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區台、中關係首頁

中國不是台灣的「內地」!


/憨直

http://www.southnews.com.tw

 到中國去賺食的台灣商人、藝人,回到台灣之後,常常會把「內地」這個詞掛在嘴上。雖然人類的語言表達常常是「有口無心」,但聽在耳裡,總覺得不妥。如果,我們稱中國為「內地」,那麼,台灣是什麼?

 以內、外來做為差異性區別說法的背後,往往至少具有兩個意義層面:

 第一個層面,屬於地理的意義層面,即:站在一個區域整體的認知之下,把邊緣的、海外的、他者的地區稱為「外地」;並且,把中心的、內陸的、故鄉的所在稱為「內地」。

 第二個層面,便屬於認同政治的意義層面,屬於地理的意義層面的延伸,為一種隱喻的延伸性意義。邊緣/中心、海外/內陸、他者/故鄉等,種種概念劃分,表面上屬於地理位置的區別,然內在裡其實存在著一種政治與認同的宣示作用。

 語言文字,是一種表達的工具,使用這種工具時內在意識裡,必定存在著「吾」與「汝」等兩種人稱,儘管有時這兩種人稱能夠技巧性的藏匿於言詞之中,或者指鹿為馬般的置換。然而,在一般的說話情境裡,「吾」與「汝」等兩種人稱其實是相當明確的,談話者所站的位置,即是:自我為中心的「吾」;至於聽話者則站在「汝」的位置。兩者交互發聲,而構成整個交談過程。

 問題就在於,當談話者,自稱來自內地,或者以內地稱呼某個地區的時候,聽話者是怎麼聽的,他又是如何理解這種說法的?

 日治時代的台灣文獻裡,常常會出現「內地」這種說法,當時台灣的宗主國為日本。而這種說法的背後,即是站在一個海外屬地的立場,並以日本國民的姿態,面對宗主國時的稱謂。

 近年來,中國沿海省份的內陸勞工頗多,聽其談話的口音便可略知一二,然若問其:「你打哪來的?」這些人便會回答說:「我打從『內地』來的」。在海外若遇到中國人,問其家鄉在哪?他可能會稱以省份回答,若其省份不臨海,他或許會自稱來自「內地」,這種跨洋的接觸經驗,相信很多的台灣人皆有之。如此,「內地」的說法,對一個中國人來說,即是一個位在中國內陸省份的故鄉。

 綜觀上述的理由,今日自台灣人的口中,稱呼中國為「內地」並不恰當。當台灣人以「內地」稱呼中國的時候,語意裡究竟將台灣放在哪裡?是中國海外的省份、中國南方的省份、還是中國海外的屬地?不論採取哪種意義,其言語背後都表露出對中國的政治認同,並且在中國對台灣政治事實的抹煞之下,自願將台灣棄之於邊緣,宛如認賊作父,棄家中父母於不顧!這台灣的現實情境而言,都可說是荒謬至極,不但不合乎真實,亦不合乎常理。

 因此,如果不認同中國為台灣的宗主國或祖國,為何要跟著某種盲目的流行風潮,使用「內地」這種說法呢?尤其在台灣,為何會出現這種稱謂,並赤裸裸的透過大眾媒體放送,這更加匪夷所思。(憨直/新竹教育大學研究生)

http://www.southnews.com.tw200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