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驗民進黨嘉義番專欄

撞上冰山的鐵達尼

 在台灣,能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智慧的學者不多,大部分都是固執己見的窮酸學究,作亂不足、搗亂有餘。對於這些蛋頭學者的嚎噪,外界往往給予過度關切,可見台灣這個社會的憨人實在太多。

 近日,有一群所謂的挺綠學界人士連署反扁,其中,吳乃德為其兄,張富忠為其妻,不良動機令人起疑。至於,美麗島事件受難者紀萬生,持續高分貝開砲,聲明不排除發動群眾,包圍法務部長施茂林以及調查局長葉盛茂的家,其歇斯底里的語氣,很像崇拜、呵護綁匪的肉票。疑似早年被國民黨刑求過度,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當船要沉時,船長如果躲在船長室不管事,乘客應該馬上自行組織,進行有秩序的疏救工作,而不是想盡辦法要把船長從船長室拖出來,丟到海裡。

 1912年4月10日,鐵達尼號在經過數個月試航後,展開首航,預定從英國的南安普頓港駛往美國紐約。鐵達尼號是由湯瑪士安德魯斯(Thomas Andrews)設計的超級豪華郵輪,採用最高安全標準的雙層鋼殼,全船隔成16個互不透水的閘艙,就算撞破船殼,幾個閘艙進水,鐵達尼號也照樣能浮,因此,號稱「不沉之鑑」。

 在台灣,2000年也有一艘鐵達尼號下水,阿扁驚險當選總統,完成台灣民主史上首度的政黨輪替。由於阿扁擔任總統之後的言行落差太大,對選民的承諾忘得太快又轉得太硬,施政全看媒體,治國沒有理想,念茲在茲只是自己權位,以致四年後競選連任再度陷入苦戰。

 不過,經過二二八手護台灣、台灣心聲、非常光碟傾力義挺,馬立強暗中放水,以及兩顆子彈的天助,儘管有陳由豪隔海揭發政治獻金,阿扁還是再一次輕騎過關、僥倖連任成功。阿扁從此有了真命天子的自信,以「不沉之鑑」之姿,大膽地航向遍佈冰山的「泛藍大洋」。

 鐵達尼號航行4天後,4月14日晚間11時40分,在北大西洋擦撞到冰山,右舷前端畫破了一道幾百英尺的缺口,船首5個閘艙進水。剛開始,沒人相信鐵達尼會沉,船上工作人員勸乘客無須驚慌,乘客亦普遍認為情況並不嚴重,紛紛回房休息,反應還算鎮靜。

 10分鐘後,船首由於進水而下沉8英尺,船長艾德華史密斯(E.J.Smith)趕忙找原設計者安德魯斯來評估損壞情形。經過仔細計算, 安德魯斯表示:「如果只有四個閘艙進水,鐵達尼還能浮,要是五個閘艙進水,船首就會向下傾斜。因為船首下傾,海水將會從進滿水的閘艙漫過另一個閘艙,擋也擋不住。」他再進一步提醒船長:「鐵達尼是鋼鐵打造,到時必沉。」

 連任後的阿扁總統更加倒行逆施、草菅民意,「扁宋會」讓所有支持者內心淌血,而民進黨卻不知天高地厚,積極展開長期執政的準備。爾後不久,接二連三爆發高捷外勞事件、陳哲男的司法黃牛貪瀆案、第一夫人的SOGO禮券案、趙建銘的台開案,還有馬永成更是一顆多彈頭的原子彈,民進黨何只五個閘艙進水,總統的一妻二秘三師四親家皆出問題,船首早已嚴重向下傾斜。

 三合一敗選是第一個警訊,日益跌落的民意支持度已充分顯示,海水正從進滿水的閘艙漫過另一個閘艙,擋也擋不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進黨因人民支持成為執政黨,亦會因人民唾棄而失去政權。完全失去民心的政黨,勢必要亡黨。

 1912年4月14日午夜時分,鐵達尼的船長發出無線電求救訊號,並開始疏散乘客。正因為鐵達尼號是「不沉之鑑」,為了節省空間,只配備僅供半數乘客使用的救生艇。船長以「婦孺優先」的命令,督導乘客上救生艇。1時40分,最後一艘救生艇用完,疏散行動被迫終止。

 1912年4月15日2時17分,船長史密斯最後對船員說:「隨人顧性命(It's every man for himself)」。2時18分,一聲巨嚮,鐵達尼號前半部因進水而下沉,後半部反而上翹,船身經不起負荷,斷裂為兩截,船首旋即沉入水底。2時20分,船尾部分也緩緩消失於海面,大約三分之二的乘客(1490人)隨之陪葬,迅速一起沉入4000公尺的海底。

 迷信金錢,被財團牽著鼻子走的民進黨,施政越來越向中國傾斜,而支持者則注重台灣整體利益、普遍反對三通。民進黨好像船首也已進了水,前半部要沉,後半部要浮,早晚會斷裂為兩截。再加上內部派系鬥爭十分激烈,尤以新潮流心狠手辣、包山包海,與其他派系格格不入。蘇謝內鬥亦一直如火如荼在進行,並未因內憂外患而稍歇,情況更是不容樂觀。

 由中國紅藍媒體刻意操作,檢警調裡應外合,民進黨的聲譽已經跌到谷底。據民進黨政策會針對明年立委選舉的評估,民進黨可能只剩三十到四十席,亦即國會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席次。今後打著民進黨「污」旗,要贏得選戰將會十分困難,民進黨內的本土派不如趕快跳上救生艇,出來糾集其他各方的本土勢力另起爐灶,以求保住台灣派的元氣,讓民進黨載著新潮流、親中派、割稻組一起沉入海底。

 在此謹借用史密斯船長的最後一句話,奉勸所有民進黨的本土派:「隨人顧性命(It's every man for himself)」。棄船要趁早,救生艇應儘速駛離鐵達尼,以免被沉船所產生的漩渦捲入海底。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