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新聞與外電處理建議

本篇目錄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五章 結論 

 綜合座談會中五位專家的發言以及廣電基金的意見,歸納出八點結論: 

 結論一:電視台報導新聞時,應採相對比例原則,不應只侷限在戰爭新聞議題。

 根據廣電基金以系統抽樣,進行四月份十家電視台23晚間七點至八點的新聞報導的觀察中得知:在所有新聞類別中,四月份國際新聞以25%的懸殊比例,遙遙領先其他類別的新聞。可能是因美伊戰爭,戰爭新聞對其他類別的新聞產生了明顯的排擠作用,使得台灣媒體平日社會、政治新聞唾手可得、氾濫成災的特有現象,在四月份中竟變的雲淡風清。此次波灣戰爭不啻是動見觀瞻的,戰後國際強權消長,重建伊拉克的百廢待舉;對台灣國際情勢、國際參與、兩岸關係皆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媒體若只獨沽一味、因噎廢食卻會使國內其他重大訊息得不到適當的版面,使民眾權益因此受損,這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二:報導戰爭新聞應有代表台灣的觀點,不應附合外電或他國的觀點。

 國內的媒體所服務的主要目標群應為台灣觀眾,但綜觀這次戰爭新聞報導,台灣的記者由於種種限制,無法深入戰地做第一手資料報導。故兩次波灣戰爭,電子媒體均需大量依賴外電新聞補充強化,但承如專家座談會蘇進強委員指出,國內的媒體應加強台灣對這次戰爭的獨特觀點。

 在資訊匯流知識爆炸的今日,閱聽大眾絕不可能滿足於淺碟式的資訊,針對戰爭新聞報導而言,除了戰爭因果的介紹,國際情勢的變遷進而台灣當局對這次戰爭的危機管理及所有的應對作為,在在皆是閱聽大眾關心的焦點,而我國媒體對此次戰爭的看法,分析評估戰局為何?從媒體帝國主義中國內觀眾能得到的只是單方說法,外電報導常是站在該媒體母國的立場與角度來發言,故本研究呼籲電子媒體在進行外電處理時,不僅應做到精準的翻譯,更應以台灣的觀點對新聞事件進行詮釋。

 結論三:記者赴戰地採訪應維護自身安全,且各電視公司必須提供必要與合理的支援。

 這次美英聯軍攻打伊拉克的戰事,國內各家電視台皆派出一至二組人員採訪,雖使勁渾身解數儘可能地接近戰地(見表5-1),但多事與願違。很不幸的,這次戰爭報導,除了應有的戰情之外,卻多了很多記者突槌或八卦的報導如:中視記者蘇欣偉、陳忠峰採訪紅十字會進行人道救援時,在混亂中遭伊南難民洗劫,鳳凰台女記者也被不明人士性騷擾,華視記者張晉豪則差點遭砲擊24。特別的是專家座談會中來賓,中視記者蘇欣偉提到此次前往採訪美伊戰爭新聞的電子媒體記者,儘管國防部與外交部於行前特舉辦說明會,但只有華視記者向國防部借防毒器具,其他媒體兩袖清風,絕塵而去採訪便罷。


 國際新聞記者聯盟在開打第三天就曾發表聲明,呼籲交戰雙方與軍事單位,不論記者是隨軍採訪,抑或是在交戰相關區域中,皆要保護記者的人身安全與尊重記者的採訪權利。國際特赦組織亦呼籲交戰各方不應蓄意攻擊傳播媒體單位(台灣新聞記者協會,2003)。然而因為戰地記者身在險地採訪戰事衝突、拍攝交戰畫面,雖有此等呼籲但仍時有交戰雙方攻擊媒體事件,或因戰火誤傷,使這項採訪工作為高度危險的工作。根據統計,美伊開戰以來,造成至少七名新聞媒體工作者在戰場上喪生,而失蹤、受傷或是遭驅逐更是時有所聞25。

 曾於二戰期間,擔任過中央日報戰地特派的歐陽醇以過來人的身份指出,記者必須明確地知道自己只是記者,而不是戰士。因此除了是把戰場所見所聞確實迅速轉達給閱聽大眾之外,保護自身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歐陽醇,1991)。此外,國際新聞協會理事會於1983年就極力呼籲記者在戰區採訪必須知道與把握三點原則,分別為:(1)你比你報導的新聞更重要,沒有一條新聞值得你犧牲生命。(2)如果你已經明顯地受到威脅,儘速離開當地。(3)如果當局不能保障你的安全,就離開這個國家(歐陽醇,1991)。


