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 回郭峰淵專欄 回首頁 

公有地的悲劇


  台灣的很多公園,雖然有花草樹木,卻也經常是垃圾堆積,或是遛狗尿、便之處。這個現象,學術上有個專有名詞:公有地的悲劇。即公有地,本是眾人共有的園地,卻不幸地變成了私人棄置排泄物的地方。現在的台灣也充滿了公有地的悲劇──不只是在公園,還有最重要的四種公共有地──立法、行政、司法,以及媒體,都有公有地悲劇的現象。

  立法公有地的悲劇,已經惡化到大家習以為常的狀況。它裡面有黑金與鬥爭,有傲慢與偏見。但不管如何,其立法品質,無異於隔空抓藥。

  行政部門在解嚴之前是悲劇的製造者。解嚴之後,則成了黑金悲劇的共犯。新政府上台之後仍有將股市視如膏藥的財經政策,以不變應萬變的政務官僚,及欺上瞞下、短視懦弱的幕僚。

  司法部門以前是悲劇的執行者,現在則是無奈的悲劇旁觀者。它弄出個決議案,別人要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它的成員要改革其制度,既得利益者卻要制度改革其成員。它本要保護人權,卻有時視人權無物。

  但這些悲劇,皆不如媒體公有地的悲劇。打個比喻,公園不但是屎、尿、垃圾堆積之處,還給少數惡霸強佔成為嫖毒的犯罪源地。它有極度的自由,卻無品質,更無自省與自律。

  在熱門媒體眼中,諾貝爾文學獎的靈愛,敵不過AV女星的肉愛。而AV女星,為了銀幕形象,裝扮成純純少女,但是政治人物,竟然也為了博取媒體關愛的眼神,必須委屈的裝扮成仰慕諾貝爾文學得主的純純少女的姿態。到最後,熱門媒體充斥了出賣了靈魂的政客及出賣肉體的AV女星,真是個大悲劇。

  更悲慘的是,媒體挾其輿論暴力,綁架了行政、立法與司法,製造了現在台灣貪得無厭,缺乏是非公義的文化,更加深了台灣公有地的悲劇。

  公有地悲劇,有其歷史背景,在獨裁社會裡,公有地是傷心地,是大家既恨又怕的地方,所以大家對公有地有了疏離感與恐懼感,不願參與,也因而讓有心人士有機可乘,製造了公有地悲劇。台灣過去一百年被壓迫的歷史,雖然已解嚴,終仍然留下其陰影,使得公有地悲劇持續。

  但這並不意謂公有地悲劇的演員皆是自私自利的惡棍。公有地悲劇的背後,已是利潤億萬的商業。他們都已為公有地悲劇穿上了「國家、民族、人類」的糖衣。因此,演員們雖身在其中,卻無意識到其惡棍的角色。有些雖意識到了,卻必須穿上仁義道德的袈裟,捍衛其分裂的人格。這種無知與偽裝,加上了商業利益,使得公有地悲劇惡性循環,無法改革。

  然而,退步本是進步的前兆。現在台灣公有地悲劇雖惡化了,卻同時間有更多公民社會的力量產生。「不要問國家替你做了什麼,要問你替國家做了什麼。」是前美國總統甘乃迪的名言,也是每個台灣公民今天必遵的守則。大家一起來掃除公有地悲劇,有朝一日,台灣將再是個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