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鮑爾是在敦促台、中談判


/綜合報導


  http://www.southnews.com.tw

 美國國務卿鮑爾關於兩岸推進實現和平統一的說法是口誤?還是政策改變?有前美國資深外交官認為,鮑爾提出了有關台灣問題的新模式,但是並沒有改變美國的對台政策。也有學人認為,美國仍然在採取模糊政策處理兩岸關係,但是有一點非常明確,就是敦促台灣和北京恢復談判。

 美國國務卿鮑爾25日在接受媒體採訪、回答有關美國對台軍售問題時說,台灣和中國「雙方都應克制,不要採取單方面的行動,而是尋求改進兩岸對話的途徑,推進實現和平統一....我們希望看到這一天的到來」。這句話在台灣引起強烈回應。有的媒體解讀為這是美國改變了對台政策,也有的媒體認為這是鮑爾的口誤。

 美國之音訪問了美國前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洛德,他說,通觀鮑爾國務卿接受媒體的採訪內容,他全面闡述了美國對台政策的各個方面,他的回答是符合美國的一貫政策的。不過,洛德表示,唯有「實現和平統一」這句話確實與過去的提法有所不同。

 洛德說,「這句話聽上去好像是一種不同的模式,通常美國官員都不會就台灣和中國的最終關係提出建議,這句話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和平統一是兩岸未來許多可能的結果之一。我要強調的是,其他大部份採訪內容,他很強烈地表達了美國協保台灣,並指出確保雙方都不要採取單方面行動。」

 洛德表示,他不認為從鮑爾的這句話可以得出美國正在改變對台的結論。

 洛德說,「所有仔細關注台灣問題的專家都了解,每一個詞都有很具體的歷史內涵,人們在解釋每句話的時候,即使像鮑爾這樣有最豐富經驗的外交官,有時候也可能會滑入某種看來是新的模式。我不認為我們需要從中讀出更多的內涵,我同意這是一種新的傾向,但是我認為他並不是在制定新的政策。不應該誇張這句話的重要性。」

 洛德告訴美國之音說,鮑爾在回答問題中強調了美國法律要求政府確保台灣的自衛能力,表示了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但是他並沒有使用中國官方不斷使用的「美國反對台灣獨立」的字眼。他堅持美國一貫的模式,提到了中國對台部署飛彈問題,為美國對台軍售的理由進行了辯護,為此鮑爾認為,雙方都不能採取單方面行動。

 洛德表示,他不知道為什麼鮑爾提出了兩岸的最後結果是和平統一。

 針對有媒體指出,最早提出和平統一看法的是柯林頓政府時期。洛德表示,任何一屆美國政府,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的,都指出如果兩岸走向統一就必須是透過和平模式,也就是必須經過雙方民眾的同意。

 洛德說,「毫無疑問沒有哪一屆美國政府會反對和平統一,我的觀點是通常美國官員很小心地不會說這是最終的唯一結果,而鮑爾的這句話其中包含了這層意思。」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部主任裴敏欣則持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鮑爾有關和平統一的說法當然不是口誤。鮑爾說話一向很仔細,在鮑爾任職國務卿的四年裡從未出現過政策口誤的現象。

 裴敏欣說,一方面他在北京要求中國跟台灣恢復談判,這似乎是為台灣講話,但是他另一方面在和《CNN》和《鳳凰衛視》採訪中他又用了和平統一這樣的字眼,還是一種平衡的政策。

 裴敏欣認為,這種情形的產生是因為台灣方面最近沒有聽美國的忠告,做了幾件美國很不愉快的事情。

 時事評論員孟玄認為,鮑爾國務卿提出和平統一的說法,目的是為了把台灣拉回1992年兩岸會談達成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基礎,盡快恢復兩岸的談判。而只有恢復兩岸談判才能降低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維持地區的穩定。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4.10.28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