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現象

[2007/06/01]


 謝長廷在一九九四年與阿扁競爭民進黨北市長初選,第一階段因新潮流臨陣倒戈而略輸,隔兩天他即宣布退出第二階段競逐,轉而力挺阿扁代表民進黨參選,除擔任扁競選總幹事,且在與統派強勁候選人肉搏戰時,啟動有名的「每日一問趙少康」戰術,讓阿扁順利過關斬將,終當選台北市長。史稱這一場重要的戰役,是「長扁合作」的美好典範。

 事後有人問謝長廷當時能夠立即放下初選恩怨,轉而成全阿扁的心境轉折,謝以自我解嘲的方式,說了一段「愛人結婚了,新郎(或新娘)不是我」的故事。謝長廷說當自己是「失戀者」(失落者)那一方時,有人選擇「愛你不成,祝你幸福」,但也有人選擇向對方潑硫酸,或是詛咒對方「會以離婚收場」、「將來生不出小孩」、「生出的小孩會很醜」等等;而他選擇的是前者。

 換言之,雖是複雜的政治恩怨,卻可以在簡單的生活哲理中得到解答。謝長廷在說過這些話後,十年間,他以自己的政治生命繼續去實踐這一則「長扁合」人生哲學;首先他避開扁的台北「地盤」,遠赴人生地不熟的高雄開闢政治第二春,隨後他在高雄市長任內,為扁的總統路奮力輔選,兩次總統大選,帶領南部地區大贏泛藍陣營,去年更因屈就參選北市長,而化解扁被迫下台危機。謝長廷果然是一個說到做到的政治家,因為他是少數信奉「言語中有神明」的政治人物。

 這一套「祝福論」與「詛咒論」的差異,也常發生在政治現實中,是明顯的民主價值觀衝擊。舉例而言,民進黨總統初選,謝長廷出線後,表面上其他落敗的參選人皆願服輸,但新聞界眾所皆知,有些落敗者正在「等待熱帶氣旋」(雖然引用錯誤的大氣名辭)、「要到基層走透透」,競選辦公室也持續運作(雖然看起來很像某個中年被資遣的上班族故事,每天仍帶著便當去公園晃一整日,向家人偽稱他還在「上班」),偶爾面對新聞鏡頭時,除了臭著一張臉外,也無一句關心祝福該黨總統候選人的話。

 在這些不甘不願的背後,最令人吐血的是,竟有某些配合藍營的邪門聲音,也同時在基層流竄,說因為謝長廷將有「司法案件」要爆發,可能會被「起訴」而「退選」,早先落敗者就又有「機會」了,(司法是某些人拿來政治「設計」的工具嗎?)簡單言之,為了滿足一種幻境中的勝利,邪門的詛咒就出爐了。

 統派的中國時報,為了賺取這種替馬英九營利的無本生意,連續幾天繪聲繪影,甚至以頭條新聞大爆某民進黨中常委,擬提議因此「暫緩提名」謝長廷。但這種公諸於世的操作,總比在基層施放耳語好面對,在地球上,有些討人厭的生物是見不得光,而只適合在陰暗處作怪的,談開了,大家也好應付。

 謝長廷在所謂的特別費或政治獻金或高捷的是否適用採購法案中,長時期以來已說明再說明,真正關心的人,早就一目瞭然,也知道沒問題,更在過去政治的關鍵時刻,都挺過考驗;然而,如同那些質疑他「憲法一中」的長戚戚小人,不管他怎麼說只是在陳述憲法現狀,說了N次,卻仍要他「講清楚」一樣,有些人就是心存詛咒,而不願去體會這個世界仍有另一種「祝福」的選擇。

 許多關注這一場總統寶座角逐的人,都同意謝長廷面對黨內競爭,比面對黨外來得嚴峻,此說信然。民進黨在這兩年,因受第一家庭風暴及黨內鬥爭,政黨支持度本來僅剩國民黨的一半,但自從五月初謝長廷出線後,很快就追上國民黨了;從選民的光譜來看,現在對謝長廷能帶領台灣脫離「民主內戰」,而有所期待的人,反而是某些較中性的民眾,這對民進黨及台灣都是一件重要的事,但願某些綠營的小人,不要再學習那些深藍的詛咒抗爭派了(二○○四年三月二十日對抗至今),趕快沉澱心情,正視與珍惜你們所擁有的政治寶貝謝長廷吧。

 政壇所謂的「謝長廷現象」終究會發酵,包括國民黨考慮向本土化修正,以及某些深藍政客近日也在「淨化」原本激越面目,那麼,綠營或藍營那些在暗處向謝長廷中傷詛咒的政客與媒體,又能作怪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