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邱垂亮專欄

馬英九和胡錦濤都在拜儒教

 馬英九上台不到五個月,治國表現極差,民不聊生,被認為台灣半個世紀來最差勁的總統,更是最偏向中國、把台灣國家主權流失、削弱最多的台灣領導人。但是,他好官自我為之,甚至當起走孔廟中門的「中國皇帝」,大多數的台灣人民卻似乎視若無睹,一點也不生氣、不吐血。

 很多主張台灣主權獨立的朋友看得瞪眼、氣結,大罵「他馬的」賣國,也大罵台灣人民沒路用,「去死好了!」,無奈之情溢於言表。也有很多朋友開始問「為什麼?」,為什麼台灣人民會投票選出如是無能又反台灣的馬英九當民主台灣的總統?為什麼馬英九在大走大中國(一個中國)、大一統的「終極統一」的路,削弱、出賣台灣國家主權,台灣人民不會生氣、不抗議、不抗爭?台灣人民究竟有什麼毛病?這些「為什麼?」問題滿複雜,不好回答。

 很多人歸罪陳水扁八年執政無能,權力腐化,讓人民失望。阿扁無能,沒有剷除腐敗、專制國民黨政權統治台灣50多年的中國統派勢力,讓統派權勢繼續控制不僅政府機制、官僚系統,還讓他們控制媒體(對拿中資的TVBS都不敢動)、教育(小學到大學)及學術研究機構(蔣經國基金會)、社團組織(農會、工會、救國團)、工商企業。簡直還是權勢包山包海、無孔不入、控制台灣政經社會命脈。

 當然,阿扁八年雖在民主轉型上有所作為,但在轉型正義的重要工作上作為、成效有限。不僅對國民黨非法、非義取得的龐大黨產動都沒動,沒有還財於民,拉法葉艦軍購弊案辦不下去,連簡單的正名工作,如中華郵政改為台灣郵政、中正紀念堂改為自由廣場等,都是在他要下台前才匆促趕辦,潦草成章,效果不好。

 有些學者朋友則在台灣的民主制度面著墨,認為阿扁和民進黨雖在民主制度建構上有努力,但也無智、無能。不僅在國會制度上運作不出立委多數聯盟的執政優勢,順利推動國政,連在憲政改革、公投法、立法院等的民主制度改造上都推動得很粗糙,對專制主義的國民黨一再妥協、讓步,結果對台灣的民主制度沒改好還改壞,拿石頭砸自己的腳,讓國民黨佔盡制度優勢,蓄勢待起。

 有人進一步指出台灣的制度民主並不如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所稱的那麼成功,其二度政黨輪替並不證實台灣民主制度鞏固。因而,李登輝和陳水扁兩位前總統對台灣的民主化雖有貢獻,但程度、成效仍然有限。因此,有馬英九帶領國民黨輕易專制復辟的歷史黑色鬧劇。

 其實,李登輝雖同意杭廷頓肯定台灣制度民主化的說法,但也深度審視,看到台灣民主化雖有制度建構,但政治菁英和台灣人民的民主素養仍非常缺乏。政治菁英方面,連戰帶頭輸不起、不認輸、不叫陳水扁總統,去中國「連共(產黨)反台(獨)」。國民黨立委在立院胡鬧亂搞,逢扁必反,什麼改革政策、重大國策(如軍購)、連憲法規定的監委任命,都反紅了眼、不通過就是不通過。人民方面則還是「庶民」(subject)心態嚴重,不知如何當家作主,作民主主人,看不出國民黨的專制腐敗本質,不珍惜選票,一再選黑金、黑道的人當立委、縣市長。在在都印證了「有怎麼樣的人民就有怎麼樣的政府」的金科玉律。

 李登輝談的民主素養就是政治文化。談它,有學者從人類社會學的理論來看,認為台灣400多年來被外來政權殖民地統治,製造根深蒂固的殖民、甚至奴隸心態。雖有這些年的民主運動,也有一定的民主制度建設,但距離當主權在民的國家主人的智能成熟培養,還有很長距離。

 1960年代開始研究政治發展、民主化的學者,從1960年代由阿蒙德(Gabriel Almond)、白魯恂(Lucian Pye)、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等領導發展的文化論(culturalism),到1990年代杭廷頓獨霸一方、其實是1950年代就轟動一時的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啟蒙的民主制度論(institutionalism),對如是豐盛的民主化論述,雖被搞得頭昏腦脹,但也茅塞頓開,知識豐收,受益非淺。

 我從文化到制度決定論、又再回到思考文化論,近40載,有相當漫長的心路、智慧歷程。1960-70年代我曾熱中文化論,同意阿蒙德、白魯恂、費正清等的看法,認為東方專制文化、尤其是中國的儒教專制文明,在東亞、尤其是中國,2000多年來繼續有效運作,已被深層心理內在化(internalized),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不僅主宰人們的心態結構、價值系統、行為模式與規範,也決定社會、政治、經濟的制度建構、運作程序。

 1980年代後,因為日本之後台灣、南韓等國的民主化迅速發展,突破儒教專制文明的桎梏,我和李登輝一樣轉向熊彼特、杭廷頓(第三波民主化)的制度民主化論述。

 如今面對台灣、南韓、泰國、甚至日本民主化面臨的東方專制文化的反撲、復辟,我們又被迫回顧、回想文化論,尤其是中國的儒教文明。(杭廷頓「文明衝突」裡的儒教與基督教的文明衝突,在此不論)

