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銘目錄 首頁  1

《阮銘專欄》

站在歷史高度看兩岸新關係

 世界已經進入新的歷史時代,然而我們的政府官員、立法委員、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在談論兩岸關係時,還停在舊代的舊思維。什麼「九二共識」啦、「中程協議」啦、「不獨不武」啦、「軍事互信機制」啦,鑽不出這些陳舊的我們只有拋棄這些舊時代、舊思維的牛角尖,才能開創世界歷史新時代的兩岸新關係。

 兩岸關係的新舊歷史角度

 舊歷史角度,就是從國共內戰、美蘇對抗的歷史角度看兩岸:兩岸關係是國共內戰的殘局,又是美國對抗中蘇或聯中抗蘇棋局中的棋子。

 所謂「一個中國」原則,是國共內戰雙方爭奪中國主權歸屬的歷史產物,那場國共內戰,是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打的,並沒有在台灣打。共軍沒有一兵一卒到過台灣,所以那場國共內戰,同台灣人民是沒有關係的。

 然而蔣介石被毛澤東打敗,帶著他的黨國敗兵敗將,退到台灣來了,同時也就把國共內戰的殘局帶到了台灣。蔣介石像明亡後的鄭成功,一個要反清復明,一個要反共復中。蔣介石的「一中」,不承認毛澤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擁有中國主權,他要「宰朱〈德〉拔毛〈澤東〉、光復大陸」,堅持他流亡來台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全中國」。

 毛澤東呢?也不承認蔣介石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擁有中國主權,當年共軍口號就是「打到台灣去,活捉蔣介石」,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全中國」。

 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更是可笑。從一九五○年韓戰到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約二十二年,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只承認在台灣的蔣介石政府是「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根本無視毛澤東的中國存在於世界。那時被戲稱為美國的「駝鳥政策」。美國政府偏愛這個在台灣實行專制獨裁的黨國政權,只是為了拿它當作美國同中蘇共產主義陣營對抗的一枚棋子。

 一九七二年尼克森會見毛澤束,美國這隻駝鳥第一次從沙裡仰出頭來,看到了台灣海峽兩邊存在兩個國家,毛澤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蔣介石的中華民國,雙方都聲稱只有「一個中國」,自己是「全中國的代表」。美國對此表示「認知」,即「認知」世界上有這樣兩個都自稱「一個中國」的國家,而美國「不表異議」。美國在對抗蘇聯共產帝國的棋局中,把中國拉到自己一邊,是其全球戰略的成功之舉,自然也就裝作無視毛澤東中國對本國人民的專制暴政了。於是從一九七三到一九七八年,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在同台灣的「一個中國」繼續保持正式邦交的同時,在中國的「一個中國」建立了大使級聯絡處的官方關係:也就是美國對台灣海峽兩邊一邊一國的雙重承認。

 然而到了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美國這隻可笑的駝鳥又把頭藏進沙裡,裝作看不見台灣存在於世界了。虛偽的「人權總統」卡特,根本無視台灣人民的人權,為了討好鄧小平,毫無道理的單方面改變台海穩定的「現狀」,對台「斷交、撤軍、廢約」。卡特的「一個中國」政策,是只承認鄧小平的共產黨黨國政府是「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把台灣從世界上一筆勾銷。卡特的台海戰略,實質上是支持鄧小平以「一國兩制」吞併台灣,只是希望鄧小平「不使用武力」;而且他的特使布里辛斯基唯恐鄧小平聽不懂,特別說明「不使用武力」這一點,只是美國政府應付國內輿論之需,「對中國完全沒有約束力」!

 這就是一九七九年以來二十五年間台灣海峽屢起風波的歷史根源。

 一九七九到二○○四年,是世界歷史大變動的二十五年。

 第一、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瓦解了蘇聯東歐共產帝國,美蘇對抗的雅爾達格局不再存在。美國沒有理由再把台灣當做「聯中抗蘇」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第二、台灣已從外來政權的專制黨國轉型為主權在民的自由國家「亞洲和全世界的民主典範」。主張「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國民黨舊黨國已被台灣人民拋棄,國共內戰的殘局在台灣已經消失。

 第三、二十一世紀是人類進入和平民主發展的新歷史時代,日趨壯大的自由民主力量同走向滅亡的專制制度恐怖主義力量之間的衝突,不是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而是文明與野蠻的衝突。世界上最後一個軍事霸權帝國中國不放棄武力吞併民主台灣的擴張主義野心,不但是對台灣人民的威脅,也是對世界自由民主制度和人類和平的威脅。所以手護台灣就是手護世界自由民主制度和人類和平。

