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戰爭的謬論


/王崑義


http://www.southnews.com.tw

 兩岸競相舉行軍事演習之際,北京清華大學知名的國際戰略學者閻學通,最近在媒體上發表一些戰爭的謬論,為中國犯台的理由加註一些看似對中國有利,實質上卻是似是而非的論點,讓台海詭譎的局勢注入新的不安因素。

 閻學通對台海戰爭的謬論主要有二:

 一是認為台海戰爭晚打不如早打,最好是在2005或2006年之前,這樣中國可以把戰爭控制在局部的範圍。如果是選擇在2008年奧運舉辦以後,則可能引發為全面性的大戰,所以為了避免戰爭擴大化,他建議中國當局應該在2006年以前發動戰爭。

 二是他認為中國發動台海戰爭,將對中國經濟發展與軍事實力提升有正面效用。因此,如果中國提早發動台海戰爭,將可解決中國經濟發展過熱的困境,解放軍也可以透過戰爭的過程,檢視過去十幾年來追求軍事高技術化的成果。

 事實上,把戰爭當成解決國內政治、經濟、軍事困境的工具,這是過去國際政治中現實主義慣有的主張,他們深信權力等於利益,所以認為霸權國家發動一場戰爭,最後結果都是對己方有利,這就像美國在各地征戰,只讓美國越戰越強,越戰越富有。

 閻學通接受現實主義的觀點,主張中國應該以武力盡早解決台灣問題,只顯現他對美國的征戰只有井底之蛙的見解。

 畢竟,從冷戰以來美國所發動的戰爭,在地緣上都離美國的本土甚遠,他們很少在自己的本土周邊祭出軍事動作,即使是在六○年代古巴危機時期,當時的美國總統甘乃迪明的是對蘇聯擺出一副不惜一戰的態勢,但暗地裡卻跟蘇聯進行交換撤掉部署在土耳其的飛彈,讓蘇聯不再感到芒刺在背,終至使得古巴飛彈危機可以和平落幕。所以,美國的軍事政策是絕對不會在自己的國境內或周邊發動戰爭。

 反觀,如果中國對台發動戰爭,首先在地緣上兩岸過於接近,中國本土不可能不受到戰爭的襲擊,中國想以戰爭解決經濟上的矛盾,恐怕只會是緣木求魚。

 特別是中國經濟在高度發展之餘,表面上看似充滿著樂觀的前景,但不均衡發展所造成的貧富差距、城鄉雙元世界逐漸出現的狀況下,加上資源的超限使用,造成嚴重的電力、水源、能源不足的窘境,如果貿然發動戰爭,徒然惡化經濟泡沫的景象,絕對不可能從中得利,尤其是戰爭如果延燒到國境之內,它所造成的後果,恐怕更難以逆料。

 其次是,中國的軍事力量不夠強大,無法大到可以完全控制戰爭的範圍,如果台海之戰演成區域戰爭,不但引發中國威脅論的再次興起,對於高舉「和平崛起」的胡溫體制,將帶來好戰的惡名,而可能讓中國陷入被各國群起攻之的困境。

 第三是,台灣的軍事力量不是太小,小到當戰爭發生時可以任中國宰割,中國的軍事將領張昭忠就承認他們的海軍實力沒有台灣強大,以致中國想跨海作戰,還只能停留在望洋興嘆的階段。也就是台灣現有的武器裝備和軍事人員的素質,並不像外界評估的認為七天內就可能被解放軍攻陷,所以台海若發生戰爭,可能成為一場曠日廢時的衝突,而無法達到速戰速決的目標。

 從這些條件來看,中國若想從挑起台海戰爭來牟利,恐怕會得不償失,所以過度宣揚台海戰爭來求取利益,那不只是不現實的妄想,也是不道德的行為。(新台灣周刊)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4.08.13

最近更新目錄

snews100熱門話題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