 秦始皇大一統中國,僅數十年。漢武帝建立漢朝後開始提倡儒教,把孔夫子的儒學變成國教,更推展成統治天下的帝國主義的政治意識型態。之後2000年來儒教一直是專制有效統治中國的意識型態。雖有朝代變換,但無意態變動,成為人類歷史最長遠、有效的專制統治意態系統,比基督教、回教文明國家都有更長久、牢固的成功運作歷史。

 古老文明系統(杭廷頓「文明衝突」的七大文明系統),如基督教、回教、儒教、印度教,都有其一定符合人性、人道主義的地方,可以有效規範人的行為,解決人的問題。但是,它們也都有同樣人性、人道矛盾、衝突的地方。尤其在維護統治階層的權勢地位上,它們,尤其是中國的儒教文明,更有其濃厚的專制主義意識型態的基因成分。

 簡言之,中國的儒教文明,雖有其「民本」思想,但基本上沒有「民主」,是「君君臣臣」君權至上、「父父子子」父權至上、「士農工商」階級分明,有利專制統治階級維持其權勢地位、「和諧社會」的意態工具。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備受外強欺辱,中國人才發覺他們的國家非常落後、衰弱,不再是世界的中央大國。有人開始認為因為儒教專制文化,中國才如是腐化、古朽、虛弱,不堪一擊,成為東亞病夫。他們認為中國要迎頭趕上,快速現代化,振興古老中國之道非打倒孔家廟不可。1919的五四運動陳獨秀、胡適等如是認定。之後毛澤東的共產黨無產階級革命,以馬列毛主義取代儒家思想,批孔、反孔成為其革命運動的主題、主軸。1966-76文化大革命老毛把此反孔意識型態運動推到最高潮、最瘋狂、也把中國帶入人間煉獄的悲慘境界。

 1979年鄧小平復出。推展改革開放、國家資本主義路線,經濟開放但政治依然專制獨裁,因而爆發1989天安門事件,民主運動被殘酷鎮壓,共產黨一黨專制統治更為嚴厲。為了取代已失去作用的馬列毛主義,本是反孔的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發動專制復辟主義,開孔廟讓中國人膜拜。不僅中國,還在世界各地設立「儒教中心」、發揚儒學(名為學術實為統戰)。胡錦濤的「和諧社會」就是儒教政治意識型態重現帝國中國的代名詞(「大同世界」英文翻為「Great Harmony」),換湯不換藥。

 匪夷所思的是,民主化已有相當程度的台灣竟也出現民選總統馬英九的崇孔、拜孔怪異現象,並與他頗為崇拜的胡錦濤搖相呼應。連蔣介石父子專制獨裁,雖也以儒家為其治國之本,都不敢走孔廟中門以皇帝自居,馬英九竟大刺刺走中門並洋洋得意,還罵前任總統不去孔廟拜祭。真令人有時光倒流回到歷史過去的黑色喜劇感覺。馬英九的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真不知是怎麼修得的。

 當然不要低估馬英九。他就是要學胡錦濤,要拜儒教,目的就是要用儒家政治意識型態統治台灣。

 蔣介石帶領國民黨跑到台灣後,也是以儒教治國,經過嚴密控制的教育、文化、心理洗腦,把本來就還有儒教文化心態的台灣人民教化(內在化)得更是聽話的「庶民」。到今天,台灣人民雖經過初步的民主化洗鍊,但基本上還是滿腦袋專制文化、不知如何當民主主人的庶民(有人看到馬英九還會跪下去)。

 也就是李登輝口中的缺乏民主素養的台灣人民,所以,2008年台灣人民會如是容易受騙,選出國民黨專制復辟的馬英九。選前馬英九說他是台灣人、他不會和中國統一、台灣前途應由台灣人民決定。選後一夜間他就變成中國人,台灣不再是主權國家,與中國竟不是「國與國」而是「特別」(國內地區與地區)關係。如是荒腔走板、削弱台灣國家主權、出賣台灣人民頭家基本權益的作法,當民主主人的台灣人民卻似乎視若無睹,一點也不生氣、不抗拒。這不是標準的中國儒教文明教化成的庶民心態表現是什麼?

 2008.3.22台灣人民選馬英九當總統,讓專制統治台灣半個世紀的國民黨權力復辟,馬英九一上台就翻臉不認台灣,向專制中國傾斜,台灣人民不生氣。阿扁8年執政失敗,經濟沒搞好,媒體唱衰、抹黑,民主制度缺失,運作不靈,殖民地主義遺毒猶存,都是原因。但無疑地,台灣人民民主文化修養不足,國家認同不定,儒教專制文化仍深植人心,台灣人民不知如何當家作主,一定是重要主因。

 馬英九和胡錦濤都在拜儒教。和基督教、回教、佛教一樣,儒教有其可善、可惡的意識型態運作的正面與反面。拜儒教拜對的話,是走「王道」、人(仁)道,那麼儒教就是正教。如果拜錯了,走「霸道」、非人道,那就是邪教、魔教。

 還有,既使拜儒教有理,根據儒教教義,如治國有方,人民幸福,則有「天命」(mandate of heaven); 如治國無方,民不聊生,必失「天命」,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推翻政府的。

 最後,胡錦濤在專制中國拜儒教,愚民,對他的獨裁統治中國,有效。在民主台灣,馬英九走孔廟中門拜儒教,要騙台灣人民,雖然還很多台灣人民仍然心懷儒家文化,但民主制度仍在有效運作,民主文化必然也會因而生根、發芽、成果,長遠看,馬英九拜儒教的愚民政策必敗無疑。這是可以實踐驗證、歷史保證的。

 馬英九不要忘記,在民主台灣,他既沒有「天命」(當皇帝)專制統治台灣,更沒有「民命」(people's mandate)把台灣出賣給中國。台灣人民有主權在民的憲政權力隨時把他掃地出總統府大門。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