 今天的問題是:許多人觀察兩岸問題,還停留於舊時代的舊思維,中國的「一中原則」,停留於國共內戰時代的中國主權之爭。美國的「三個公報」,停留於聯中抗蘇冷戰時代的駝鳥哲學。而台灣呢?雖已完成從外來政權到自由國家的「寧靜革命」,許多人的頭腦並未意識到自身的變化,習慣於跟著中國和美國的舊思維亦步亦趨。

 新時代的兩岸新關係,要從新時代世界歷史的高度去觀察。兩岸關係的未來,不可離開世界進入和平民主發展新時代的主體。一個是和平,一個是民主,一個是發展;世界的未來,兩岸的未來,都不可離開這三個時代主題。

 中國對台戰略策略的變與不變

 五二○前後,中國有不少動作,蓄意製造兩岸緊張空氣,如國台辦的反扁蠻橫聲明,張銘清記者會上打壓台商,人民日報海外版攻擊許文龍等等。其實都屬於無可奈何的小動作,不足為奇。

 第一、對阿扁無可奈何。選前中國花那麼大力氣打扁,動用全世界的關係聯合反獨打扁,包括美國總統布希都在被動員反獨打扁之列,結果阿扁還是當選。連戰「拿回政權,再造黨國」慘遭失敗,使中國把台灣套進「一個中國」絞索的打算落空。不惜國台辦聲明痛罵阿扁一頓,焉能下得了台階?這篇蠻橫聲明在阿扁就職典禮之前發表,適足以表明中國無可奈何地接受阿扁當選的事實,事實上是對連戰「不承認主義」的當頭一棒,罵的是阿扁,痛的是連戰,使連戰「翻盤」的最後一點幻想破滅。

 第二、對英國無可奈何。中國於一九九六、二○○○年兩次台灣總統大選,以文攻武嚇謀求影響選舉結果,均告無效。這次改持聯美壓扁〈陳水扁〉戰略,以求一逞。此舉確讓連戰一派產生錯覺,以為美中聯手棄扁,連戰勝算機會大增。殊不知台灣人民獨立自主性強,既不隨中國指揮棒轉,也不隨美國指揮棒轉。而美國是民主國家,選後必須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終使中國與連戰雙雙落空。中國對美國祝賀陳水扁當選無可奈何,只得在美國祝賀團抵台時發表那份國台辦聲明,還請美國駐中國大使過目後才宣布。李登輝說「叫狗不咬」,一點不錯,叫前還知會美國將是怎麼個叫法呢!

 第三、對連戰無可奈何。中國原來期待連戰擊敗陳水扁當選總統,卻沒有料到連戰會背棄從蔣經國晚年到李登輝時代國民黨傳統的民主化、本土化中道路線,去走極端主義路線。在政治上,連戰打「戰爭」牌、打「一中原則」牌、打「再造黨國」牌、打「反公投」牌,全面採取負面戰法,宣稱「選陳水扁就是選擇戰爭」,動員「百萬母親一人一信反戰反扁」。在組織上,連戰依靠白己身邊少數「宮廷衛隊」、宋楚瑜的「宋家軍」和陳文茜的「外籍兵團」三支極端主義特種部隊操盤造勢,使國民黨內馬英九、王金平等理性中道力量邊緣化了。連戰之敗,敗在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全盤皆錯,咎由自取。敗選後還死不認錯,死不辭退,繼續依靠那三支極端主義特種部隊把國民黨帶向反理性抗爭死路。中國除了不再寄之以「希望」,又能如何?

 第四、對江澤民無可奈何。胡、溫聯美壓扁,江澤民在旁邊看。現在連敗扁勝,江澤民幸災樂禍,南巡視察軍隊,製造台海緊張空氣,藉以攻擊胡、溫軟弱,好繼續賴住軍委主席位置不退。江派得意囂張,打擊台商等非理性動作迭出。有人說中國國台辦聲明是「胡七條」,比「江八點」更強硬,表明胡錦濤無意改善兩岸關係,而且會越來越硬準備一戰。這是錯估形勢。國台辦聲明只是應付江澤民的文宣攻勢,胡、溫終究還必須回到理性、務實的台海戰略。

 從中共十六人到今天,胡、溫執政一年半來,與江澤民時代有顯著差異的新思維,是國內經濟社會領域的科學發展觀和國際事務領域的和平崛起論:總目標是實現二○二○年全面小康。胡、溫的台海戰略,必須服從其新思維和大戰略。那就是回到去年十二月布溫會的「維持台海現狀」與今年三月中國人大閉幕記者會溫家寶的四個「以最大努力」。

 第一個「以最大努力維護台海穩定」,即溫家寶會見布希時表示「非常贊賞」的「布希總統立場」:「台海兩邊均不得單方面改變現狀」。中國從「促統」變為「防獨」,從直接對台文攻武嚇演變為要美國幫助阻止台灣「走向獨立」,這種戰術上的退卻,表明中國新領導人的戰略重心在國內實現「全面小康」的發展目標,其相應的對外戰略是求和而非求戰。那種認為台海形勢已到「戰爭邊緣」的判斷完全違背事實。

