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嘉生專欄

中國崛起的世界史分析

推到Plurk  Facebook分享

 從朋友處得到一個PPS,「PRC_China3.pps」,這是天下雜誌發出來的。我看了之後,想了很久,到底我對中國發展的認知,是不是產生重大偏誤?

 一、生活的感受

 我有一次去東京,住在鶯谷那裡,鶯谷屬於東京都的一部份,卻沒有市中心那麼繁忙。剛到之際,我看看那個車站,有點像舊時台灣某個車站,有點破破的,但不會爛;舊舊的,卻沒有煤渣、骯髒。

 車站附近也有人在吃燒烤,這讓我想起台灣火車站都有人賣這類東西,若又有個騎腳踏車、賭香腸的攤位,就更像台灣了。

 這裡與我幼時住的鄉鎮非常像,尤其晚上又有7-11,可以買關東煮來吃,讓我彷彿沒有出國,回到我的故鄉那般。但那個地方就是沒有路邊停車,就是比較乾淨,而且非常寧靜。

 鶯谷的房子當然有濃濃的日本味,這在台灣鄉下,也常有這樣的房子,畢竟台灣曾經被日本管過50年。這些房子很整齊、清潔,在房子外也如台灣那般,有些人會種些花花草草,但這些花花草草卻整理的很有美感,至少讓人知道那不只是將植物種在那邊而已,而且有人在修剪、管理。

 除此之外,幾乎每一家都沒有鐵窗,甚至將自己住家的姓氏當作門牌,如田中家、山崎家等,走在路上的行人都可以知道住在這裡的人是哪一家姓氏。

 我在想,如果有個鶯谷共和國,他們能生活的不錯,卻沒有台中的高樓大廈,當然也沒有台北的車水馬龍,那鶯谷人應該要怎樣自處呢?要成為台中人、台北人,還是笨的繼續當鶯谷人呢?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周遭是經常發生的,只是我們都不將它當作問題而已。

 在歐洲,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等等,非常多的國家沒有101大樓、高經濟成長率等等,但我們鮮少聽到這些沒有風光狀況國家的國民,願意放棄現有國籍,變成中國人或東方人。他們境內的其他地區人民沒有,他們首都的國民也沒有。

 這顯示在這個PPS中顯示的熱鬧狀況,對我們很有吸引力,但為何對這些國家的國民沒有吸引力呢?

 二、中國經濟「強大」的後進國家意涵

 天下雜誌的內容其實也不用驚訝,中央研究院朱雲漢院士在台大開放式課程,單元3:中國大陸興起與全球政治經濟秩序重組(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1S101/3),也以全球角度去談論中國崛起,也大力宣稱中國將會怎樣又怎樣,然後我們必須如何配合才能成功。

 現在好萊塢電影所呈現的內容,很多都直接、間接顯示中國崛起對他們頗有影響,因此中國強大的影響,我們都不能否認。

 問題是這些資訊轉譯成中文,或者出自中國人所做的簡報,卻是建構在帝國主義的思考邏輯,並由這樣的邏輯推展出中國強大的報復心理而已。

 再深度檢視中國經濟強大、現代化與國家發展的命題,我們會發現在台灣鑽研社會科學的學者,若真的有所成的話,他們不應該會迷失在中國經濟「強大」的假象;若有迷失,僅能說是意識型態導引出來的研究盲點罷了。

 以「PRC_China3.pps」所呈現的景象,不要說我們羨慕,全世界一大堆國家的國民都會羨慕,甚至會自卑。但那僅是後進國家會出現的「暴發戶」的共有景象而已。

 1960年代新興的巴西,為彰顯他努力變成先進國家的狀況,在巴西許多大型建設,規模宏偉,氣勢磅礡,都讓歐美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的建設感到失色。但數十年後,巴西依舊是後進國家,且平均國民所得離歐洲國家國民越來越遠。

 巴西不是特例,全世界前五大、前十大高樓,都不在歐洲,甚至不在美國,而是在亞洲國家,這種比高、比大的特質,與巴西又有何不同?

 這也不是後進國家才有的特色。十七、八世紀,俄國為了向西歐國家學習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凡是當時巴黎有的,俄國一定想辦法要有,且要比巴黎更大、更壯觀,但俄國在人民生活方面就趕上法國、西歐國家,變成先進國家了嗎?

 中國經濟「強大」,僅是複製後進國家的心理,所創造出來的結果。

 三、世界史角度的解析

 解讀中國的強大,不應該將重點僅放在中國的產值與巨大建設,應該將重點放在品質、內容變化的議題上。北京強大對歐美國家的政治經濟議題,僅是複製十七八世紀,俄國強大對西歐的衝擊而已。

 論證科學、經濟實力與產品精緻度,中國還有一大段的路要走,更不用說中國內部的社會問題,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確打敗拿破崙,這是農奴、哈薩克騎兵團打敗近代化社會軍隊的故事。但沙皇皇宮內通用的語言是法語,是拿破崙軍隊講的話。他們喜歡用的東西是來自巴黎的精品,不是俄羅斯的。是西歐的心靈領導俄羅斯的戰魂,打倒西歐近代化的勢力。

 時序經過兩百多年,在二十一世紀的戰鬥,中國企業家領導的螞蟻雄兵,的確打敗很多歐美大型企業,雄據世界五百大企業的前幾名。但那些中國企業上層的思考與語言,都是用歐美的語言在講話,使用歐美的東西在生活,甚至生活在歐美所布置的生活環境中,卻又轉身和歐美企業在對抗。

 這種對抗跟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和拿破崙的對打故事,有多大差別?

 俄國曾經以兩種方式要趕上西歐。從彼得大帝開始的學習西方,以富國強兵為己任,到後來的解放農奴等,都有一步步走向西方資本主義方式的近代化路線。

 然而,在列寧手中,又以「超越資本主義」的方式,實行共產主義的模式進行。這在戈巴契夫、葉爾欽轉換時,證明徹底失敗。普亭的路線僅是重新走回資本主義。以十九、二十世紀的社會,運作二十一世紀的科技與生產模式。

 解析俄國的路線,不是和中國的方式一樣嗎?從自強運動到國民黨路線,從國民黨到共產主義的共產黨,又從共產主義共產黨轉變成封建經濟體系的共產黨。普亭那個不施行共產主義的共產黨組織,與習近平的中國共產黨,有何本質差異?而其社會結構沒有走向西方近代化國家體也一樣。

 三、結論

 我們是一個比較接近西方近代化國家的國民,需要去追慕封建體制國家嗎?一如鶯谷人絕對不會想和中國結合成一個國家一樣。

 如果我們想要精準解讀台灣與中國結合的政治經濟思考模式,我想目前台面上的解讀都是錯的。

 台灣人(包含外省人)去中國的經濟意義是賺錢,但政治意義呢?不是當中國人,而是與中國共產黨一起騎在中國人民的頭上。包含台灣人在內的所有非中國人在中國,一如以往十七八世紀的非俄國人的北歐、西歐人去俄國一樣,與俄國貴族一起騎在俄國農奴的頭上。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