宣傳美麗島政治理念,亦強力主張為美麗島事件平反,終於得到李登輝在1990年5月20日就任第八任總統時的回應,正式為其平反,可是美麗島事件的真相,並未公開揭密,仍有待一些機密檔案的公佈,還原事件的真實面貌。

 美麗島的解釋權,除黃信介等大老嗆聲之外,副總統呂秀蓮出書「重審美麗島」,最早由國民黨發聲筒手中,拿回重新解釋權,她在「結清歷史債務,開創未來前途」的序文中,她為這本書耗掉11個年頭,因美麗島事件坐了五年半牢獄,寫這本書從著手蒐集資料到付梓出書,也歷時了五年半之久,她認為這本書問世之刻,便是歷史重審美麗島的開始。

 呂秀蓮這本書厚達610頁,多達50萬字,1991年12月10日問世,轟動一時,是出版界的盛事,前一個月,黃信介、許信良在凱悅飯店舉行黨主席交接典禮,場面盛大,但主要媒體仍掌握在國民黨人士手中,對民進黨極盡醜化之能事,她這本書的出版,是從國民黨手中,取回對美麗島的解讀權,扭轉媒體抹黑美麗島的局勢,台灣言論自由的生趣,更為蓬勃,曾有人批評呂在書中,過於膨脹自己的角色,當時她並未真正進入核心,有些事情她並不理解,可是她為這本書「嘔心瀝血」,值得肯定。

 施明德主持的「新台灣基金會」,長期致力「美麗島事件資料庫」的建立,「帶你重回美麗島」,以三年時間,兩千萬元經費,完作口述歷史,出版套書「珍藏美麗島」四本,共55萬字,這是國內目前最完整的美麗島史料,施明德的努力,使他與美麗島連在一塊,形成等號,但他這幾年的作為,太受爭議,大大磨損他美麗島光環。

 美麗島已經平反,但事件的真相仍如黑盒子,有待媒體的進一步挖掘,以及歷史的審判。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3.11.11

最近更新目錄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