 再者,媒體主管在派遣記者前往戰地進行採訪時,應需給予記者合理的職前訓練、充分支援與妥善保障。台灣記協也呼籲各媒體若需派遣人員赴戰地採訪時,應審慎評估人員採訪過程之安全性、提供必要合理之保障與支援,非僅以新聞競爭為優先考量。

 結論四:要回歸新聞專業的角度,應報導戰爭基本事實,不應任意臆測戰情。

 觀察此次各電子媒體對戰爭新聞的報導,均邀請了許多所謂的「軍事專家」對美英聯軍進攻戰略或伊拉克的反擊對策進行推論,有專家是伊斯蘭阿訇,阿拉伯文教授,有人是黨政記者,也有星座專家,退役陸軍將領等,他們天花亂墜的評論令人嘆為觀止。然而直至戰事結束,這些所謂專家的高談闊論,到底準確性如何?觀眾多半心有定見。記得在未開戰前,某些媒體因其意識型態左右,就已經大膽預測美軍會因為拖大輕敵、不適應沙漠地理環境及伊軍共和衛隊精銳盡出等因素傷亡慘重;如在兩軍交戰時,美英聯軍有架軍機墬落在伊拉克境內,有幾家電視台主播以高亢興奮的口吻告訴觀眾:「相信這不會是單一事件,美英聯軍因為天氣及地理環的關係,人員機具不保證不會出問題。」(七夕,2003)。

 新聞媒體最大的資產是閱聽眾的信任,而這項信任是奠基於真實訊息的報導,若媒體採用譁眾取寵的臆測或隱晦不明的方式灌輸閱聽眾政治理念,恐怕得不償失。

 結論五:不應在新聞報導中穿插電影畫面,企圖以假亂真,矇騙觀眾。

 新聞實事求是,若事件本身引人入勝最是完美,若為增添新聞的可看性及加強對閱聽眾的說明而多加著墨則應適可而止,不能本末倒置。這次戰爭新聞,三立電視台,引用電影「黑鷹計畫」裡一架直昇機被擊落的畫面,以及「火線勇氣」坦克被擊毀的畫面,導致各家媒體競相使用電影畫面,遺憾的是於畫面中,均未明確標明畫面來源。雖然記者或主播曾有口頭提到是畫面原始出處,但觀眾未必將一則新聞從頭看到尾,可能中途轉台,可能誤以為這就是實際戰情。此外,我們認為這不是新聞處理應有的態度,因此本研究認為新聞報導不應任意穿插電影畫面,以免誤導觀眾。

 結論六:避免戰爭新聞報導的「綜藝化」,或淪於「八卦」

 媒體應謹守滿足民眾知的權利的功能,但是同時也要嚴守一些所謂的新聞專業。然而檢視此次戰火電視新聞,從主播到呈現內容,充滿了濃濃的綜藝秀場味(劉忠繼,2003)。

 波灣戰爭使得國內電子媒體產生四大怪象,亦可說成是新聞報導八卦綜藝化的具體呈現:其一是使得原來正襟危坐的主播爭先恐後的「站」起來報新聞。其二是不論主播或專家,只要一論戰爭,就得穿上迷彩服,更有甚者全副武裝、荷槍(空氣槍)實彈(空彈夾)解說戰情發展。其三是軍事專家多如牛毛,不論本身學經歷及專長,這些「專家」全被簡約成「軍事專家」,因此觀眾會到看軍事雜誌的編輯,可以從聯軍的長短期戰略戰術,談到海珊私人衛隊,再到伊拉克戰後重建,上天下海無所不談;而談話性節目常客的「資深記者」,也可以從兩任布希總統家族事業談到海珊情史,似乎從國際情勢到八卦,每人都可談上一段(劉忠繼,2003)。其四是新聞播報一定要有緊張的戰爭配樂加強氣氛。難道新聞報導非得這麼畫蛇添足?非得這麼煽情膚淺嗎?媒體及閱聽大眾都應深刻反省檢討。

 結論七:平時即應加強記者、編輯與編譯有關軍事方面的專業素養或在職訓練,以精確翻譯外電軍事專門術語或用詞,並做適當解釋,以幫助民眾暸解。

 戰爭牽涉到許多軍事策略術語及武器專有名詞,記者在報導中若使用到這些艱澀詞彙時,應向觀眾解說清楚。檢視這次戰爭新聞,各電子媒體多有盡到解說之責,然而同樣的術語卻被解釋成不同的意義,或是完全錯用的情況時有所聞。如網路上傳言中天主播陳靜蘭說B-52是隱形轟炸機,又說掃雷是掃除地面的雷達〈座談會主持人林育卉引用〉,若真屬實,媒體記者的專業知識仍需加強。

