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軍事會談意在淡化美中矛盾


/綜合報導


  http://www.southnews.com.tw

 美國和中國軍事官員在北京的政策對話已經結束,雖然中國一直企圖將國際注目焦點定焦在台灣議題上,強調台灣是重要議題,其實,中國真正想要的是以建立合作機制來淡化美中的矛盾,爭取超越美國成為軍事霸權的時間與空間。

 由美國副助理國防部長勞利斯率領的代表團和中國軍事官員所進行的,是所謂「官方政策對話」。會談從一月三十一日開始,二月一日結束,談到的議題最主要包括反恐、區域安全等,從現有的資訊來看,有關台灣海峽局勢問題雖然也是議題之一,但顯然並非最重要議題。

 媒體根據會前中國的放話,以及會後由外交部的新聞發布等資訊認為,中國利用這個機會提醒美國,中國認為台灣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的因素,北京反對美國所起的台灣最大的軍火供應商的角色。其中的主要推論依據是:美國誓言如果台灣遭到中國攻擊,美國將會防衛台灣。

 另外,美國反對歐盟提議解除對中國長達15年的武器禁運。華盛頓有些人士擔心,新式歐洲武器將有助於中國武力進攻台灣,進而延伸到由美軍出面保衛台灣。

 針對這一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二月一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很強烈的指出,美國的立場毫無道理。孔泉說,「台灣出售武器這樣的立場,特別是在當前台海情勢錯綜複雜的情況下,我們要求美方言而有信,恪守自己的承諾,不要向台獨發出錯誤的信號。」

 很明顯,台灣因素是被刻意的誤導與強化,中國對美國真正介意的是他在解除武禁上的反對立場。孔泉在記者會上忍不住抓住這個問題加以發揮,而暴露了中國的真正意圖所在。孔泉以很強硬的語氣說,「解除武器禁運不會對任何第三方的利益造成妨礙,北京希望沒有任何第三方,包括美國在內,阻擋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

 媒體似乎忽略了孔泉後半段的話,而被誤導到台灣議題上。媒體忽略的還不止於此,更根本忽略了中國的全球大戰略。中國意圖成為取代美國的世界強權,在大戰略上有個新修正的基本信念,那就是:徐圖以進。

 2003年夏天北京外交部內參文件中,很清楚指出:「未來八到十年美國戰略擴張勢頭由盛而衰……」因而主張重視「利用我戰略機遇期」。北京相信無必要在當前急於向強大的美國「攖其鋒」。中國的這項評估跟美國學者賀普林用購買力平均值計算的時程不謀而合,賀普林發現九年之後中國與美國的國防預算將實質相等。這段期間就是中國所問的「利用我戰略機遇期」。

 在中國基本信念下的策略就是:「與美國以合作為主,淡化矛盾」。尤其現階段歐盟向中國傾斜已經十分明顯,中國「聯歐制美」非常接近成功,歐洲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指日可待,對美施壓的力道略為增加是必要的。

 其次,北京希望用經貿和文化打前鋒,逐漸使美國的力量退出東亞,並掌控麻六甲海峽的咽喉,美國則已經洞悉中國的企圖,所以,除了在南亞海嘯災後特別著力之外,應該也將區域安全列為這次「官方政策對話」的重要議題。

 中國正在全速發展點穴戰力,預期約在2012年可獲得「有中國特色的癱瘓戰力」,加上擁有自潛艇發射帶核子彈頭的洲際飛彈,以軍事戰略的重要性而言,這個問題的日益突顯確實超過台灣議題,而值得美國特別重視,延續過去一年多次的軍事接觸後提高層次為「政策對話」的這次軍事會談,正常的研判認為應該是更為全面才對。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5.02.01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