 第二個「以最大努力促進三通,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表明中國新領導人對台政策的近期目標,仍在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人員往來和促進三通。單列一條,與設有政治前提的「兩岸對話、談判分開」,也可以說這一條是陳水扁條款。因為當時連戰已公開宣布當選後立即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份訪問北京,同中國共產黨在「九二、一中」基礎上簽訂「綜合性協議」。即若連戰當選,這一條不必分列。

 第三個「以最大努力推進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恢復兩岸對話、談判」;可以說是連戰條款。若連戰當選來說,先套上「一中」絞索再談其他。

 第四個「以最大努力推進和平統一」,則是最終目標。

 這四個不同層次的「最大努力」,區分了中國新領導人對台政策的長遠戰略目標與當前策略手段。

 戰略目標不變:還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不承諾放棄用武。就像共產黨的「共產主義」目標一樣,屬於虛擬遠景。

 策略手段有變有不變。不變部分是「一個中國,聯合反獨」鬥爭綱領。變的部分,是承諾不單方面改變現狀,即從「促統﹂變」防獨﹂,而且是聯美防獨。

 走向和平、民主、發展的兩岸新關係

 未來兩岸新關係,大致不會離開和平、發展、民主這三個原則或主題,今天不少人對兩岸關係表示悲觀,只從兩岸看兩岸,「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國台辦一個打扁聲明,就是什麼「胡七條」。張銘清罵了一句台商,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篇署名文章,網上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就以為中國要經濟制裁台灣了。從表面看,台海似乎不平靜,不但文攻連連,台灣、美國、中國三方都在軍事演習。但這些只是轉瞬即逝的現象。走向兩岸新關係,要有新的觀念,新的視野,應從中國國內整體發展戰略和中國對外關係的全球視野去觀察台海形勢和兩岸關係。

 第一離不開和平。布溫會宣佈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之後,和平原則已是台、美、中三方共識。有人說,現狀由美、中兩家定義,台灣無定義權。這種話根本不通,現狀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任何主觀的定義都改變不了客觀存在的事實。趙高指鹿為馬,鹿還是鹿,不會變成趙高主觀定義的「馬」。除非趙高殺了鹿,換上一匹馬,那就叫「改變現狀」。所以胡、溫承諾不改變現狀,也就是承諾不以武力或脅迫手段謀求統一。假如中國真要訂定統一法並付諸實施那就是要殺鹿換馬,背離不片面改變現狀之承諾。胡、溫為了實現二○二○年全面小康的國內整體發展戰略目標和「和平崛起」的對外關係戰略目標,應當不會作此愚蠢之舉。因為顯而易見,胡、溫若鋌而走險武力犯台,必陷於國內發展目標破滅與國際孤立困境,甚而導致黨國之覆滅。

 第二離不開發展。台灣與中國,雖有政治上的根本分歧,但也有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領域,如溫家寶四個「以最大努力」的前兩個:和平與發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是兩岸發展的共同需要。今天的分歧是「三通」。主要的爭論有兩點:

 一是有無「一中」前提?中國過去要求台灣承認「一中」前提才談三通。台灣若鑽進「一中絞索」,一定走向喪權滅國。溫家寶的「促進三通」,不談前提,是務實的表現。

 二在國家發展戰略上,是台灣主體開放戰略的三通,還是中國主體開放戰略的三通?舉例來說,許文龍和張忠謀都主張三通,就屬於兩種不同開放戰略的三通。

 許文龍是台灣主體的全球開放戰略。他七、八年前就主張兩岸應趕快三通。他說為什麼船隻要先到香港蓋章,再繞到上海?損失時間和金錢的不是中國,是台灣。開放三通,節約運輸成本和運輸時間,不是可以提高台灣競爭力嗎?奇美企業在台南,追求的不只是賺錢,是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整體發展,提升整個國家和國民的生活品質。中國若封殺奇美,封殺的是中國自己,封殺不了奇美。我說過奇美是人文企業,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企業,奇美是台灣的典範,是世界的典範,全世界哪裡都可以去。

 張忠謀自稱發明了一條「張忠謀定律」,還想同「摩爾定律」相提並論。什麼是「張忠謀定律」呢?就是所謂「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心轉移中國」。張忠謀的三通,是中國中心、中國主體的三通。中國是主體,是中心,台灣是附庸、是邊緣。

 中國主體的開放戰略,把產業發展的中心轉移中國,可以使台灣邊緣化。台灣主體的封閉戰略,降低產業發展的競爭力,也可以使台灣邊緣化。台灣要避免邊緣化,必須採取台灣主體的開放戰略,實現台灣主體的三通。也就是說,台灣和中國,各自的主體都保持獨立發展,都向全球開放,實現不設政治條件的兩岸三通,互補互利,共同發展。

