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阮銘目錄 首頁  1

連戰復辟挫敗 難圓句踐夢

2

3

 民主在台灣,從蔣經國晚年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開始,只有短短十六年的歷史。其間的選舉,猶如民主改革力量與外來政權復辟勢力之間連續的拔河賽。選民的智慧,總能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讓民主在台灣向上提升,而避免向下沉淪。這可以說是具有台灣特色的民主化進程。

 1996年台灣首次總統直選,國民黨內外來政權復辟勢力就試圖借助中國飛彈威脅贏得政權,終結蔣經國、李登輝革新保台的民主化、本土化路線。結果李登輝、彭明敏兩組台灣總統候選人獲得75%的選票,挫敗林洋港、陳履安的「大中國」復辟勢力。

最近更新目錄


 2000年總統大選,連戰與陳履安聯手打戰爭恐怖牌,把副總統候選人蕭萬長與黨主席李登輝撇到一邊。陳履安宣稱連戰是唯一有資格同中國共產黨談判統一的人選。結果連戰一敗塗地,得票率跌到23%!比他同李登輝搭檔競選時跌掉一大半(從54%跌掉31個百分點)!

選民對連戰說不

 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連戰擺出「泛藍」三軍統帥架式,發動圍剿李登輝的「聖戰」,媒體、政客、「學者」一齊上,宣稱李登輝已被剿得「眾叛親離」、「銷聲匿跡」,中國國民黨可以贏得「至少90席,爭取超過100席」,操控立法院,奪得組閣權。結果國民黨在立法院從李登輝時代的123席跌至連戰的68席,跌掉45%!

 今年的選舉,本來只是北、高兩市市長和議員的地方選舉。連戰蓄意拉高對決層次,策劃「學者」、「媒體人」到中國國民黨中常會發表專題演說,製造輿論,把地方選舉炒作成「第二次政黨輪替」和對中央政府的「不信任投票」。連戰把中國國民黨作戰主力投入高雄市,企圖通過在高雄市擊敗謝長廷取得所謂「二次政黨輪替」,進而實現2004年全國政權輪替,讓他「重回駕駛座」!

 高雄市選戰後期,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黃俊英已被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邊緣化。黃俊英實際上已靠邊站,主角是連戰,主題是對阿扁政府的「不信任投票」,為他奪取總統大位打開南部缺口。

 智慧的高雄選民看到了連戰的企圖,選情由冷轉熱。無論連戰的策士們如何不擇手段,以造謠、抹黑攻擊謝長廷,選民以選票對連戰作出回答:不!

 謝長廷以超過50%的選票獲得高雄市選民的支持連任市長,民進黨在高雄市議會也取代中國國民黨成為第一大黨(不知道這叫不叫「政黨輪替」)。至此連戰的「二次政黨輪替」大戰,首戰挫敗。

馬英九嚴守市政議題

 那麼連戰是不是贏得了台北市呢?回答同樣是:不!

 台北市長選舉,馬英九以87萬多票(得票率達64.11%)當選連任,恰恰是馬英九嚴守市政議題,與連戰的中國國民黨「二次政黨輪替」戰略拉開距離的成果。

 所謂「泛藍陣營」,其實顏色並不一律。所謂「泛藍共主」,也沒有一個作得了「泛藍」的「主」。連戰、馬英九、宋楚瑜,從意識形態到個人風格,都各有千秋。

 三個人中連戰的意識形態最極端,可以說是「一中基本教義派」,復辟中國國民黨外來政權的意志最堅決,對李登輝的仇恨也最深,從他與陳履安同台宣佈「走自己的路」到撤銷李登輝黨籍時的咬牙切齒,可一覽無遺。

 什麼是連戰「自己的路」?陳履安最清楚,就是「去同共產黨談判和平統一之路」,就是背棄蔣經國、李登輝革新保台路線,走復辟親中外來政權、把台灣變成「中國一部分」的「大中國」之路。連戰堅稱他的「中國國民黨」「代表全中國人民」,誓言「臥薪嚐膽」,就是學越王句踐,報李、扁之仇,復辟「大中國」外來政權。

 馬英九始終避免捲入連戰的意識形態極端,不參與連戰撤銷李登輝黨籍、罷免陳水扁總統、「二次政黨輪替」歷次政治戰役。馬英九也至今不忘重提四年前首任市長選舉時認同自已是「新台灣人」與走台灣民主改革之路的承諾。這次選舉,連戰打李反扁,宋楚瑜下跪,馬英九均不為所動,堅持台北市獨立自主的溫和選戰策略,格局與高雄市迥異,使他獲得廣大中間選民的認同。

連戰一心想「重回駕駛座」

 馬英九與連戰的區別,是馬英九個性溫和,能夠體察民意,不走極端;而連戰的勾踐情結,使他只想著「重回駕駛座」報仇雪恨。有人認為連戰可能當「泛藍共主」而把總統大位讓給民意支持度比他高的馬或宋,是不了解連戰性格的一廂情願。

 宋楚瑜被視為台灣最有謀略的政治人物,恐怕是估計過高。此人胸無大略、個性急躁,長處是做事精細、待人周到,任省長時頗有人緣,「人氣旺」即由此而來。論謀略宋楚瑜玩不過連戰,每次連戰大敗,宋楚瑜忙著去幫連戰「鞏固領導中心」,等到選舉時宋連談合作,連總是先一口承諾「國親合」,旋即借口基層反彈逼宋退讓,一步步削弱宋的影響力。此次宋之下跪,即讓無可讓之際的情急動作;說有多大影響恐誇大之辭。難道宋不跪,連戰就能實現高雄市「二次政黨輪替」?這也未免太低估高雄選民的智慧了。

