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台人專欄

謝長廷內閣該「轉守為攻」了

 這世界有太多令人難以理解的事,台灣本土派政治人物的表現,更常讓人覺得莫名其妙。陳總統在台北巿長任內,有活力,有魄力,創造了傲人的政績,可是當上總統後,好像魄力就不見了。謝長廷的六年高雄巿長,讓港都脫胎換骨,麻雀變鳳凰,然而升任為行政院長至今半年,狀況百出,幾乎快要砸掉第一名巿長的招牌了。

 謝長廷組閣以來,幾乎都處在挨打局面,疲於應付泛藍勢力的攻擊;慘的是,行政院官員的表現,好像招架乏力,既擺平不了媒體,又得不到人民的信任。例如謝長廷一上台,就面臨電話詐騙案猖獗的問題,內政部是有想辦法要解決,可惜操之過急,思慮不周,又草率宣布,引起了人民的反彈,統媒當然見獵心喜來個落井下石了。

 又例如杜正勝的「台聯參拜神社事件」,他的回答沒有錯誤,而且在泛藍政客無理取鬧之下,任何人都會受不了而大聲反駁。照理謝院長應該力挺自己人,即使有不以為然之處,也應該私下溝通,怎可以對媒體公開表示「這樣非常不好」呢?這不只打擊政府官員士氣,也讓統媒有作亂的題材,結果光教育部長換不換人,就吵了一段時間。

 再如台日漁業糾紛,中統派當然想火上加油,要求軍艦去護漁。國防部竟出了個神經大條的官員,本來只要表示責任歸海巡署就沒事了,卻多說了一句「打不過日本」。這下又讓中國派抓到把柄,努力嘲諷,不讓人民覺得政府無能絕不甘休。

 這幾個禮拜,南部降下超級豪雨,釀成水患,這本來是天災,很難怪政府的。結果謝內閣雖然勤於救災,卻不懂「救災藝術」,反而又出了紕漏,那農委會主委李金龍,竟穿「皮鞋」去視察災情,好像一副不知民生疾苦的樣子,自然引來媒體的一陣撻伐。

 謝長廷帶領的團隊,顯然出了大問題:制訂政策不嚴謹,言行出差錯,做事常瞻前顧後,更缺乏「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而歸根究柢,原因出在上位者的「和解」基調。

 陳總統想利用親民黨來通過法案,就犧牲了獨派的理想;謝院長主張「和解共生」,卻害政府快成了「無能」的代名詞。想想,目前內閣的成員並非都是謝長廷挑的,他高唱和解共生,其他閣員未必贊同,又沒有事先講好和解的分寸,自然容易出現內部不一致的情況。

 這還不十分要緊,最糟糕的是,如果把「和解」當成了主軸,為了朝野和諧,就會怕刺激泛藍,並過度在意統媒的反應,以致於淪為「守勢」──只守不攻。「只守不攻」在政黨競爭時,是很要命的策略,因為一則會讓官員們只求無過,不求有功,怎可能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作為呢?二則,既然你不攻擊,統派當然樂得不用防守,一有機會就傾全力發動攻勢,打得你手忙腳亂,還有什麼餘力去施政呢?三則,只防守並不能免於過錯,反而在敵人虎視眈眈和強攻猛打之下,越小心翼翼,越容易出差錯,越會被找到紕漏來小題大作。最後的結果是,人們只看到你出錯,沒看到你有什麼功勞,一頂「無能」的帽子就罩下來了。

 謝內閣如今的處境,根本是戰略錯誤,攻守異勢,自陷死地。他以為天真的講和解,敵人就會禮尚往來,施政就會順利,就能為人民謀最大的福祉。錯了,他大錯特錯了,泛藍要是有和解的可能,怎會五年來不斷杯葛國政呢?奢望泛藍來跟你和解,正如與虎謀皮,不僅得不到好處,反而可能葬送綠色執政的未來。

 謝內閣要知道,人民都渴望一個「大有為」的政府來幫助他們,保護他們,並為國家創造美好的遠景。雖然政府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要求,但也應擺出一付「有所為」的樣子。而要讓人民看到你有所作為,感謝國家有美好未來,就得採取攻勢,不斷提出各種利多的政策,推動各項改革的措施,並透過宣傳工具來引起人民的注意。當然,泛藍照樣會處處作對,但只要得到民意的支持,那班小丑又能如何?

 俗話說:進攻就是最佳的防守。謝長廷若能「轉守為攻」,雖然不可能百戰百勝,至少可以重建綠色執政的品牌,為他自己的政治生命奠立了可長可久的利基。反之,如果他還耽溺於「和解共生」的白日夢,那極可能變成葬送本土政權的歷史罪人。(本文與在美國發行的同步刊出)

(http://southnews.com.tw) (2005.06.20)

最近更新目錄

snews100熱門話題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