 拜科技之賜,2003年的這場戰爭讓觀眾在客廳中就可決戰千里之外,然而媒體不應欲速則不達捨棄品質,真實正確應是報導的最高準則,因此媒體平時就要應建立資料庫,讓記者寫稿時有正確資料可查詢外,平常更要舉辦專業訓練與在職進修,加強記者對專門術語的認知。

 結論八:應完整報導戰爭的全貌,並深度報導其相關背景,而非拼湊片段外電消息或記者個人觀點。

 當重大議題發生時,媒體均會詳加報導,然而未必能使閱聽大眾清楚了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根據統計,這次電視台在開戰後24小時內的戰爭實況報導(live war coverage)總時數,比1991年波灣戰爭時所有戰爭新聞的總和還多,針對這種情形,許多媒體觀察家卻憂心忡忡,因為電視台一再播送刺激的戰爭場面,卻疏於呈現戰爭的全貌(bigger picture)(林郁芬,2003)。此外,儘管此次媒體對戰爭的報導,讓遠離戰場的台灣人能在家中收到現場同步畫面,然而此種戰爭現場直播的「嵌入式」報導,並未真正傳達戰爭的實像,反而形成另一種「黑洞」,而有見樹不見林、見皮不見裡的弊病(胡元輝,2003)。

 再者,是整個媒體生態的問題,在SNG速食新聞主義的推波助瀾之下,有越來越多的急就章式的新聞報導。有時是因為時空等客觀因素的限制,有時是因人力不足,或者因為需要重複配置人力,久而久之這種權宜做法往往變成常態,新聞報導原本無法完全避免錯誤和失真的問題,因而更加嚴重(陳正杰,2003)。綜觀國內這麼多有關戰爭的報導,常常充斥的模式是:

 1.「更正式的報導,亦或關於戰情進展的新聞不經篩撿查證,只講求快速,美方或伊方放什麼消息,就播什麼」,例如,四月二十一日晚上,三立新聞台的某位主播就說:「據最新消息說,剛剛的伊軍投降消息不確實,投降的疑似工人。」(七夕,2003)。還有像是聯軍「強力否認」愛國者飛彈誤擊英軍戰機(稍晚改口承認);伊南戰事中,部份美軍「失蹤」(未久這些美軍被俘審訊畫面完整播出);三名記者在戰火中喪生(另一說是被聯軍坦克炮火炸死)(傳播學生鬥陣,2003)

 2.「個人觀點的預測式報導」,例如,某些電子媒體由戰爭專家與主播一搭一唱式的認為勢如破竹的美英聯軍瀕臨被一舉殲滅的險境,因為這顯然是海珊佈下的陷阱,因此這是美英的第二個越戰(七夕,2003)。然而實情並不是這樣。

 3.「無意義式的為播出新聞而播出新聞的報導」,例如,四月二十二日的新聞,某電子媒體刺出了數十萬枚地雷與人肉盾牌的新聞議題出來,並評論說:「軍人最怕的是地雷;人肉盾牌令人難以扣下鈑機。」軍人當然是怕地雷,至於戰爭實況並沒有如媒體所預測的有大規模人肉盾牌的情事發生。

 整場戰爭,媒體憑藉拼湊片斷的外電報導及加入媒體主觀所塑造的戰爭氣氛往往比實情更「精采」。而究竟這場戰爭所造成的國際局勢,如美國人強力移植到伊拉克的民主,將如何與尊嚴嚴重受損的伊斯蘭世界共處?美國預防性戰爭的概念將為人類帶來更多的和平還是災難?新美國與老歐洲的鴻溝還填補得起來嗎?被美國的片面行動羞辱過後的聯合國還剩多少威信?未來聯國合的功能要如何發揮?(蘇正平,2003)。在這次戰爭中,國內媒體的報導對戰爭始末,人文關懷、歷史古蹟及兩河流域的文化資產、台灣在這場國際戰爭中的定位、人道議題等,失之闕如時為憾恨。

 因此,本研究匯集專家學者意見,對媒體應如何提昇戰爭新聞與外電報導,提出建言,冀使未來報導品質能夠更臻至完善。天佑吾國,天佑人類,願和平永續,戰爭永遠消失。

本篇目錄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