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嘉生專欄

從「解讀」看濫用credit的台灣社會

 許多時候每當事情出來之後,就會出現一大堆專家、學者及政客進行解讀,這種解讀到底有甚麼意義呢?在台灣,我的想法是很有意義,對於沒有膽量又沒有記憶的台灣人,透過解讀去哄騙嚇唬真的很有用。

 在一個有秩序、有水準的國家,資訊的解讀會分成幾個管道,一個是正式、被重視的管道,一個是任意解釋的管道,社會大眾重視的是正式、被重視的管道。因為聽取解讀會影響人們的決策,也需要時間成本,所以,解讀資訊就變成有價值的行為,必須從有權威的管道去獲取。

 權威管道在解讀資訊時,不一定每一次都正確,但每一次解讀的結果,不管正確與否,都會負責任的向收訊者報告。透過這樣的處理方式,他們「解讀資訊」就會建立起權威,也就有社會影響力。與之相反的,就是有些人會隨便講講,這種隨便講講,或是解讀經常出錯的解讀者,無論在那一個社會中是不會重視的,因為他在浪費收訊者的時間及信賴,這也就是在浪費社會資源。

 在台灣,媒體就是一個會亂卻又提供不負責任資訊的單位,這樣的單位會請一些亂解讀資訊的人在解讀資訊,也就不奇怪了。

 媒體訪問一些解讀資訊經常出錯,已經到累犯、慣犯地步的人,這種解讀其實在混淆視聽,這種行為在一個信用社會是很難生存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是這樣,因為接受這樣資訊的成本太高,導致精於計算的社會會出現一種淘汰的機制,讓他倒閉。

 但台灣不是一個重視信用的社會,台灣的媒體也是一個寡佔市場,要逼廠商退出市場很困難,許多廠商尚且可以透過創造錯誤的資訊去為某一些政治組織服務,並因而取得這一些政治組織的經濟支援。這種不是根據本業,而是濫用社會信用在賺取非分之財的行徑,在一個重視誠信的社會中,不僅會被看不起,甚至會被群起而攻之,但台灣不會。

 台灣的社會不會重視credit,原因是這一個社會credit沒有價值,因此,說謊或提供錯誤資訊的成本很低。

 由這種現象,我也推論台灣根本不是西方式資本主義社會,而是一種運用西方的科技、社會制度、有資本在運作的社會,他有類似資本主義的外貌,卻沒有資本主義社會重視誠信的精髓。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