 第三、離不開民主。

 台灣在兩岸新關係中的優勢是什麼?一個是名列世界前茅的國家競爭力,一個是亞洲和全世界的民主典範。被媒體封為對台「不友好」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在國會聽證會的證詞中指出:「不論在亞洲或在全世界,台灣都是民主典範。美國會和在台灣朋友討論如何將他們的經驗介紹給全球,如何讓台灣的範例供全世界有意推動民主改造的國家引為借鏡」。

 今天困擾兩岸新關係的因素是什麼?是所謂「反台獨」、「反對走向台獨」、「反對漸進性台獨」、「反對切香腸台獨」、「反對台獨公投」等等。中國共產黨反,連戰國民黨也反,一唱一和。什麼「漸進性台獨」、「切香腸台獨」之類,還是連主席的創造發展,販賣到美國和中國去的。破解中國共產黨和連戰國民黨以「反台獨」破壞兩岸關係的有效武器,就是民主。

 道理很簡單。一個自由民主國家,一定是獨立國家。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個外來政權統治、奴役下的自由民主國家。但一個獨立國家不一定是自由民主國家,也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專制獨裁國家。美國不是「不支持台灣獨立」嗎?但又說台灣是亞洲和全世界的民主典範,這顯然不合乎邏輯。照譚慎格的說法,「美國可以在哲學思考層次接受獨立的台灣;只是中國揚言一旦台灣走上獨立,就會對台動武」。

 這就是問題的實質。台灣在事實上是獨立國家,在哲學上也是獨立國家,而且是亞洲和全世界獨立國家中的民主典範,早已超越「一旦台灣走上獨立」那個歷史階段。今天中國已經無法改變事實上和哲學上的台灣獨立現狀,其終極恐懼,只剩下「獨立」這兩個字,就像西班牙鬥牛場上的牛見不得那塊紅布一樣,一見就要瘋狂衝撞。

 為了防止中國瘋狂衝撞,我看可以退讓妥協,把那塊紅布換成綠布,就是民主。大家不是不滿意陳總統就職典禮演說把「制憲」改成「修憲」嗎?但我既未找到「制憲」,也未找到「修憲」,只找到「憲政改造」。我看改得好,更確切地界定了未來新憲法的功能。本來憲法的功能是建立一個獨立國家內部的憲政體制及其運作,並非對外宣布「獨立」之用。美國對外宣布「獨立」,是一七七六年傑弗遜起草的「獨立宣言」。而一七八七年的憲法,是各州代表在一起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覆爭論設計的國家內部憲政架構。什麼國旗、國歌、疆域之類均未入憲。

 我在七年前,就寫過一篇「江柯宴與李登輝的獨立宣言說」,說的是李登輝在接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聽取他簡報柯江會內容的當天和第二天,連續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和英國「泰晤士報」專訪。李登輝道:

 ──我們的人民不同意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台灣是台灣,我們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台灣自立於北京之外,像英國、法國一樣,是個獨立國家。

 那是一九九七年。後來一九九九年,李登輝總統的兩國論,二○○二年,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都是「獨立宣言」。這就是所謂台灣早已事實獨立、哲學獨立,哪裡還要等「一旦走上獨立」?

 但這些「獨立宣言」式的文字,如同美國傑弗遜的「獨立宣言」一樣不必入憲。因為與獨立國家內部的憲政架構無關。而且不必像西班牙鬥牛士那樣晃動紅布,刺激中國那頭鬥牛來瘋狂衝撞。為兩岸和平、發展計,台灣可以多談民主,毋論統獨。

 最近救國團和某報合辦所謂「基進和平主義」研討會,鼓吹共軍發動戰爭入侵台灣時放棄抵抗,投降共軍的「權利」。這種誘敵入侵的「基進和平」理論,給台灣帶來的將是戰爭而非和平。真正經過歷史檢驗的和平理論是民主和平論,Democratic Peace。

 和平、發展與民主是普世價值,也是兩岸新關係的基石。今天兩岸對立的根源是民主與專制的差異。台灣不但要通過憲政改造發展與鞏固自身的憲政民主制度,並且要以自身的民主典範引導中國走向民主。要讓中國人民懂得,今日之台海危機不在台灣一邊,是在中國一邊。台灣不存在「一旦走上獨立」的問題,中國存在「何時走上民主」的問題。中國「一旦走上民主」,就是兩岸和平、民主、發展新階段的開始。

 願台灣與中國人民共同締造和平、發展、民主的兩岸新關係。〈本文為作者於行政院領導研習營講稿〉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4.06.10)

最近更新目錄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