馬英九不會與連戰爭老大

 北高兩市選舉剛剛落幕,人們的注意力已迅速轉移到2004總統大選,究竟誰是「泛藍共主」?誰與誰配?誰為正,誰為副?議論紛紛,民調不絕,尤以馬英九的呼聲為最高;他到女校演說,女生都尖聲喊出「總統好,市長好!」似乎市長已兼任總統。這都是連戰、胡忠信「二次政黨輪替」論掀起的浪花,但人們未必去思考連戰、胡忠信「二次政黨輪替」論真意。

 第一,胡忠信的所謂「二次政黨輪替」,是量的連戰之體,裁的連戰之衣,豈能縫成馬英九、宋楚瑜的嫁衣裳?「杜鵑啼了,你準備好了沒有?」既未問宋楚瑜,也未問馬英九,問的是連戰。道理就是陳履安點出的,只有連戰有此「資格」。連戰的這個「資格」,是不可讓渡的。

 第二,連戰在高雄開打「二次政黨輪替」首戰,不只對陳水扁「投不信任票」,也是對宋楚瑜顯示主將威風。他要以中國國民黨搶佔台灣南部制高點之戰績,確立自己的「泛藍」盟主地位,逼宋楚瑜甘拜下風接受「連宋配」。

 第三,馬英九在台北市得票再高,也不會去同連戰爭老大;他真想當總統,儘可等做完市長任期後的2008年。這同四年前馬英九出來選市長時情勢完全不同:那時國民黨無人敢出來同陳水扁競爭;而今馬英九豈能不知連戰的勾踐情結,連絕不會放棄2004年同陳水扁一決死戰,他何必去同連戰爭?

 第四,馬不選,連必選;宋楚瑜的最後抉擇就成了關鍵。若連戰高雄首戰獲勝,宋楚瑜恐怕只能屈從連戰當老二。現在連戰高雄戰敗,宋楚瑜假如親民黨市議員選得好,還有同連戰一爭高低的本錢,現在宋楚瑜連這點本錢都沒有。何況連戰還善於貪天之功為己功,他可以把馬英九勝選的光環轉移到自己身上,再加新黨已經倒進連戰懷抱,在選戰中喊出「國新攜手,總統易手!」宋楚瑜的選擇餘地有限,2004年連宋配的可能性大增。

連宋配能否一圓勾踐夢

 第五,連宋配能否一圓連戰的「勾踐夢」,取決於三大因素:

 其一:所謂「泛藍陣營」能否一致接受連宋配?前文已指出,「泛藍陣營」顏色並不一律。連戰的「中國國民黨」內,也有不少未必願意代表十三億中國人的台灣國民黨員,他們尚未看清連戰的「一中基本教義派」真面目。連戰一旦與宋楚瑜及新黨「一中基本教義派」攜手,難免不露出狐狸尾巴,國民黨內不認同「一中基本教義」的台灣主體派不無可能分裂出來。宋楚瑜的親民黨內,也有主張保持自身獨立性的一部分黨員,可能因為不認同宋楚瑜屈從連戰擺佈而發生分裂。因此當所謂「泛藍陣營」整合「連宋配」之際,不能排除同時產生政黨重組效應。

 其二:陝水扁總統及執政的民進黨能否有效提升治國水準?這是台灣民眾的主要期待。連戰借北高市長選舉打擊國家中樞的圖謀既未得逞,陳水扁總統及民進黨應有機會在治理國家、革新國政方面對台灣人民作出努力與貢獻。無論「拚經濟」、「拚教育」、「拚文化」、「拚環境」、「拚外交」,都應有符合「台灣主體」建設的明確方向和具體措施,才能凝聚全國力量共同奮鬥,防止「救台灣聯盟」之類以危言聳聽製造集體恐懼。即使反對陣營有分裂可能,執政者也不可把僥倖寄託在反對陣營的分裂之上。努力治理好國家,才是阿扁贏得二00四年連任的正道。

 其三:選民的智慧,能否覺悟到2004年總統大選面對的台灣危機?連戰的中國國民黨「二次政黨輪替」,正是台灣必須面對的「大中國」外來政權復辟危機。江澤民的中共十六大報告對台部分,刪掉「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只剩下「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把這個中共不寄希望的「台灣當局」「輪替」掉,換上一個可以讓中共「寄希望」的新「台灣當局」,以便於中國實現「二十一世紀三大任務」之一:吞併民主台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這難道不是同中國國民黨的「二次政黨輪替」論遙相呼應麼?

 我提出「二次政黨輪替,還是外來政權復辟」根本質疑,不是無的放矢,也不是一般地反對政黨輪替。政黨輪替是自由民主國家的正常現象,但前提必須是認同這個自由民主國家,對這個國家的國土、國民有明確界定,絕對不容混淆,絕對不容一個政黨同時認同兩個國家,自稱代表兩個國家甚至三個國家(台灣、中國、蒙古)的人民,而又要去競選其中一個自由民主國家(台灣)的總統(像連戰那樣)!對於面對中國武力吞併和經貿統戰雙重威脅的民主台灣來說,假如掉以輕心,全國人民奮鬥得來的台灣民主奇蹟被毀於一旦,台灣重新沉淪於香港式「大中國」外來政權統治是完全可能的。

news.8k.com)

(2002.12.12)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